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林业   460篇
农学   353篇
基础科学   537篇
  275篇
综合类   1891篇
农作物   255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1314篇
园艺   308篇
植物保护   9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61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8个水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特征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爱知97和Kenta Nakan抗条纹病毒,但不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品种对条纹病毒的抗性;而IR24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仅表现中等抗性。  相似文献   
152.
鲜食型甘薯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易推广、种植效益高的特点,特别适合当前大众的消费习惯,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是种植户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作者从鲜食型甘薯品种和脱毒薯苗的选择、土地起垄、地膜覆盖及轮作倒茬、大田定植、田间管理、绿色防控、适时收获、安全贮藏等方面介绍了鲁中地区鲜食型甘薯种植的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生产者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3.
刘波  郑君海  刘旭  侯永华 《杂粮作物》2007,27(3):180-181
玉米是我国和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是饲料和加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产量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或改善籽粒的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其它籽粒性状,可提高玉米在粮食、饲料和加工业上的利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玉米转化增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对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54.
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长、短日照和高、低温4种环境,分析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早籼水稻品种和杂交早籼骨干亲本共19份材料的抽穗期光温敏感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结果表明,这19份早籼材料(包括杂交稻亲本)都表现出弱感光性,其中16份材料对温度比较敏感。这些早籼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整体较弱,但是个体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抽穗期长短与每个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呈显著线性相关。利用一套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对这些早籼材料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早籼材料均带有隐性非感光位点hd2,大多数早籼材料都带有显性早熟基因Ef-1,而在Se-1和E1两个主效感光基因位点,所有早籼材料不带或只带有一个感光等位基因。这些结果从基因型角度揭示了早籼材料具有弱感光性和较强感温性,是其适合在我国华南双季稻作区和华中单双季稻作区作早稻种植的原因,为早籼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5.
利用激光武不平度测试仪沿着行驶方向测定混凝土、砖、土路面的不平度,对每一种路面不平度的轮廓均方根偏差、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功率谱函数和分形维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粗糙度评定参数在描述各种路面不平度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利用分形维数可以较好的表征随机路面的不规则程度.  相似文献   
156.
水稻种子低氧发芽力的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35份水稻品种资源,评价了在不同水深、温度等低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表明水温30℃、水深0.2 m下黑暗萌发5 d为最佳鉴定方法,并以此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的芽长为鉴定指标,评价了359份水稻品种低氧发芽力地区间、籼粳间的差异。进一步利用81个Kinmaze/DV85 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水稻低氧发芽力数量性状位点分析, 在第1、2、5、7染色体上检测到5 个低氧发芽力QTL,其中第5染色体上存在2个QTL,各QTL的贡献率为10.5%~19.6%。同时进行上位性分析,检测到3对互作位点,分别位于第2、3、5、11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上标记C563-X182之间的位点与第5染色体上标记R830-X208之间的位点的互作贡献率高达48.78%。  相似文献   
157.
本研究筛选到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的性别相关基因sox9,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全长序列,基因全长为3287 bp,包括1431 bp的ORF,编码477个氨基酸,368 bp的5¢ UTR和1488 bp的3¢ UTR。在3¢ UTR中有多聚腺苷酸尾和加尾信号AATAAA。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了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发现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的脑、眼、鳃、心、肝、胆、肠、精巢、卵巢、肾和肌肉等各个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鳃、脑和精巢组织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sox9转录,其中精巢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sox9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显示出性别两相性差异。其在精巢中的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卵巢,说明sox9基因与雄性性腺发育相关。通过测定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幼鱼不同发育时期(20、30、40、50、60、70和80日龄)的表达水平,发现其在20~50日龄表达量逐渐下降,在60日龄时表达量上升,推测表达量上升可能与幼鱼性腺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8.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PtChi)cDNA全长(登录号:KF914663),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及不同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PtChi基因cDNA全长2 200 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16 bp、3’-UTR 714 bp和开放阅读框1 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为53.97 ku和4.76。(2)BlastP 结果显示,PtChi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甲壳动物Chi-3的一致性为61%~9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tChi与其他甲壳动物Chi-3聚为一支。(3)qRT-PCR结果显示PtChi基因在C期三疣梭子蟹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胃、大颚器、心脏和眼柄中PtChi-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在其他组织中PtChi-mRNA表达量最低,且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4)不同蜕皮阶段,PtChi在肝胰腺、肠、胃和大颚器4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模式有所不同,肝胰腺中PtChi-mRNA表达水平在AB期最高,C期最低,暗示PtChi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蜕皮后期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肠中的PtChi-mRNA表达水平在E期最高,C期最低,推测PtChi参与蜕皮过程中肠道围食膜的分解和免疫功能;胃中PtChi表达水平在C期最高,暗示其参与了食物消化。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PtChi可能为甲壳动物Chi-3型,其准确生理学功能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9.
了解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是实现精准施肥与农业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基础,为精准获取典型白浆土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信息,以典型白浆土区0~20 cm耕层土壤速效钾(Available kalium,AK)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采样点与协同克里格(Cokriging,COK)插值法,对比使用不同辅助变量的插值精度,分析典型白浆土区AK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AK含量呈南高北低,介于92.00~364.00 mg/kg,平均为171.78 mg/kg,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等土壤因子、高程(Elevation,E)等地形因子、遥感指数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均与AK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且加入上述各辅助变量的克里格(协同克里格,COK)插值法精度更高,即COK>OK(普通克里格)。其中,将AP作为辅助变量时精度最高,交叉验证RMSE为36.225 mg/kg。综上,选取最佳辅助变量更有助于分析研究区内AK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当前大蒜机械化播种单粒合格率低、漏充率高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充种室大蒜单粒取种装置。通过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取种装置关键部件参数,阐述了双充种室结构可降低蒜种漏充的作业机理。采用EDEM软件进行了单因素仿真试验,分析了一级取种勺速度、种层厚度对充种性能及种群规律的影响,得到第二充种室内充入蒜种与被清掉蒜种的速度变化关系,证明了装置设计合理性。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一级取种勺速度、取种速比、种层厚度作为试验因素,以单粒合格率和漏充率作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ort8.0.6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的数学回归模型,并对试验因素进行了参数优化。圆整后一级取种勺速度为0.12 m/s、取种速比为0.75的条件下,种层厚度范围为360~390 mm开展室内验证试验,单粒合格率、漏充率、重播率均值分别为95.38%、1.18%、3.44%,变异系数分别为0.32%、6.11%和4.15%,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5%。品种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种装置对3类供试大蒜Ⅱ级蒜种适应性较优,蒜种机械损伤率为0.52%,符合标准要求。田间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一致,作业效果优于现有爪式循环、勺链式、轮勺式大蒜单粒取种装置,该研究可为解决大蒜播种机取种漏充问题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