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58篇
  42篇
综合类   313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596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正> 根据本省长沙、衡阳等五地1981-1983年田间试验,大豆玉米间作具有改善复合群体本身田间微气象条件及改善后茬作物-晚稻气候生态条件的功能,主要为:1.提高复合群体的光截取量和减少光反射当间作玉米密度为每亩2000株时,大豆植株2/3处的截光率比单作大豆平均提高3.2~9.8%,复合群体顶部光反射率减少0.9%。2.增高昼温,降低夜温,增大温差和增高湿度大豆花、荚期(5月下旬~6月下旬),间作田大豆植株2/3处昼温比同期大气温高0.1~4.4℃,而单作大豆同一高度处  相似文献   
32.
一些大型沉水植物种类的存在对“水华”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水生高等植物不仅与藻类竞争营养、光照和生长空间等生态资源,而且还可以向水中分泌具有抑制藻类生长的化感物质。通过连续滴加种植水的方式研究了3种观赏型沉水植物矮慈菇(Sagittaria pygmaea Miq)、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石龙尾(Limnophila heterophylla)对5种富营养化淡水藻,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nasa)、纤维席藻(Phormidium tenue);绿藻:衣藻(Chlamy domonas sajao)、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clricaud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矮慈菇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纤维席藻的生长没有影响,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衣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杉叶藻种植水小球藻、衣藻和纤维席藻的生长没有影响,对四尾栅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石龙尾种植水对小球藻、四尾栅藻、纤维席藻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影响,对衣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3种沉水植物中,石龙尾的抑藻能力最强,矮慈菇和杉叶藻次之,石龙尾的化感抑藻效应更具有广谱性,在富营养化水体中与蓝绿藻类的竞争更具有优势,比较适用于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通过人工接种白粉病病原,对不同嫁接方式(常规嫁接和中间砧嫁接)嫁接黄瓜及不同中间砧(伊丽莎白、东方脆甜、景甜F1)嫁接黄瓜的白粉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和一系列生理指标进行比较,来探讨不同嫁接方式及不同中间砧嫁接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嫁接可显著提高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接种白粉病后,黄瓜嫁接苗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以甜瓜中间砧嫁接苗显著低于常规嫁接;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中间砧嫁接常规嫁接自根苗;白粉病胁迫下,嫁接苗叶片中抗氧化酶和次生代谢相关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各嫁接处理间除POD、PAL活性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以中间砧高于常规嫁接,三个中间砧品种以T3东方脆甜最高;白粉病侵染后,不同嫁接苗间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大,但均明显高于自根苗;酚类物质及纤维素含量为中间砧嫁接常规嫁接自根苗。因此,中间砧嫁接可提高黄瓜抗白粉病能力,三个中间砧品种以‘东方脆甜’抗性最优。  相似文献   
34.
镇江地区位于北纬30°09’~32°11’,东经118°44’~120°12’.全区地形复杂,有丘陵、平原和圩区三种类型,是一个单、双并存,早、中、晚混栽稻区,水稻品种布局十分适宜于褐稻虱的发生和为害.近年来,我们为了控制褐稻虱的为害,对褐稻虱在镇江地区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将取得的主要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35.
为测定直射光在田间的透光率,最近我组试制成功了一种快速测量仪器。该仪器由光电感应器件和电子电路构成,可以对作物群体内的光斑进行快速扫描,约需千分之一秒就可对一米长度上的100个感应器扫描测定一次,用以换算成直射光透光率。仪器显示形式为数字式。所测的直射光透光率可以数字形式储存在显示器上,并且可对多次测定结果进行累计,最后显示出总值。测定方法极其简便,用时将仪器按要求高度水平插入作物群体中,便可测  相似文献   
36.
双歧杆菌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胡萝卜为主要原料,以两歧双歧杆菌(Bbm)和长双歧杆菌(Blm)为试验菌株,研究了胡萝卜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单一营养因子对Bbm菌细胞生长量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Bbm菌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利用优选的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对Blm菌进行验证性增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膏、玉米浆可显著促进双歧杆菌Bbm的细胞增殖(P<0.01)而磷酸氢二钾既能促进Bbm生长,又有缓冲培养基pH值的作用;利用L934筛选出Bbm的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在胡萝卜汁中添加0.3%大豆蛋白胨,0.6%牛肉浸膏,0.5%酵母膏,0.4%玉米浆,0.2%磷酸氢二钾,将此培养基经37℃培养12 h,Bbm活菌数4.75×109cfu/mL,Blm活菌数4.82×109cfu/mL。  相似文献   
37.
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氮营养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冬小麦夏玉米品种(系)之间氮营养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冬小麦品种(系)中, 93132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农大95对氮肥反应最为敏感; 3个夏玉米品种(系)中, 西玉3号不仅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且对氮肥的反应较好。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系)间最佳产量和最佳施氮量有较大差异。 从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冬小麦以农大95最佳, 夏玉米以西玉3号最高。在180 kg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贵州芝麻不同种质资源的产量与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品种产量在35.72kg/亩—146.94kg/亩之间。其中产量最高的品种是P41(SI17TR-2),为146.94kg/亩;其次是P28(SI16BZ-14),为143.95kg/亩;最低的品种是P8((SI16BZ-7),为35.72kg/亩。各个个性状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单株果数>千粒重>主轴果数>主轴结果长度>生育期>单果粒数>生育期。株高、单株果数、主轴果数、单果粒数、千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而生育期、主轴结果长度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综合考虑,P41(SI17TR-2)、 P28(SI16BZ-14)两个品种为高产品种,适宜在遵义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9.
3种沉水植物水培液中抑藻活性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华南地区常见的对蓝绿藻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asneria asiatica水培液为研究材料,利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使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技术对其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中具有抑藻活性的成分.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水培液中可检出的化合物有40多种,主要为多元醇、脂肪酸、酚酸和羟基酸等成分,含量最多的是脂肪酸类,其次是羟基酸类;马来眼子菜水培液的亚麻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丙烯酸、反式阿魏酸和半日花烷型二萜化合物,黑藻水培液的顺乌头酸和顺阿魏酸,苦草水培液中的2-甲基乙酰乙酸乙脂可能具有抑藻活性.  相似文献   
40.
针对农作物生长后期田间机械化管理作业需求,设计了一种小型全液压驱动的高地隙履带车。履带车采用两侧马达正反转的方式进行原地转向,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使用AMEsim软件和集思宝G970高精度GNSS设备对履带车原地转向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水泥路和砖砌路稳定转向时,两侧马达转速分别为-76 r·min~(-1)和81 r·min~(-1),转速差约为总转速的3.3%,基本可以实现等速正反转。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实时差分卫星定位信号可以精确测定履带转向轨迹,在水泥路和砖砌路履带车转向半径均值分别为0.054 m和0.126 m,转向轨迹半径变异系数分别为40.969%和64.899%;圆心距离标准差分别为0.093 m和0.017 m。仿真和履带车试验表明,采用两侧行走马达正反转实现履带车原地转向的方案可行,履带车转向半径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