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根据硫酸头孢喹肟的理化性质,通过考察助溶剂、赋形剂、pH及活性炭使用等确定了硫酸头孢喹肟冻干粉针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对样品进行质量考察及体外抑菌研究。结果显示,助溶剂为L-赖氨酸,赋型剂为甘露醇和右旋糖酐为(2%∶2%),pH为6.5,活性炭用量为0.01%,所制备的产品中硫酸头孢喹肟含量为标示量100.14%,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要求,制剂与原料药抗菌活性相差不大,抗菌活性优良。筛选出的处方及工艺可为硫酸头孢喹肟冻干粉针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采用Chang Liver和L-02 2株人源肝细胞为生物材料,通过细胞生长抑制试验、DNA损伤分析、兴奋性试验,观测喹烯酮和喹乙醇不同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对细胞DNA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和Oliver尾距的影响以及低剂量药物对细胞兴奋效应的诱导作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喹烯酮和喹乙醇对Chang Liver细胞作用24 h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73.29%和31.88%,对L-02细胞作用24 h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76.51%和39.7%,且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相关性,但低剂量喹烯酮也能诱导L-02细胞产生兴奋效应(P0.01);同时,细胞DNA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和Oliver尾距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证明2种药还可显著诱导这2株细胞的DNA损伤(P0.01),且喹乙醇导致的损伤比喹烯酮严重。结果表明,喹烯酮和喹乙醇对人肝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喹烯酮的毒性作用比喹乙醇小。  相似文献   
33.
作者对10%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靶动物-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氨苄西林混悬液吸收迅速,达峰时间快,约0.89h即达峰值;消除半衰期较短,约2.5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27%,略高于氨苄西林溶液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34.30%);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鸡口服给药后的生物等效性为109.8%。  相似文献   
34.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地昔尼尔含量的方法。采用Hypersil NH2色谱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水(0.1%甲酸)为40∶60,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20μL,流速为0.8 mL/m in,柱温30℃。结果显示,地昔尼尔在0.78~100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329 232 C-44 761,R2=0.999 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稳定性试验RSD为0.61%,重复性试验RSD为1.45%,回收率测定结果为100.72%。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分析快速,适用于地昔尼尔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5.
用以氯唑沙宗为底物探针的药动学方法研究了氟苯尼考和乙醇对鲫细胞色素P450 2E1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及鱼类CYP2E1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数据.将鲫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氟苯尼考组和乙醇组.实验组鲫分别每日经口给予氟苯尼考100 mg/kg·bw和乙醇1 g/kg·bw,连续5 d后,与对照组鲫同时一次性腹腔注射氯唑沙宗10 mg/kg·bw,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唑沙宗在鲫体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氯唑沙宗在三组鲫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氟苯尼考组和乙醇组氯唑沙宗的半衰期分别增加了5倍和0.9倍(P<0.01),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增加了3.3倍和0.8倍(P<0.01),总清除率分别减少了83.8%和51.2%(P<0.01).提示氟苯尼考和乙醇对鲫CYP2E1的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它药物与其合用时,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6.
就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用改良寇式法测得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对小鼠口服LD50大于5 000 mg/kg,其混悬液制剂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844.0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02.05~887.56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设1/2LD50、1/4LD50、1/8LD50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28 d腹腔注射给药,用药28 d后剖杀各组小鼠.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间的体重变化和脏器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略微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尿素氮(UN)和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小鼠的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组织学检查除高剂量组肾脏的肾小囊略有变化外,其余组织未见异常明显的变化,说明硫酸头孢喹肟对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很小.国产硫酸头孢喹肟按临床剂量使用毒性低,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7.
猪组织中硫酸头孢喹肟含量测定和肌注给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硫酸头孢喹肟在仔猪组织内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色谱条件:采用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称取一水合高氯酸钠3.45 g溶于1 000 mL水中,加磷酸12 mL,用三乙胺调至pH3.6,将此溶液与乙腈按90∶10的比例混合作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将头孢喹肟以20、100、500μg/kg分别添加到空白组织中,测得肌肉、肝脏、肾脏、肺脏、脂肪+皮肤组织中头孢喹肟回收率均在78%以上,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1.57%、82.42%8、1.29%8、3.97%、78.80%.日内变异RSD在1.82%~6.25%之间,日间变异RSD在1.11%~6.35%之间.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0μg/kg,在20~500μg/kg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以2 mg/kg的剂量肌肉注射2.5%头孢喹肟注射液,连续用药5 d,于最后1次给药后测定不同组织中头孢喹肟的浓度.结果表明,停药后各组织中头孢喹肟浓度逐渐下降;最后一次注射后的第4 d,肺脏、脂肪+皮肤中已经检测不到头孢喹肟;最后一次注射后的第5天,所有组织均检测不到头孢喹肟.建议休药期为3 d.  相似文献   
38.
为了客观评价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对靶动物猪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将32头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设1倍、3倍、5倍临床推荐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混饮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15 d,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的临床表现、血液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尿液常规指标及病理学变化等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以5倍临床推荐剂量内应用于靶动物猪后,对其临床症状、体重、血常规、血生化及尿常规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任何病理变化,说明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以1倍、3倍、5倍临床推荐剂量应用于靶动物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9.
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药物的广泛应用,肉、蛋、乳中各种药物残留是不可避免的。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量虽然很低,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却甚为严重,而且影响深远,因而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0.
研究氟苯尼考磺酸盐在肉鸡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特征。将12只健康三黄肉鸡,单次肌肉注射推荐治疗剂量(20mg/kg)的自制2%氟苯尼考磺酸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所得数据用3P97药动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血药浓度和时间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选择的权重为1/C。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α:(0.28±0.04)h,T1/2Ke:(2.06±0.06)h,Cmax:(4.17±0.12)μg/mL,Tmax:(0.92±0.09)h,AUC:(16.89±0,35)μg/mL,V/F(c):(3.52±0.13)L/kg,CL/F(s):(1.19±0.03)L/(kg·h),Ke:(0.34±0.01)/h,kα:(2.57±0.37)/h,A:(6.56±0.38)μg/mL。结果提示,氟苯尼考磺酸盐在肉鸡体内具有吸收迅速,分布广泛、峰浓度较高以及消除较快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