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7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PCR和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技术,获得了芭蕉属42份材料ccb256线粒体DNA片段的序列。采用MEGA4软件构建了芭蕉属植物的MP树。结果表明,Australimusa组和Callimusa组聚到一起,真蕉组的AA、其它种和观赏蕉组聚到一起,无法明显区分。真蕉组的BB单独聚到一起,且位于MP的基部,揭示了其在芭蕉属植物进化中占据着最原始的地位。另外,栽培蕉Ice cream(ABB)与M.balbisiana聚到一起,可能是由M.balbisiana为父本提供B型供体杂交而来,而除Improved lady finger(AAB)外,其它的栽培蕉均与M.acuminata的亚(变)种聚到一起,推测由M.acuminata为父本提供A型供体杂交而来。被认为是所有栽培蕉最原始亲本的M.acuminata.ssp.banksii与大量的栽培蕉聚到了一组,证明其与栽培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果还表明ccb256序列进化速率适中,能用于研究芭蕉属内种间及亚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52.
非洲是全球重要的香蕉和大蕉产出地。2009年非洲香蕉总产约为世界的12.6%;大蕉总产约为世界的81%。两者合计非洲香蕉和大蕉总产约为世界的28%。尤其在非洲撒哈拉边缘,大蕉占了当地大约1亿居民主食的四分之一。非洲香蕉和大蕉主生产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西部和中部。东部非洲各国香蕉总产大约为780万t,平均每公顷香蕉产出仅6.7t;大蕉总产大约为1 400万t;香蕉产量上乌干达、卢旺达,坦桑尼亚,肯尼亚分别为前4名;大蕉产量方面,坦桑尼亚,布隆迪、乌干达、肯尼亚分别为前4名。西部非洲各个国家香蕉总产大约为92万t;大蕉总产大约为840万t;香蕉产量上科特迪瓦、几内亚、利比里亚、加纳分别为前4名;大蕉产量方面加纳、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几内亚分别为前4名。中部非洲各个国家香蕉总产大约为170万t;平均每公顷单产约7 t;大蕉总产大约为306万t;香蕉产量中安哥拉、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非分别为前4名;大蕉产量方面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中非分别为前4名。尽管非洲是重要的大蕉和香蕉生产区,但只有香蕉被用于出口,目前非洲香蕉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欧共体市场,占欧共体市场11%的份额,其出口长期由喀麦隆和象牙塔国家垄断,自2006年后加纳开拓了欧盟市场。  相似文献   
53.
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和对MGIS数据库的整理,应用INIBAP香蕉种质描述规范和simmonds的传统分类法鉴定和描述了在云南分布的芭蕉属植物的新种Musa violetensis Chen you & Yao-Ting Wu,该种植株纤细,具红色假茎和紫罗兰色雄蕾,雄花苞片宿存。  相似文献   
54.
梅山猪及其杂种的繁殖力和产肉力日本农水省家畜改良中心茨城牧场,引进中国梅山猪进行杂交繁育,性能良好,现报告如下:1种猪品种和杂交方法(略)2繁殖力2.1产仔成绩(第二胎)2.1.1产仔数纯种平均15.3头.二元杂种平均16.8头,三元杂种平均16头,...  相似文献   
55.
56.
一、养猪业的经济地位养猪业是荷兰农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1985~1989年间,养猪业产值年平均60亿盾,占荷兰农业总产值的17%以上.1970~1989年间,养猪生产品的出口额增长了500%,达55亿盾.荷兰的猪肉市场占有率占EC12国猪肉生产量的14%以上.和养猪有关的生产品出口额占荷兰农产品总出口额的约20%  相似文献   
57.
58.
59.
氮素供应形态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缺磷条件下不同形态氮(NH4+、NO3-和NH4NO3)下的水稻根系形态性状,以及它们产生的后效应对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供应充足但磷饥饿胁迫的状况下,氮素形态对根系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与单一的铵营养相比,铵硝混合营养增加了根长和根系的表面积、根系的密度以及磷的总吸收量;与单一的铵或硝营养相比,铵硝混合营养可增加吸收的磷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运输。因此,铵硝混合营养改善低磷胁迫下水稻对磷的吸收和转运,其部分原因与氮素形态与根系形态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0.
采用计盒维数对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不同年龄的无瓣海桑人工林的分形特征及侧枝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瓣海桑树冠有较强的占据与利用生态空间的能力,分形维数为1.470 6;不同年龄无瓣海桑的树冠及分枝结构利用生态空间的能力均存在差异,不同树龄树冠的分形维数介于1.20 - 1.80之间,单个侧枝层面的分形维数介于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