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3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5 毫秒
91.
<正>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82年11月15日在罗马召开亚非农业畜力利用的专家磋商会议,现将情况汇报如下。参加会共20名专家教授,其中特邀专题报告12人,共13个专题报告。专家来自国别为中国(1人)、印度(2人)、巴基斯坦(1人)、多哥(1人)、埃及(1人)、塞拉利昂(1人)、波兰(1人)、瑞典(1人)、法国(2人)、英国(2人)、西德(2人)、澳大利亚(1人)、其他为粮农组织技术人员。一、会议上所作专题报告有:1.畜力为农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英爱丁堡大学热带兽医中心)。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讨犊牛初乳期饲养水平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进一步提出合理饲养方案,我们于1961年进行了犊牛初乳期不同饲养定额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试验用北京黑白花牛共14头分二组试验期7天,每组各7头,第一组3头公犊4头母犊,平均初生重41.6公斤,7天内共喂初乳251.5公斤,每头喂量35.9公斤。第二组2头公犊5头母犊平均初生重39.7公斤,7天内共喂初乳196.5公斤,平均每头为28.05公斤。  相似文献   
93.
<正> 研究我国奶、肉牛的能量代谢规律,确定其营养需要和饲料对奶、肉牛的能量价值,制订奶、肉牛的饲养标准,是适应我国养牛业现代化,实行科学养牛,增加产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重要工作。建国以来,已建立起我国奶牛业的生产体系,但却一直没有我国自己的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94.
本试验旨在筛选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干物质于小肠的消化率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包括三部分:第一个试验研究了小肠液冻干粉用量(0.2、0.3、0.4与0.5 g)与缓冲液种类(McDougall缓冲液与磷酸盐缓冲液)对12 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干物质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第二个试验研究了缓冲夜pH值(7.0、7.5与8.0)与Ca2+浓度(340、680与2000μΜ)对1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干物质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第三个试验研究了离体培养时间(3、6、9、12、15、18、21与24 h)对1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干物质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筛选的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干物质于小肠消化率的适宜条件为:0.45g小肠液冻干粉/0.56g饲料,McDougall缓冲液,pH=7.5,Ca2+=680μM,39℃,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最佳培养时间不同,分别为12与18h.  相似文献   
95.
有机物进食量和外流速度对瘤胃VFA产生量及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日粮 70 %~ 80 %的碳水化合物和部分饲料蛋白质 ,在瘤胃中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CH4、CO2 、ATP等 ,为反刍家畜和瘤胃微生物维持和生长提供主要能量来源 ,因此评定VFA中乙、丙、丁酸等比例及产生量 ,对于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及进一步提高反刍家畜能量转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有机物进食量和外流速度对稻草 -玉米 -豆粕型日粮瘤胃发酵VFA产生量及各挥发酸比例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和日粮 采用 3头体重在 50 0kg左右、安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成年公牛。日粮采用ARC(1 980 )肉牛饲…  相似文献   
96.
不同瘤胃乙、丙酸比例对绵羊体内氧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羊不喂料 ,由瘤胃和真胃瘘管均衡灌注营养液以达到恒态代谢。改变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的乙、丙酸比例 ,测定由血管插管注入 14C—乙酸后血液CO2 放射比强度(SA)变化曲线。结果表明 ,灌注高乙、丙酸比例的混合挥发性脂肪酸时 ,血液CO2的SA—时间曲线的K值较大 ,体内代谢物的氧化代谢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7.
采用2×2随机因子试验设计研究持续动态瘤胃模拟装置(RSI-Ⅱ)不同有机物进食量(OMI)(27.67g、36.74g、46.00g)和瘤胃外流速度(0.02/h、0.035/h、0.05/h)对稻草-玉米-豆粕型日粮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SI内pH值不受有机物进食量和外流速度的影响;在低外流速度下各OMI组瘤胃内0~72h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NDF、ADF降解率均高于高外流速度(P<0.05)。随着OMI的增加,同一外流速度下日粮可发酵有机物产生VFA量(TVFA/FOM,mmol/g)逐渐下降(P<0.05);相同OMI组饲料降解氮转化为微生物氮的效率在外流速度为0.02h时显著高于高外流速度(P<0.05)。  相似文献   
98.
本试验旨在筛选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最佳培养条件。试验包括三部分 :第一个试验研究了小肠液冻干粉用量 ( 0 .2、0 .3、0 .4与 0 .5g)与缓冲液种类(McDougall缓冲液与磷酸盐缓冲液 )对 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 ;第二个试验研究了缓冲液pH值 ( 7.0、7.5与 8.0 )与Ca2 + 浓度 ( 3 4 0、680与 2 0 0 0 μmol/L)对 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 ;第三个试验研究了离体培养时间 ( 3、6、9、1 2、1 5、1 8、2 1与 2 4h)对1 2h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筛选的用绵羊小肠液冻干粉评定瘤胃非降解精饲料残渣的有机物于小肠消化率的适宜条件为 :0 .4 5g小肠液冻干粉 / 0 .56g饲料 ,McDougall缓冲液 ,pH =7.5,Ca2 + =680 μmol/L ,3 9℃ ,瘤胃非降解玉米与豆粕的最佳培养时间不同 ,分别为 1 2与 1 8h  相似文献   
99.
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牛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 1 2头杂种黄牛研究了不同能量水平 ( 5 2 0、6 2 7、7 87MJ/kg)的日粮对存在于瘤胃液中的微生物 (liquid associatedmicroorganisms,LAM)和在瘤胃中与饲料颗粒紧密结合的微生物 (solid associatedmi croorganisms,SAM)的氨基酸组成的影响。日粮由玉米、棉籽饼和玉米秸秆组成。结果表明 :能量水平对LAM中的Leu(P <0 0 0 1 )、Phe(P <0 0 1 )、Lys(P <0 0 0 1 )、His(P <0 0 0 1 )、Arg(P <0 0 0 1 )、Asp(P <0 0 0 1 )和Gly(P <0 0 0 1 )等 7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显著 ;对SAM中的Thr(P <0 0 5)、Val(P <0 0 5)、Lys(P <0 0 5)和Met(P <0 0 5)等 4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显著。不同组分的瘤胃微生物中 ,有 6种氨基酸的组成显著不同。在LAM中Glu(P <0 0 5)、Ala(P <0 0 0 1 )和Cys(P <0 0 0 1 )的含量明显高于在SAM中的含量而Leu(P <0 0 5)、His(P <0 0 1 )和Pro(P <0 0 0 1 )的含量则相反。另外His(P <0 0 5)、Arg(P <0 0 1 )、和Asp(P <0 0 1 )等 3种氨基酸在LAM和SAM中的相对组成受日粮能量水平的影响。结论 :不同组分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组成有所差异 ,日粮能量水平对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组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低质粗饲料对反刍家畜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是反刍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对其中的低质粗饲料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现就低质粗饲料的成分、消化率、转化效率及合理配合日粮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