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1.
杨梅成熟期遭遇梅雨季节,常造成丰产不丰收,为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采用避雨伞栽培杨梅。结果表明:伞内平均温度为28.39℃,伞外平均温度为30.25℃,避雨伞栽培平均温度比伞外低1.86℃。伞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79.91%,伞外的平均相对湿度为77.49%,避雨伞栽培平均相对湿度比伞外高2.42个百分点。伞内处理的杨梅叶片长、宽、厚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比对照低10.10%、17.49%、15.79%和29.79%,夏梢长显著比对照低8.31%。避雨伞栽培果实品质有所改善,b*值、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显著比对照高19.22%、15.18%和5.75%;可滴定酸含量和落果率显著比对照低8.86%和30.19%。采摘期比对照多1~2天,商品果率比对照提高了5.14%,经济效益提升明显,可适度推广避雨伞栽培杨梅。  相似文献   
92.
杨梅成熟期遭遇梅雨季节,常常造成丰产不丰收,为了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采用避雨伞栽培杨梅。结果表明:伞内平均温度为28.39℃,伞外平均温度为30.25℃,避雨伞栽培平均温度比伞外低1.86℃。伞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79.91%,伞外的平均相对湿度为77.49%,避雨伞栽培平均相对湿度比伞外高2.42百分点。伞内处理的杨梅叶片长、宽、厚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比对照低10.10%、17.49%、15.79%和29.79%,夏梢长显著比对照低8.31%。避雨伞栽培果实品质有所改善,b*值、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显著比对照高19.22%、15.18%和5.75%;酸含量和落果率显著比对照低8.86%和30.19%。采摘期比对照多1-2天,商品果率比对照提高了5.14%,经济效益提升明显,可适度推广避雨伞栽培杨梅。  相似文献   
93.
以14个枣品种(品系)作为试材,采用观察记载法评价枣的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等指标,并采用GGE双标图对7个枣品种(品系)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枣品种(品系)生长良好,树形多为偏斜形或乱头形,叶椭圆形或卵圆形,果形以圆柱形为主;单果重7.1~29.5 g,Vc含量200.96~367.36 mg·100g-1,TSS含量11.4%~23.8%,总酸含量2.98~10.20 g·kg-1。单果重与纵径和核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4,横径与核重的相关系数为0.88,3个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可溶性糖与Vc含量间为显著性负相关。万惠甜枣、华秀8号枣等TSS含量和可食率高,口感佳,可作为鲜食品种推广种植;义乌大枣果大、Vc含量高,作为加工类品种种植,贡枣果大,可作为育种材料;葫芦枣果形特异,具有观赏价值,适合作为园林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94.
抗蔓枯病甜瓜突变体edr2抗病现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蔓枯病常引起甜瓜毁灭性的损失,研究甜瓜与蔓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对选育抗蔓枯病的甜瓜品种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采用农杆菌侵染子叶外植体的方法产生T-DNA插入的甜瓜突变体,人工气候箱内离体和大棚内幼苗接种蔓枯病菌,筛选蔓枯病抗性增强的突变体株系,并且初步研究该突变体的抗病机制。【结果】一个蔓枯病抗性明显增强的突变体,命名为edr2,该突变体是T-DNA单拷贝插入甜瓜染色体引起的,edr2的蔓枯病抗性和标记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共分离。蔓枯病菌在突变体甜瓜edr2上的侵染过程与在野生型甜瓜上相比,分生孢子萌发率降低、芽管的伸长和菌丝的生长较迟缓。蔓枯病菌的侵染能引起edr2突变体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但是不引起野生型甜瓜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结论】edr2突变体抗性增强,不但抑制病菌在植株体内的生长,并且诱导自身的抗性。本研究为选育抗蔓枯病的甜瓜品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挖掘甜瓜-蔓枯病菌互作的基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5.
