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48篇
  3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子宫内膜炎诱导子宫发生炎症从而影响奶牛的生育能力。奶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发生子宫内膜炎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然而,对于围产期前后患子宫内膜炎荷斯坦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仍不清楚。因此,我们选取年龄、体重和胎次相近的20头健康奶牛,分别于产前15 d,10 d,5 d,0 d采集其静脉血液,检测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产后,无论是否患子宫内膜炎,在该20头荷斯坦奶牛产后5 d,10 d,15 d跟踪采集静脉血液,检测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对比围产期前后患子宫内膜炎荷斯坦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相对于未患病奶牛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早期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进一步完善牛胚胎体外发育体系,以体外受精胚胎为研究对象,对精子获能液、胚胎培养液、血清与BSA添加浓度、卵丘细胞共培养等影响体外胚胎发育体系的各个因素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BO获能液比普通获能液能够获得更高的卵裂率;添加葡萄糖、BSA以及不同浓度血清的牛胚胎培养液比未添加组有更好的发育效果,卵裂率、囊胚率分别达到(79.85±0.74)%、(28.69±1.45)%;在此基础上,牛卵丘细胞与牛胚胎共培养可将囊胚率进一步提高至(32.70±1.73)%,并用免疫荧光染色验证其卵丘细胞未发生凋亡。本研究进一步优化了牛胚胎体外发育体系,提高了体外胚胎的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53.
为了了解泌乳期和干乳期荷斯坦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指导奶牛实际生产工作,本试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奶牛颈静脉血液置于2 mL离心管中,标记并记录每头奶牛耳号以及采样日期,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加抗凝剂的全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白细胞数目在泌乳前期会有一定程度升高(P>0.05)血红蛋白含量在整个泌乳时期变化均不显著(P>0.05);总蛋白量(TP)在泌乳盛期达到高峰,碱性磷酸酶(ALKP)在泌乳前期量最多,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泌乳盛期降低,对于血糖(GLU),在泌乳盛期血液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泌乳时期(P<0.05)  相似文献   
54.
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分离绵羊腔前卵泡以及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进行培养,对于绵羊腔前卵泡存活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实验分两部分进行:实验1为分离卵巢皮质,分别用显微分离法和胶原酶法分离腔前卵泡。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将较优方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群体培养。结果显示,显微分离法与胶原酶法相比,在获得的腔前卵泡数量上差异不显著,但显微分离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基膜完整率显著高于胶原酶法(P<0.05)。获得的腔前卵泡使用单独和群体两种方式进行培养,其直径增加值在第三天和第六天差异不显著,但单独培养法在第三天和第六天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群体培养法(P<0.05),且有卵泡腔形成。研究显示使用显微分离法分离腔前卵泡与胶原酶法相比具有优势,相对简单,廉价并且对卵泡的损害很小。经显微分离法获得的腔前卵泡,使用单独培养法进行培养能够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5.
咖啡因和维生素E对小尾寒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咖啡因和维生素E后对小尾寒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咖啡因和维生素E分别添加于冷冻前的小尾寒羊精液稀释液中,用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和畸形率,作为判定精子冷冻品质的指标,初步确定2种稀释液添加成分对小尾寒羊精液品质的影响。当添加维生素E的浓度为0.4mg/mL时,冷冻后的精子活率较高,畸形率较低,且精子顶体完整率也较高;添加5mg/mL咖啡因能显著提高精子的解冻后活率,其活率为0.35,对精子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无显著影响。在冷冻精液稀释液中添加适当浓度维生素E可以减缓冷冻对精子的伤害,提高小尾寒羊冷冻精子活率,改善冷冻精液的品质;当添加5mg/mL的咖啡因于稀释液中冷冻时,解冻后精液活率显著提高,但不影响精子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  相似文献   
56.
透明带诱导绵羊精子顶体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绵羊透明带(zona pellucida,ZP)对其精子顶体反应的诱导作用,实验分为3组:(1)不经获能处理的精子与透明带共孵育;(2)精子经获能处理后与透明带共孵育;(3)不经获能处理的精子与透明带共孵育,然后IA23187(添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 A23187),来观察透明带对精子顶体反应的诱导效果。结果显示获能与否并不影响透明带对精子顶体反应的诱导效果,添加IA23187后,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AR)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透明带可诱导绵羊精子(无论获能与否)发生顶体反应,IA23187不能提高透明带对顶体反应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对牛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对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通过比较18.5、22和25.5 h等3个不同成熟培养时间下孤雌胚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从而确定较为理想的体外成熟培养时间。试验结果发现,体外不同成熟培养时间下卵母细胞的孤雌卵裂率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虽然体外培养22 h卵母细胞的孤雌卵裂率稍稍高于体外培养18.5 h和25.5 h卵母细胞的孤雌胚卵裂率,但差异不显著;而不同成熟培养时间下卵母细胞的孤雌囊胚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体外成熟培养22 h卵母细胞的孤雌囊胚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该结果证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是影响孤雌胚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外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对孤雌胚今后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8.
丁内酯-I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卵母细胞经丁内酯-I(BL-I)抑制培养,然后转入成熟培养液培养不同时间,进行体外受精并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解除8h抑制再培养8h组处于MⅡ期卵母细胞比率6.38%显著低于其它组别(P<0.01)。继续培养16h、20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培养24h组卵母细胞成熟率(70.83%)稍高于对照组(66.18%),但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16h、20h组囊胚率分别为2.99%、13.64%与对照组24.39%差异显著(P<0.05),培养24h组的囊胚率20.33%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BL-I对绵羊卵母细胞的成熟抑制作用是可逆的,经BL-I处理后未能提高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整体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59.
利用水平微注射技术制备转基因兔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微注射系统进行原核胚转基因时,由于其透光性能较差,操作不便等原因,使外源基因导入效率很低,另外其开放构造也易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新型的水平微注射系统,利用此系统,可明显缩短常规注射原核胚的平均时间,注射后原核胚的分裂率、8~16细胞胚胎发育率也明显提高。此外,利用该系统还可在低倍镜下(×100)将DNA常规注射量减半注射,提高了原核胚注射后的成活率,其注射胚的外源基因整合率亦明显提高。采用水平微注射系统,以pMT-hIGF-1为目的基因,在移植产下的24只仔兔中,有5只经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为整合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兔。  相似文献   
60.
旨在研究小鼠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程序化冷冻前、后Apol8蛋白定位和相对表达量变化。通过超排技术获取小鼠体内孵化囊胚,通过小鼠延迟着床模型获取休眠胚胎,通过Confocal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技术对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程序化冷冻前后Apol8蛋白的分布和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作为抗冻潜力蛋白,在程序化冷冻前、后孵化囊胚和休眠胚胎Apol8均有表达。程序化冷冻后孵化囊胚中Apol8的表达量是冷冻前1.2倍(P0.01),程序化冷冻后休眠囊胚中Apol8的表达量是冷冻前2.0倍(P0.01),程序化冷冻后休眠胚胎Apol8表达量是冷冻后孵化囊胚的1.25倍(P0.01)。程序化冷冻后休眠胚胎Apol8相对表达量变化明显大于孵化囊胚,Apol8蛋白具有作为新型哺乳动物源抗冻蛋白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