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近几年来,发展的道路也是坎坷曲折的。至1994年我省茶叶产量达781万吨,比1993年增1.4%,而产值却比1993年回落了9.3%,仅有5.623亿元,是1963年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整个茶叶行业处于疲软状态,而茶叶市场已经成为制约生产兴衰的主要因素。因此,茶叶生产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做到以销定产,产销统一,以市场行情和消费趋向来决定调整布局,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我省茶叶生产的必然趋势。为此,笔者最近走访了福州市几家具有~定代表性的茶叶专营店,对福州…  相似文献   
12.
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肥力水平和养分转化的重要指标,揭示种植模式和季节变化对茶园土壤酶活性影响,阐明影响茶园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合理评估有机茶种植的土壤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以武夷山茶区3种类型样地,即林地(FD)、常规茶园(CT)和有机茶园(OT)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参与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的6种酶活性,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显示,与林地土壤相比,常规种植模式茶园土壤铵态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钾和pH显著降低;相比常规茶园,有机茶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pH有所增加,土壤养分比例更为协调。种植模式和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显著。与林地土壤相比,常规茶园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了12.05%~63.55%,有机茶园土壤脲酶显著提高了324.95%,种植模式并未改变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总体而言,夏秋季节(5月和8月)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冬春季节(11月和2月),...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链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界定了产业链和农业产业链的内涵。从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法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产业链运行的实证研究现状,分析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使用触摸屏、可编程控制器(PLC)、树莓派微型计算机、组态王、集散控制系统(SCADA)、高清摄像头、影像存证服务以及传感器、执行机构开发了一个人工气候室群智能化测控系统,管理由30个单元组成的人工气候室群。本系统中触摸屏负责采集各单元的环境状态数据,提供人工气候室单元的人机交互界面;PLC完成温室单元的控制逻辑,控制温室加湿、除湿、补光、气调等装置;树莓派微型计算机运行多个定制软件,实现计划库管理、权限分配、协议转换服务、空调控制等功能;组态王运行在管理房微机上,用于人工气候室群的本地管理、配置和数据记录;远程管理依托于基于ClearSCADA构建的设施农业总控中心,实现远程管理、数据采集、存储和配置;各模块间通过网络连接,采用ModbusTCP协议;配套的高清摄像头和影像存证服务提供了内部场景的实时查看和图片记录功能。该系统有效实现了人工气候室群的环境状态采集、环境控制、运行计划管理、远程测控、照片存证等功能,扩展性强,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5.
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是集中处理养猪废弃物的场所,通常建设在传统猪舍的周围。发酵床内铺设垫料,将猪舍的排泄物引导到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内,通过翻堆机将排泄物与发酵垫料混合,进行发酵,消纳粪污,消除臭味,实现零排放,生产有机肥。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异位微生物发酵床,由钢构房、喷淋池和发酵池组成,并配备翻堆机、喷淋机等设备。异位发酵床可适用于各种传统养猪方法的污染治理,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以200m~2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为例,猪舍的长20m,宽10m,高4.5m,垫料深度50cm。发酵床饲料垫料管理包括保持垫料一定的湿度(45%)和通气量(经常性翻耕),一般每3d将饲料发酵床表面垫料翻耙1次,猪的日常翻拱也有助于垫料的疏松。饲料发酵床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头小猪(20kg以下),2头中猪(20~50kg),1头大猪(50~100kg)。由于猪粪排泄不均匀,而猪翻拱仅可分散一部分猪粪,发酵床发酵饲料的管理还需人工处理,将集中的猪粪均匀地分散在垫料中。发酵床垫料中的发酵饲料可以提供猪所需饲料的30%,其他70%饲料可以通过添加常规饲料来补充,饲料可以直接撒在发酵床上供猪取食。以200 m~2饲料发酵床养殖实例,30d内,猪的平均初重36.4kg,末重为59.5kg,料肉比达2.7∶1,均匀度良好,无死亡。发病率为5%,主要表现为发烧,精神沉郁,食欲低下,经治疗均康复或自然康复。本试验取得的经验为饲料发酵床的进一步研究、推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界定了产业链和农业产业链的内涵。从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法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产业链运行的实证研究现状,分析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在相同生态、栽培条件下,对相同树龄的福建省40个通过国家、省级审(认、鉴)定的茶树品种进行连续2年的春梢物候期调查、生化成分检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6个乌龙茶品种中,31%为早生种,46%为中生或中晚生种,23%为晚生种;在14个绿茶品种中,29%为特早生种,7%为晚生种,其余64%为早生或中生种;各品种间存在显著的芽期差异,为生产用种芽期搭配提供了有利条件。参试品种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0%~52%,茶多酚9.8%~20.8%,游离氨基酸3.0%~6.8%,咖啡碱2.9%~5.0%,说明各成分含量在品种间具有较大差异。参试的40个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早春毫、政和大白茶、霞浦元宵茶和悦茗香4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其他36个品种聚类可分为铁观音类群、闽南类群、福鼎大白茶类群和黄旦类群等4类。本研究结果为茶叶生产用种的多样性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非洲菊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根腐病是其中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寄主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对非洲菊根腐病的发病机理、植物本身的抗病防卫机理以及目前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对非洲菊根腐病的抗性育种及未来的防治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一栏1 500头的大群体"吃、喝、拉、撒"进行观察管理,以期找到一些简单易行的指标作为大群体猪群的健康指标,为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大猪群生长性能管理提供经验。[方法]从猪的生长日龄和采食量的关系入手,以整群采食量、头均采食量、头均饮水量、群体健康级别划分,个体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日龄育肥猪的取食量和生长的关系,观察大猪群生长健康状况。[结果]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1 500头)管理的研究,以猪日龄为核心,观察体重范围、平均体重、日增重、饲喂天数、日采食量范围、日均采食量、阶段采食量、累计采食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等,建立了一套猪群生长状况动态模型,包括猪体重(y)与日龄(x)模型:y=0.758 9x-19.883(r2=0.993 7);猪增重(y)与日龄(x)幂指数关系模型:y=1.039 5x0.505 1(r2=0.885 4);日均采食量(y)与日龄(x)模型:y=0.0235x-0.334 3(r2=0.991 7);猪料重比(y)与日龄(x)线性关系模型:y=0.022x+0.427 8(r2=0.988 5)等,作为理论值,判别特定日龄下猪生长状况;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的主要病害有:皮炎-痘状斑疹、拉稀-消化道疾病、咳嗽-呼吸道疾病、僵猪-营养不良、眼病-眼结膜炎、外伤-拐脚,未发现烈性传染病。[结论]当猪体重、猪增重、日均采食量、猪料重比实际值低于理论值时,必须寻找原因,加强猪的管理,观察表明,发酵床养猪更加有利于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