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97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53篇
  61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97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包衣和添加抑制剂是常用的制备缓控释肥料的手段。尝试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制备更加可控氮素释放与转化的新型肥料,并研究其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先在大颗粒尿素 (2.5~3.5 mm) 表面涂层,再用树脂包膜的方法制备含不同抑制剂的树脂包膜尿素。依据不同抑制剂,制备了无涂层 (CU)、脲酶抑制剂HQ涂层 (CRU1)、硝化抑制剂DCD涂层 (CRU2) 和HQ + DCD组合涂层 (CRU3) 4种新型树脂包膜尿素。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4种包膜尿素的微观结构,采用静水释放的方法测定了养分和抑制剂的缓释性能。在山东省潍坊和泰安两地布置冬小麦等氮磷钾施用量和相同施肥方法的田间试验,以普通大颗粒尿素为对照,在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耕层土壤样品,测定速效氮含量,并于小麦成熟期测定产量及构成因素。  【结果】  1) 制备的4种包膜尿素成膜完整,包膜厚度均匀,表面光滑且膜层致密,树脂包膜材料能完整地覆盖在肥核的表面,膜表面有微孔,成为尿素和抑制剂向膜外释放的通道;尿素与抑制剂交接处结合严密,无间隙产生,抑制剂在包膜层的完全包围之中,可实现对尿素和抑制剂释放的同时控制。2) 包膜与抑制剂结合可有效控制尿素溶出。静水释放条件下,4种包膜尿素的氮素初期溶出率分别为7.59%、1.96%、2.12%、0.89%,尿素控释期依次是42、56、56、56天;CRU1的HQ释放期为28天,CRU2的DCD释放期为14天,CRU3中HQ和DCD的释放期分别为42和14天。相比较而言,CRU3的氮素释放期长于CRU1和CRU2,抑制剂的释放期也长于CRU1和CRU2,因此缓释效果大于CRU1和CRU2。3) 与大颗粒尿素对照 (U) 相比,4个包膜尿素处理在小麦苗期能维持土壤中NH4+-N的适宜浓度,开花期后显著增加土壤NH4+-N含量,保障了氮素的持续供应;而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均显著降低土壤NO3–-N含量,从而减少氮素淋溶损失。含HQ涂层的CRU1、CRU3处理能在小麦生育期内维持土壤脲酶活性处于较低水平;含DCD涂层的CRU2、CRU3处理能够抑制土壤NH4+-N向NO3–-N的转化,显著降低土壤NH4+-N表观硝化率。与CU相比,CRU1、CRU2和CRU3处理的小麦产量在潍坊试验点分别显著增加23.38%、23.13%和38.79%,在泰安试验点分别增加6.36%、9.52%和28.57%。  【结论】  先在大颗粒尿素表面包裹抑制剂涂层,再包裹树脂,可在尿素表面形成完整且均匀的膜,而且在膜表面仍有一定量的微孔,实现尿素与抑制剂释放的同时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与施用单一抑制剂的包膜尿素处理相比,施用含两种抑制剂 (CRU3) 的包膜尿素处理的土壤氮素持续供应能力更强,小麦产量最高;而且土壤硝态氮水平一直较低,也减少了氮素淋溶损失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2.
降雨入渗会改变斜坡原有的平衡状态,为探究弃土场原位与弃土斜坡降雨入渗过程的水分运动特征。以某弃土场为研究对象重复开展染色示踪试验,对比分析原位与弃土斜坡垂直方向上土壤剖面的染色面积比和渗流前后水分运动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原位斜坡水分入渗以基质流为主,少量优先流动由生物通道引发;0~50 cm深度水分垂直均匀入渗程度高,随深度增大,表现出沿容重小一侧非均匀流动;50 cm深度以下,平均染色面积比与深度呈负相关(;2)无植被发育弃土斜坡无优先流动,沿斜坡土体表层水平扩散流动程度高,平均染色面积比在20 cm深度以下保持为0,无染色特征;植被发育弃土斜坡水分沿植物根茎优先入渗,垂直入渗较活跃(;3)染色面积比及湿润带特征能很好的捕捉斜坡水分渗流的非均匀信息;同时,根系会改变土体的孔隙发育程度,形成内部交织的网状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水分入渗,有利于增强表层土壤含水率,降低水分深层渗流,增强斜坡稳定性;加强弃土场植被生态恢复有利于增加斜坡的固土保水能力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云豌36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绿子叶抗病豌豆新品种,以引自法国的资源L0313为母本,以中国台湾的优异种质材料L0318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法培育而成。在2012-2014年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0.1kg/667m2,较对照品种中豌6号增产30.9%;株高88.0cm,分枝数3.1,生育期186d,单株荚数17.8,单荚粒数4.15;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23.1%,淀粉含量48.59%,糖分含量4.79%,单宁含量0.568%。云豌36号对白粉病和锈病分别表现抗(R)和中抗(MR),适宜在海拔1100~2300m的西南秋播豌豆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明确抗感枯萎病香蕉品种在组织培养性状和耐毒素能力上的差异,本研究对不同抗感病香蕉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不同阶段性状的观察及其生根苗耐毒素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增殖培养阶段,感病品种大丰1号和天宝中杆丛生芽增殖的平均数量分别为7.10个和5.90个,而抗病品种粉杂1号、柴蕉、海南贡蕉和抗枯5号芽增殖的平均数量分别仅1.10个、2.10个、4.00个和3.50个;在芽苗分化阶段,大丰1号和天宝中杆的苗分化率分别为73.03%和70.06%,且显著高于其他4个抗病品种;在生根苗生长阶段,粉杂1号和柴蕉的生根苗根长较长,平均分别可达10.99和11.01 mm,显著长于其他2个感病品种。说明感病品种的芽增殖能力和苗分化能力较强,但在长势上,抗病品种表现为芽体粗大,分化苗和生根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此外,生根苗的耐毒素能力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大丰1号和天宝中杆的病情指数较高,分别为81.90和94.28,而其余抗病品种的病情指数介于2.38~29.05之间,说明抗病品种的生根苗耐毒素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95.
