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食品动物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和CTX-M型耐药基因在食品动物的流行状况。对分离自养殖场的1273株大肠杆菌(健康动物源755株,患病动物源518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ESBLs阳性菌,并通过PCR法和基因测序鉴定阳性菌CTX-M型的基因型。1273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筛选出产ESBLs阳性菌181株,阳性率为14.2%,其中患病动物阳性率比健康动物高,分别为19.9%和10.3%。151株(83.4%)产ESBLs大肠杆菌中检测到CTX-M型基因,占所有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的11.8%,其中以CTX-M-9G为主,阳性率为79.5%(120/151),远高于CTX-M-1G的携带率25.8%(39/151),其中8株同时携带了CTX-M-1G和CTX-M-9G。产ESBLs的大肠杆菌在食品源动物中流行普遍,CTX-M是产ESBLs阳性菌中的主要流行基因型。  相似文献   
32.
低剂量恩诺沙星对SPF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PF小鼠动物模型研究了低剂量恩诺沙星对肠道菌群细菌数量、细菌耐药性和定植抗力的影响。连续饮水给药(1、10 和100 mg·L-1)48 d后,恩诺沙星对SPF小鼠肠道菌群的主要影响为:10和100 mg·L-1恩诺沙星可抑制部分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生长(P<0.05或P<0.01);100 mg·L-1恩诺沙星可抑制肠球菌和部分拟杆菌的生长(P<0.05或P<0.01);1、10 和100 mg·L-1恩诺沙星使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增加(P<0.05或P<0.01);100 mg·L-1恩诺沙星使拟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增加;1、10 和100 mg·L-1恩诺沙星可降低部分SPF小鼠肠道菌群的定植抗力,使菌群对外源细菌的屏障作用下降。低剂量恩诺沙星对肠道菌群数量和定植抗力影响不大;恩诺沙星对肠道菌群的主要影响是使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耐药率增加;中国现行规定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日允许摄入量(ADI)可能也会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主要为选择出耐药需氧和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33.
为分析广东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系统进化背景,试验于2011年从患病猪分离出264株大肠杆菌,包括粪便源131株和肝源133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多重PCR法确定系统进化关系,并对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性和系统进化背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共存在128种耐药谱型。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和四环素高度耐药,对黏菌素、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较敏感。种群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主要分布在共生型的A组和B1组(91.66%),且不同来源菌株的种群进化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不同进化组别的分离菌株对特定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系统发育群进行综合分析,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oqxAB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可同时介导细菌对喹口恶啉类药物、氯霉素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外排泵。本研究拟比较oqxAB基因在不同来源动物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并分析oqxAB对耐药性的影响。采用PCR法对2007—2009年主要分离自广东地区的655株大肠杆菌,包括猪源219株、牛源40株、鸭源205株及鸡源191株,进行oqxAB基因的检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oqxAB在猪、牛、鸭、鸡源大肠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49.3%(108/219)、47.5%(19/40)、60.5%(124/205)和12.6%(24/191),总阳性率为42.0%(275/655)。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68.2%、68.7%、70.4%、77.9%和80.8%。oqxAB阳性菌和阴性菌对头孢曲松、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差别不显著(P>0.0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差别显著(P<0.05),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氯霉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oqxAB阳性菌极显著高于阴性菌(P<0.01)。中国兽医临床oqxAB流行很普遍,这可能与国内大量使用喹口恶啉类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35.
在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于2001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庆祝协会成立10周年的年会上,本人应邀做了“国内外兽药研制开发与市场动态”的报告,当时主要收集了二十世纪90年代国内外兽药开发市场销售动态的资料,现在才过了两年时间,新的资料不多。所以,分析一下目前兽药研发形势和特点,提出今后5~10年我国兽药研发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供兽药保健品业界的同道们参考。1国内外新兽药研发的形势和特点1.1新兽药研发速度减慢二十世纪90年代,国外新兽药研发增长缓慢,1991年以来,每年增长1.9%,进入二十一世纪几年来,则进展更加迟缓,过去5年增长减为0.7%,而2001…  相似文献   
36.
食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与公共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在畜禽养殖上大量应用,对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促进生长、提高畜牧业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动物使用抗菌药导致大量耐药菌出现,一方面造成动物疾病防治屡屡失败;另一方面大量的动物源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如是病原菌则直接导致人类疾病治疗的失败,如是非病原性耐药菌则可能在人体肠道中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病原菌而引发疾病。因此,食品动物源耐药菌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采用心电图描记技术动态检测低温环境下肉鸡右心功能的变化,同时利用电镜技术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低温处理1周后心电图Ⅱ导联、AVF导联S波幅显著升高,主要呈rS波型;超微结构显示肌原纤维部分断裂、线粒体体积增大为特征;而右 心室病变较轻。低温处理3周、4周后左右心室肌微丝受损, 肌原纤维Z线模糊或消失,线粒体明显肿胀,严重者出现空泡样变,左心室的病理变化比右心室重。研究发现低温处理后肉鸡 右心功能减退,左右心室病理组织学变化有所不同,提示低温处理后肉鸡早期左心主要呈 代偿性变化,中期右心出现代偿功能变化,左心代偿功能增强,而后期左心室出现失代偿的 病变,左心室病变可能对肉鸡腹水症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8.
调查广东地区宠物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宠物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临床采集的宠物源样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培养,通过PCR方法鉴定菌种,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萘啶酸、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极高均高于85%,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恩诺沙星、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均低于20%,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犬猫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强宠物源细菌的耐药性调查.  相似文献   
39.
本文总结了对长白落叶松苗期不同密度的小气候环境的定量测定数据、生物生长量的研究,得出长白落叶松苗最佳密度为600~700株/m~2时群体叶面积指数为2.2,光能利用率为0.26~0.30,太阳透过系数为0.5左右。并建议:将合格苗分为三级,按级加大差价,提高培育伏苗积极性。  相似文献   
40.
从16S rRNA甲基化酶的发现、作用机制、基因环境、分布和起源等方面介绍了16S rRNA甲基化酶介导的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阐明16S rRNA甲基化酶是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新出现的介导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高度耐药的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位于质粒和转座子上,具有易于传播和扩散的特点,成为临床抗感染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