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2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9篇 |
农学 | 94篇 |
基础科学 | 136篇 |
76篇 | |
综合类 | 497篇 |
农作物 | 28篇 |
水产渔业 | 61篇 |
畜牧兽医 | 232篇 |
园艺 | 129篇 |
植物保护 | 4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60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4.
温度对波纹龙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波纹龙虾温度对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为人工饲料科学配制依据。用酶学分析方法,设计6个温度梯度(20℃、25℃、30℃、35℃、40℃和45℃),分别测定波纹龙虾胃、肠和肝胰脏的类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20℃~45℃范围内,波纹龙虾胃、肠、肝胰脏内的消化酶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不同消化器官中胃蛋白酶活力值出现拐点的温度不一样,胃、肠和肝胰脏的胃蛋白酶活力最大的温度分别是30℃、35℃和40℃;不同消化器官胃蛋白酶的活力有显著差异(P0.05),大小依次为胃肠肝胰脏;波纹龙虾不同消化器官的类胰蛋白酶出现最大酶活力的温度相同,为40℃,但胃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明显较肠和肝胰脏的低(P0.05),差值最大可达40 U/mg;波纹龙虾胃、肠和肝胰脏的淀粉酶活力在25℃均出现最大值;在消化器官中,肠道淀粉酶活力最大,与胃和肝胰脏的酶活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波纹龙虾胃、肠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酶活力最大的温度为30℃,活力最高的是肝胰脏,胃内的脂肪酶活力明显的比肠和肝胰脏的要低(P0.05)。 相似文献
45.
为解决禾本科草种细长,千粒质量小,流动性差,易缠绕等造成的禾本科草种排种困难的问题,设计助推式间歇排种器。该排种器主要由种箱、种盒、护种轮、种刷、推种板、连杆和曲柄构成。工作时,通过曲柄转动,驱动推种板往复移动实现充种、清种、护种的排种过程。排种过程为主动排种,改变以往依靠种子自身重力和流动性实现被动排种的情况。根据排种器设计要求,确定影响工作性能的相关参数,并进行排种量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单次排种量为0.137 5g,满足禾本科草种排种量要求;试验过程中,排种器充种顺利,无草种堵塞和架空现象;排种器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5,符合GB/T 25421—2010要求。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酸铵盐溶液和乙腈提取,经二氯甲烷萃取,PRS阳离子交换柱净化,然后选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模式下进行定性,以内标法进行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10μg·kg-1,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0~4.00μg·kg-1。在添加浓度为0.10~4.00μg·kg-1的范围内,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的平均回收率均分别为83.4%和95.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23%和6.74%。 相似文献
47.
投喂频率对龙虎斑幼鱼生长和饵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车间采用4种不同的投喂频率养殖龙虎斑幼鱼(47.6±5.2 g),分析和比较不同投喂频率对其生长和饵料利用的影响。试验设S1、S2、S3、S4共4组,分别按照1、2、3、4次/d进行投喂,共进行60 d。结果显示:(1)投喂频率显著影响龙虎斑幼鱼的生长(P<0.05)。 S1的平均体质量显著低于S2、S3、S4(P<0.05),为149.7 g;S2、S3、S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S4最大(168.7 g),其次为S3(168.0 g)和S2(162.2 g);S1日增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小于S2、S3、S4(P<0.05),分别为1.68 g,204.83%,1.86%/d,S2、S3、S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S2特定生长率最大,为2.12%/d;S2的体质量回归方程斜率最大,为1.915,S1最小,为1.532。(2)投喂频率对龙虎斑幼鱼的饵料利用影响显著(P<0.05)。 S2的摄食率和饵料系数显著小于S1、S3、S4(P<0.05),分别为1.31%/d、0.70;S4摄食率最大,为1.64%/d;S1、S3、S4组间饵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0.88、0.84、0.88。因此,综合养殖效果和劳动强度考虑,S2的投喂频率最适合龙虎斑的养殖,建议在龙虎斑的养殖生产中,最适宜的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