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本论文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内标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单诺沙星经静注、口服两种途径给药后在雏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以菌落计数法测定了单诺沙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球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静注和内服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别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式模型和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静注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0.3313h、t1/2β5.9940h、Vd7.5246L/kg、AUC5.6916μg/(mL·h)、CLB0.8935/(kg·h)。内服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3029h、t1/2K6.5128h、tmax1.2100h、Cmax0.5159μg/mL、AUC5.1329μg/(mL·h),生物利用度为90.18%。抗菌后效应(PAE)结果如下,浓度分别为0.5MIC、2MIC、4.MIC的单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PAE测定值分别为(0.6464±0.0294)h,(1.2077±0.0284)h,(1.6529±0.0496)h,对金葡球菌的PAE测定值分别为(0.5660±0.0075)h,(1.1746±0.0057)h,(1.4913±0.0257)h。  相似文献   
52.
复方中药防治禽流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所以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困难,根据禽流感病毒引起鸡发病的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在体外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一个方剂,为使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实验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用H5N1病毒感染SPF鸡建立禽流感发病的病理模型及模拟现地鸡群正常发病情况,对自行研制的复方中药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抗禽流感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中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烈性传染病。由于其抗原变异性,可能使疫苗的有效性显著降低,然而抗禽流感病毒药物能克服该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的抗禽流感病毒的药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4.
以高压液相色谱 (HPLC)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单诺沙星在健康和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60只健康鸡和 60只合并感染鸡内服单诺沙星 (5mg/kg)后 ,血浆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健康和合并感染鸡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 :t1 /2ka为 0 2 4 2 8和 0 31 82h,t1 /2α为 0 891 7和 1 550 2h ,t1 /2 β为 8 793 6和 1 2 62 0 0h ,Tp为 0 9377和 1 1 1 0 7h ,Cmax为 0 5487和 0 51 0 6μg/mL ,每小时为3 0 52 3和 3 660 2mg/L ,Tcp为 31 1 1 5和 39 1 8h。单诺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迅速且完全 ,体内分布广泛 ,但消除缓慢 ,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合并感染使单诺沙星在感染鸡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均减慢 ,达峰时间、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5.
材料与方法供试动物:用5只临床健康的成年东北细毛羊,3雄2雌,体重62.5±10.31kg(52.5—80kg),按常规放牧饲养。供试药品:上海第十二制药厂生产的环磷酰胺,批号为850117,每瓶200mg。临用前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为2%的浓度,按脱毛剂最1次快速静脉注射。试验方法:给药前采空白血,给药后  相似文献   
56.
应用竞争性RT-PCR技术测定mRNA的表达量,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准确、简单等优点,它是Gilland等人于1990年首先发明的,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Girud等人研究表明,沙门菌存在由acrAB外输泵介导的耐药机制,外输泵的活动性与耐药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菌属。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沙门氏菌,1885年Salmon与Smith又分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后取名Salmon氏之名为本菌属属名。已发现近2000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近200个血清型。沙门氏菌病是主要的消化道传染病之一,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畜牧业的发展壮大,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8.
单诺沙星(Danofloxacin)在雏鸡体的组织动力学及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量手段 ,研究了单诺沙星 (danofloxacin)在雏鸡体内的组织动力学特征 ,并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血药浓度与组织药物浓度间的相关性。6 0只雏鸡口服单诺沙星 (5 m g/ kg)后 ,血浆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 ;心脏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血浆、肝脏、肾脏、心脏、肺脏及肌肉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 :t1 /2 ka分别为 0 .2 42 8、0 .35 2 4、0 .35 41、0 .2 6 43、0 .3377、0 .2 5 36 h、t1 /2α分别为 0 .8917、1.12 12、0 .7189、1.6 142、0 .44 37h(缺肌肉的 t1 /2α) ,t1 /2β分别为 8.7936、3.6 0 2 5、4.45 70、10 .2 940、4.32 83、5 .95 78h,Tp分别为 0 .9377、1.0 6 6 5、0 .936 2、0 .9993、0 .996 2、1.4381h,Cmax分别为0 .5 487、 2 .8419、 2 .42 95、 0 .2 6 6 8、 1.70 42、 0 .2 72 6 m g/ L ,AUC分别为 3.0 5 2 3、 13.5 86 0、 10 .4180、 2 .15 2 1、9.6 888、2 .715 7mg/ (L· h) ,Tcp分别为 12 .6 130、18.0 730、18.8790、8.0 5 5 7、19.6 930、13.86 0 0 h。研究结果表明 ,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以肝脏、肾脏最高 ,其次是肺脏 ,均显著高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心脏、肌肉中的浓度最低 ,血浆  相似文献   
59.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 ,引起该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由于各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不一 ,因此国内外报道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出现频率均不一致 ,其中以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报道最为常见 ,其次还有放线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等。由于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多数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又需要加大药量或变换药物品种 ,这样既增加了治疗的成本 ,又使得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如何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成为治疗奶牛…  相似文献   
60.
乳酸环丙沙星对鲤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 ,在正常情况下鱼类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群落 [1] ,这些细菌群落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2 ] ,它们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营养需求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3 ,4] 。在水产养殖中 ,由于鱼病的发生而造成许多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减少这种损失 ,各种抗菌药物被大量的使用 ,但是如果这些药物不被科学合理的应用 ,往往就会造成被应用动物的肠道菌群失衡 ,而引起新的疾病。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造成肠道疾病的病例在人医和兽医上已有不少文献的报道[5,6] 。乳酸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医和兽医临床 ,并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