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作物智能喷洒作业管理是智慧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葡萄园智能喷洒作业的需要,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融合残差网络(ResNet)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葡萄园冠层图像叶片覆盖度分类方法。在对葡萄园冠层图像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卷积层数的ResNet模型(ResNet-18、ResNet-34和ResNet-50)提取图像特征向量,结合近邻成分分析(NCA)算法及不同分类模型(Cubic SVM、RBF SVM、Linear SVM、DT、BT、Bayes、KNN、RF),筛选出最优葡萄园冠层图像叶片覆盖度分类方法。结果表明:残差网络模型卷积层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葡萄园冠层图像叶片覆盖度适宜的分类方法是利用ResNet-18、ResNet-34和ResNet-50各提取1 000个特征向量,进一步利用NCA算法筛选出1 000个权重值较大的特征向量,并利用Cubic SVM模型进行分类。该方法较好实现了模型训练时间和分类精度的平衡,既能大幅减少冗余的特征向量,缩短训练时间,还可以保证模型的分类精度。该方法下模型的分类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分别达98...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抗抑制素α亚基(INHα)纳米抗体文库,并筛选出针对绵羊INHα的特异性纳米抗体,以期制备出新型抑制素免疫制剂,为提高绵羊外周血促卵泡素(FSH)水平和排卵率做前期准备。【方法】利用pET32a-INHA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INHα蛋白,并对诱导表达的INHα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用Ni琼脂糖凝胶纯化后的INHα蛋白免疫新疆双峰驼。通过巢式PCR扩增制备骆驼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文库,通过三轮免疫亲和淘选及噬菌体ELISA从该文库中富集和筛选INHα特异性纳米抗体,并通过测序得知纳米抗体的基因序列;用蛋白-蛋白模拟对接初步鉴定该纳米抗体与INHα蛋白的亲和性。【结果】通过原核诱导表达及Ni琼脂糖凝胶纯化得到了大小为36 ku的INHα重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约36 ku的蛋白条带;双峰驼通过6次INHα蛋白免疫抗体效价达到1∶1 024 000;通过巢式PCR获得了400 bp左右的VHH基因,通过电转化等试验构建了库容量为1.05×1012CFU的纳米抗体文库,文库阳...  相似文献   
997.
(方法)本试验在宽幅播种条件下,以大穗型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材料,设计常规播期10月10日和适期晚播10月20日2个播期处理,各播期下分别设置225、375和525万/公顷3个种植密度,(目的)研究了播期和密度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茎秆重心高度、基部节间机械强度和茎秆抗倒指数的影响,以期明确适期晚播对密植高产冬小麦产量和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冬小麦的产量和抗倒性能。各播期间适度密植(375万/公顷)可通过提高穗数获得高产,且在两播期间无显著差异。适度晚播显著提高各密度冬小麦抗倒指数;在晚播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小麦重心高度提高的幅度、基部节间机械强度降低的幅度显著低于常规播期,从而使得适期晚播密植小麦的抗倒能力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适度密植小麦可通过适期晚播平衡其产量和抗倒能力,本试验条件下,采用375万/公顷的种植密度,在10月20日播种,可协同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98.
正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虾的来源与暂养青虾由山东省泰安市黄前水库提供。选取健康活泼、体质优良、规格相近个体1000尾,在水族箱中驯养14天,驯养期间每日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2次(8:00和16:00),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4%。饲料在投喂前均匀喷洒适量EM菌原液,室温阴干后再投喂,以达到饱食和充分消化的目的。残饵和粪便于下  相似文献   
999.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选用2种除草剂5种不同的剂量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对杂草防效、作物安全及产量方面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6%精异丙甲草胺用量为1200~1500 mL/hm2,33%二甲戊灵用量为1875~2250 mL/hm2,对杂草防效较好,对作物安全,作物可增产20%以上,筛选出的各除草剂用量比较适宜于玉米与大豆间作的土壤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一种手动电动两用切桑机,该机不仅在电力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机作为动力工作,在停电或电压不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用手动操作,同样能提高功效,非常适合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一至三龄期小蚕切桑叶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