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亩产千斤棉生产技术是近两年各地技术部门积极探索和试验的热门课题,2009年都昌县参加了这项试验,现就关键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2.
<正>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是一种利用部分油菜品种抽苔早,菜苔口感好,分枝能力强,菜籽丰产性好的特点,提高油菜生产经济效益的新型耕作栽培方法,都昌县农业局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油菜"一菜两用"栽培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地试验安排在都昌县徐埠镇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高桥村核心区,油菜田肥力较女子,土质为粘壤土;试验田前茬为中稻,面积900㎡。  相似文献   
23.
对福建省引种的24年生峦大杉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峦大杉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344g/cm3、弦向全干干缩率6.020%、弦向湿胀性6.440%、吸水性237.810%、顺纹抗压强度6.004MPa、抗弯弹性模量7250.810MPa、抗弯强度59.840MPa、顺纹抗拉强度62.800MPa;峦大杉的材质与杉木相近,应用方面可参考杉木,在木构件加工时,其安全系数可使用杉木的量值。  相似文献   
24.
目前蔬菜消费向营养、保健、追求花色品种发展,各地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和食用习惯发展适宜的野菜品种将是丰富菜篮子,提高菜农经济效益的好路子。上海春申野生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开发野菜已有8年,引进野生、芳香和特色蔬菜品种60多个,经驯化、试种的有45个,其中34个已形成《特色野菜品种介绍》资料,10个品种基本做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并打出春申品牌。为此,春申野菜研究中心已被上海市蔬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分别认定为上海市野生蔬菜种  相似文献   
25.
闵行区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由于全区干部群众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紧紧抓住现代生产设施,及时调整品种结构,积极推动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过渡,并朝着经济合理、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尤其是对蔬菜产品的需求,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市民开始讲究食用纯天然、有营养、利健康的蔬菜。野生蔬菜作为一种天然食品,营养丰富,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已备受市民的关注。野生蔬菜的生长具有极强的抗病虫害、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生长过程完全不需要施用农药、化肥,天然无污染。  相似文献   
27.
以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基因源及其衍生的光敏核不育系7001S、温敏核不育系W6154S、培矮64S;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基因源及其衍生的温敏核不育系810S、安湘S、香125S和株1S基因源为材料进行相互杂交,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观察F1的育性表现,并以此来确定核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结果表明:7001S、W6154S、培矮64S的核不育基因与其供体农垦58S都等位。但温敏核不育系W6154S与培矮64S之间则不具等位的温敏核不育基因,说明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至少存在两对可独立遗传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其不育性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能得到充分表达。安农S—1与其衍生系之间以及其衍生系相互之间都具有等位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农垦58S及其衍生的核不育系与安农S—1及其衍生的核不育系之间没有等位的核不育基因。株1S与安农S—1及其衍生后代,株1S与农垦58S及其衍生后代W6154S之间具有等位的核不育基因。  相似文献   
28.
冬寒菜(Malva ueuticillata L.)也叫冬苋菜、滑肠菜、马蹄菜,是锦葵科植物,原产于我国青海、西藏及黑龙江。据考证三千多年前冬寒菜在我国就有种植,当时称为葵。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利用摇床模拟公路运输过程中的摇晃、高温、噪音、饥渴、拥挤、碰撞6个主要的刺激因子,构建了大鼠运输应激模型.应激条件为60 r/min,35℃,每天应激2h.体重为270±20 g,20只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应激1d组、应激2d组、应激3d组.在应激结束后,应激组大鼠体温均显著升高(P<0.05),体重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与实际公路运输结果一致,表明运输应激模型构建成立.形态学研究显示,运输应激造成了大鼠空肠组织损伤,与对照组相比从应激第1天到应激第3天空肠绒毛脱落逐渐加剧.荧光定量PCR研究结果则显示,Hsp27,Hsp70和Hsp90 mRNA的表达量也剧烈的升高.本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应激时间增加,大鼠空肠损伤逐渐加重,且Hsps mRNA表达量升高,表明Hsps的表达量与运输应激造成空肠的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运输应激后表达量急剧升高的保护性分子Hsps,是动物抵抗运输应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0.
正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焚烧逐渐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收冬种之际,总有大量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这不仅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部分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农作物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因目前农作物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率很低,所以在都昌县每到秋收冬种油菜之时,农民处理稻草就出现了大量焚烧的现象。其实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