硫蒸发器应用于大棚设施栽培瓜类防治白粉病的研究结果表明,硫磺升华熏蒸处理、硫磺粉与99%粉锈宁熏蒸处理、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药后10d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25%、66.97%和81.77%;药后30 d的防效分别为78.35%、87.40%和72.57%;喷雾处理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欠缺;熏蒸处理速效性欠缺、持效性较好.熏蒸处理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在白粉病防治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衰弱病是杨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杨梅衰弱病发生的原因多而复杂,给该病害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本文概述了杨梅衰弱病的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防控技术,主要从衰弱病杨梅树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根围土壤次生代谢物质、 土壤理化性质劣变等方面介绍了杨梅衰弱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并从施用生物有机肥、 生物炭基肥、 喷施叶面肥提...  相似文献   
97.
不同颜色防雨布对杨梅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杨梅综合品质及经济效益,研究延迟杨梅成熟期、降低落果率的技术措施,在杨梅硬核期和转色期分别设置覆盖防虫网及防虫网配合覆盖白、蓝、绿、红、黑色防雨布处理,以无覆盖处理为对照(CK1),测定不同处理对杨梅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绿色和蓝色防雨布有利于降低温度和相对湿度,而红色和黑色防雨布有利于温度升高,所有处理均显著抑制光合速率和枝梢的伸长,光合速率抑制率达30.62%~66.75%,其中转色期覆盖防虫网+绿色防雨布处理的抑制率最高。CK1的果实在成熟时100%脱落,硬核期和转色期进行防虫网单独覆盖和防虫网+黑色防雨布共4个处理的落果率在35.23%~70.49%之间,其他处理能显著降低杨梅果实落果率,落果率在16.44%~19.9%之间;防虫网+绿色防雨布处理、防虫网+蓝色防雨布处理延迟杨梅果实成熟时间最长,达5~9 d。综合分析杨梅果实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转色期覆盖防虫网+蓝色防雨布处理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而覆盖防虫网+黑色防雨布处理的最差。本研究结果为有效利用不同颜色防雨布开展杨梅设施栽培、延迟杨梅供应期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8.
以健康、衰弱病和凋萎病的杨梅树为试材,测定不同状态树体的根系、叶片、花芽等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氢(H2O2)含量、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叶片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ITS序列(PvITS)相对表达量,经统计分析去掉异常值后,建立可用于评价树体健康状态的量化指标和参考阈值。结果表明,健康树的根CAT、根DHA、枝条SOD指标与其他两种树体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辅助评价树体健康状态的参考阈值分别是:117.52~280.67 nmol·min-1·g-1、1.02~1.58μg·min-1·g-1、484.20~804.99 U·g-1;PvITS相对表达量评价健康、衰弱病、凋萎病的参考阈值分别是0.78~1.15、1.76~3.91、9.54~29.62。...  相似文献   
99.
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对临海杨梅种质资源圃的112个杨梅种质资源凋萎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抗病性研究,以期为杨梅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凋萎病的抗性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2个杨梅种质资源对凋萎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病,其中29个杨梅种质表现高抗和抗病,占被调查种质的25.89%。杨梅属毛杨梅、蜡杨梅、矮杨梅和杨梅4个不同种间对凋萎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毛杨梅抗性较强,表现为高抗和抗病;杨梅种抗性次之,高抗、抗病占该种总数的25.23%;蜡杨梅耐病与中感各占50%;矮杨梅抗性最弱,表现高感。杨梅雌雄株对凋萎病的感病性也存在差异,雄株抗性表现整体优于雌株。  相似文献   
100.
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及主要营养品质形成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形成规律,以早佳与荸荠种为材料,结合色度分析确定果实发育的6个关键时期,并测定糖、酸、维生素C(Vc)、花青苷、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色度参数中色调ho、蓝绿值b*和亮度值L*逐渐变小,可用于果实发育时期的判断;饱和度C*、红绿值a*及总酸、总多酚、总黄酮等营养成分在转红期出现转折。葡萄糖、蔗糖和果糖3种糖组分及花青苷均在转白期后开始上升并在成熟期或后熟期达到最大。2个杨梅品种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其变化规律差异不大,多数生物活性物质变化规律具有各自的特征。研究结果为杨梅果实品质育种及生物活性物质代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