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单诺沙星和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葡球菌的抗菌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20世纪70年代中期Mcdonald、Craig和Kunin发表了有关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四环  相似文献   
32.
氯霉素属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此药曾广泛应用于人医和兽医临床。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氯霉素在我国马体内代谢动力学的特征,根据实测数据,算出各项动力学参数,可供药理学理论研究、教学及兽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
黏孢子虫 (Myxosporean)属于黏孢子门 ,黏孢子虫纲。除少数种类寄生在蠕虫、两栖类和爬行类外 ,绝大部分寄生于鱼类 (包括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 ) ,可以说黏孢子虫是鱼类特有的一类寄生原生动物。自Gluge首次发现黏孢子虫以来 ,至今国内外报道的有近 12 0 0种 ,其中我国淡水鱼类中寄生的就有 6 0 0余种 ,此类寄生虫几乎在鱼类所有器官中发现。近年来 ,鲤鱼黏孢子虫病在黑龙江频繁的发生 ,由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困难 ,大多数鱼病工作者仅能在疾病发生的末期诊断该病 ,因此不能及早的控制该病 ,给渔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  相似文献   
34.
牛至油和黄霉素在奶牛生产中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 添加剂 I是由牛至油和黄霉素构成。牛至油 (Oregano & Origanum)预混剂 (10 % ) ,是由荷兰罗帕法姆 (Ropapharm )公司生产。即每 10 0 g含 2 -甲基 - 5异丙基苯酚和 5 -甲基 - 2异丙基苯酚各为 5 g,载体为木薯粉和碳酸钙 (中性 )。黄霉素 (Flavomycin)预混剂 (8% ) ,是由德国赫司特 (Hoechst)公司生产 ,即每 10 0 g含 8g黄霉素 ,载体为碳酸钙 (惰性 )。添加剂 是由牛至油和莫能菌素构成。莫能菌素(Monensin)预混剂 (2 0 % ) ,是由美国礼来 (Elanco)公司生产 ,即每 10 0 g含莫能菌素为 2 0 g。1.2 实验动物及…  相似文献   
35.
选用 4~ 5周龄健康蛋雏鸡 12 5只 ,按 5 mg/kg的剂量进行静脉注射和内服单诺沙星的药动学研究及生物利用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 ,MCPKP药动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静脉注射和内服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别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式模型和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α=0 .3313h、t1 /2β= 5 .994 0 h、Vd=7.5 2 4 6 L/kg、AU C=5 .6 916 μg/m l· h、CLB=0 .8935 L/kg· h。内服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 Ka=0 .30 2 9h、t1 /2 K=6 .5 12 8h、tmax=1.2 10 0 h、Cmax=0 .5 15 9μg/m l、AU C=5 .132 9μg/ml· h。生物利用度为 90 .18%。  相似文献   
36.
抗IBV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管环组织培养法通过3种加药方式对贯众、黄芩等10种中药及复方组合进行了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筛选试验,并采用滴鼻法对SPF鸡攻毒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模型,应用筛选出的中药复方制剂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并进行病毒毒力测定.不同给药方式显示:将中药与病毒体外作用后接种TOC,除黄芪外,各单味中药和复方组合对IBV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直接灭活作用,最小有效浓度均达到1/128以上,其中贯众达到1/4 096;在接种IBV前2 h以及接种IBV后2 h给药,黄芩、贯众、板蓝根、鱼腥草及复方中药均能明显抑制IBV的繁殖,最小有效浓度均达到1/256以上,其中贯众效果显著,达到1/2 048.人工感染防治试验显示:治疗组和预防组所分离到的病毒毒力均低于感染组,复方中药对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的保护率为93.33%,治愈率为75%.表明该复方中药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且预防效果强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7.
复方中药防治禽流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所以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困难,根据禽流感病毒引起鸡发病的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在体外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一个方剂,为使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实验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用H5N1病毒感染SPF鸡建立禽流感发病的病理模型及模拟现地鸡群正常发病情况,对自行研制的复方中药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和对其毒性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许多认为是“无毒”的中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本复方中药是用于防治禽流感的一种药物,为了对其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保证,进行了安全性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9.
兽用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单诺沙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诺沙星 (Danofloxacin) ,是继恩诺沙星 (Enrofloxacin)之后研制的又一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本品由美国辉瑞公司最先推出 ,于 1990年在墨西哥、秘鲁、巴西等国家上市。目前 ,在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等很多国家已批准用于治疗牛、猪、鸡等动物细  相似文献   
40.
应用药物累积法研究复方中药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对指导新药设计,改进药物剂型,改进给药方案,筛选高效、长效、低毒副作用的药物及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中药有效成分明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另一部分是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和中药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药理效应法。第二种是药物累积法。用药物累积法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动物死亡率作为观察指标的“累积法”:即多组动物按不同间隔时间给药,求出不同时间体存百分率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计算药动学参数[1]。赫梅生用此法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