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林业   692篇
农学   345篇
基础科学   320篇
  269篇
综合类   2204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1568篇
园艺   420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森林碳储量是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对陆地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香格里拉市1987—2017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地形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Pearson相关性法、Spearman相关性法、Kendall’sτ相关性法、距离相关性法和决策树法筛选预测变量,并引入不同环境变量结合随机森林(RF)模型估测香格里拉市高山松碳储量。结果显示:(1)在不同方法筛选出的预测变量中,偏度、角二阶矩等纹理因子与高山松碳储量相关性最高;(2)通过决策树法筛选出的变量组合所构建的RF模型效果最优,其R2为0.845,RMSE为10.076 t/hm2,rRMSE为29.254%,P为0.747;(3)引入环境变量后,精度都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地表温度对模型精度的提升最高,其R2提高了4.80%,RMSE降低了1.71 t/hm2,rRMSE降低了5.391%,P提高了6.60%;(4)1987—2017年,香格里拉市高山松碳储量时空变化较明显,高山松碳储量增...  相似文献   
972.
针对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过量、养分吸收利用率低和面源污染风险高等问题,通过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植株养分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土壤养分平衡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稳产条件下适宜的化肥施用量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以期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与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在粤西地区早稻生长季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当地4种优化施肥方式:优化施肥处理(OPT)、增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处理1 (OM1)、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2 (OM2)、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3 (OM3)对水稻产量、肥料偏生产力以及养分平衡的影响,从生产目标、环境效应和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籽粒产量和谷杆比分别在5667~5967 kg/hm2和1.09~1.31之间,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在30.4~47.2、96.0~122.1、47.2~105.9 kg/kg之间;农田氮素、磷素、钾素表观平衡在54.2~115.3、17.1~29.8、1.2~67.0 kg/hm2之间。4种施肥措施氮素、磷素和钾素平衡均处于盈余状态。在增...  相似文献   
973.
城郊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广大菜农种植蔬菜的首选之地。据统计,我县城郊蔬菜常年复种面积达800hm^2,占全县蔬菜总面积的20%。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加快无公害蔬菜的发展,使蔬菜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达到增产、增效、安全的目标,我们于2004年1月开始,在城北东(西)青大塘流域、双庙水库下游建立了千亩城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74.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效果,选用3%氨基寡糖素水剂、0.5%几丁聚糖水剂和1%香菇多糖水剂3种常规植物免疫诱抗剂,分别配制高、中、低3个浓度,采用含药培养基的方法开展室内抑菌试验,明确3种植物免疫诱抗剂相应最佳抑菌浓度后,在番茄生育期开展田间诱导抗灰霉病试验。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均可抑制番茄灰霉菌的生长,其中,1%香菇多糖水剂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1%香菇多糖水剂20倍液接菌1d后的抑菌率为36.1%,4d后抑菌率为67.43%;3%氨基寡糖素水剂抑菌效果次之,3%氨基寡糖素水剂100倍液接菌1d后抑菌率为22.1%;0.5%几丁聚糖水剂抑菌效果相对较低,抑菌率维持在0.0%~14.3%。田间诱导抗病试验结果表明:0.5%几丁聚糖水剂2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诱抗效果,连续施用4次后,番茄灰霉病防效达61.83%。  相似文献   
975.
反射仪法快速测定烤烟硝酸盐作氮素营养诊断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反射仪法测定不同土壤、施肥条件下烤烟不同生育期叶脉硝酸盐含量,研究了取样部位和栽培条件对烟叶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硝酸盐含量和烤烟氮、烟碱等化学成分的关系。烟草不同生育期第一平展叶脉硝酸盐含量依次受施氮量>土壤性质>移栽期>生育期的影响。烤烟移栽后20-30d烤烟叶脉硝酸盐含量与施肥量、采收期烟叶硝酸盐含量、烤后烟叶氮和烟碱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该方法适用于烤烟中硝酸盐快速监测,代替全氮测定作氮素营养快速诊断和根据烟叶目标产量、目标质量(氮、烟碱含量等)进行追肥推荐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6.
研究旨在探讨中南地区冶炼厂周边土壤镉铅复合污染问题,降低冶炼厂周边土壤污染风险。通过筛选3种复配钝化材料,进行土培试验模拟,探讨复配材料对株洲冶炼厂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结果显示: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3种(C1、C2、C3)钝化材料处理后的土壤浸出溶液中镉、铅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可溶性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从3种材料对湖南株洲冶炼厂周边土壤镉和铅第7、15、30天的钝化效果看,添加1.0%的C1(黏土矿物+TMT)材料钝化镉铅效果最好,酸浸态镉含量降低率最高达到了97.02%,酸浸态铅含量降低率最高达到99.37%。C1钝化材料对土壤中镉铅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慢慢向残渣态转移,大大降低了镉铅向周边环境迁移转化的能力,减少了中南地区冶炼厂周边镉铅环境污染的风险。该试验筛选出了镉铅复合污染土壤钝化材料,为解决中南地区冶炼厂周边污染治理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7.
对微生物挥发性物质(MOVCs)在粮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粮食真菌中MVOCs的检出情况进行简介,着重论述了MVOCs在粮食微生物污染检测、真菌毒素的质量控制,展望了未来其在粮食储藏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8.
早杂籼稻糙米代替玉米日粮对肉鸡增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同来源出壳1日龄的爱拨益加肉用雏鸡4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10只。1组为玉米日粮组,2、3、4组依次以糙米取代日糖中玉米50%、70%、100%。采用对比饲养试验,试验期45d。试验结果:1、2、3和4组鸡试期末平均体重分别为1.980、2.067、2.206和2.325kg;日增重依次为42.7、44.7、47.8和50.4g;与对照(1)组比较,2,3和4组日增重依次提高4.7%、1  相似文献   
979.
为比较农用腐殖酸、生化腐殖酸、海藻酸钠寡糖、氨基酸、复合生物刺激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这5种生物刺激素喷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种生物刺激素均可一定程度促进小麦旗叶的生长和提高SPAD值,以海藻酸钠寡糖处理效果最优,其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均显著增加,气孔限制值则显著下降。除氨基酸处理外,其他生物刺激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增加小麦产量,也以海藻酸钠寡糖处理效果最佳,其穗顶部、中部和基部的籽粒重、穗粒数及千粒重均显著增加。5种生物刺激素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麦总淀粉含量,以生化腐殖酸处理效果最优;此外,生化腐殖酸、农用腐殖酸和海藻酸钠寡糖处理还可提高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支比。除农用腐殖酸外,其余生物刺激素处理的蛋白质、湿面筋和干面筋含量均显著下降。综合而言,5种生物刺激素中,以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产量形成的促进效果较好,但对品质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80.
李杨  李礼佳  和铭钰  杨浩冬  孔洋  滕飞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7):395-403,434
采用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 LP)和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 MC)的复合物作为亲水性乳化剂形成W/O/W乳液外水相,以聚蓖麻酸甘油酯(Polyglycerol polyricinoleate, PGPR)为亲脂性乳化剂,橄榄油为油相,并以维生素B12为指示剂,按两步法制备W/O/W型双层乳液。通过对微观结构、储藏稳定性、粒径、电位、乳液粘弹性等指标的测定,探究不同外水相比例及复合物中LP与MC的不同比例对W/O/W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LP与MC质量比为3∶1,外水相质量分数为70%时,W/O/W乳液液滴间的作用力最强、粒径最小、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对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最强、28 d储藏稳定性指数较高,流变学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