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303篇
农学   148篇
基础科学   129篇
  93篇
综合类   745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548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60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讨利用渔用氧化剂去除养殖水体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并控制其传播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作为目标抗性基因,选用次氯酸钠(NaClO)、二溴海因(C5H6Br2N2O2)和高锰酸钾(KMnO4)3种养殖中常用的渔用氧化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  相似文献   
52.
微藻固定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游离的微藻细胞固定或包埋在载体上,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培养液具有相对流动状态的一种培养方式。目前,固定化微藻技术的研究也仅仅限于初步阶段,主要倾向于固定化微藻的生理特点、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肥料生产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而与水产养殖技术结合的较少,有关的研究还局限于少数藻种的固定化与应用。现将微藻固定常用的方法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人工引入光合细菌于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中,监测与养殖环境相关的水质因子(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观察不同光合细菌使用浓度下凡纳滨对虾对人工制造的胁迫环境的抗逆性;观测不同光合细菌使用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与体重增长率。研究光合细菌对水质改善和凡纳滨对虾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显著(P<0.05)降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并抑制亚硝酸盐氮的产生;当光合细菌投放浓度为3×103cfu/mL时,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态氮、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均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1.59%、43.42%、52.20%;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8.67%,体重增长率是对照组的1.34倍;当光合细菌使用浓度为3×102cfu/mL~3×104cfu/mL时,对虾抗逆性显著(P<0.05)增强,对虾在氨氮、亚硝酸盐氮、高锰酸钾、甲醛胁迫下24 h的成活率均值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6.67%、25.00%、26.39%、10.00%。  相似文献   
54.
黄颡鱼成鱼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 [pseudobagrusfulvidraco (Richardson) ],俗称黄骨鱼、黄丫鱼、黄姑鱼、黄刺鱼、黄鼓鱼、黄蜡丁、安丁鱼 ,鲶形目 ,鱼尝科 ,黄颡鱼属。黄颡鱼肉嫩味鲜 ,营养丰富 ,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因销量剧增 ,野生资源锐减 ,成鱼售价稳中上扬 ,人工养殖黄颡鱼的热潮 ,正在全国兴起。应广大养殖户要求 ,特编写本资料。黄颡鱼成鱼养殖模式有 :鱼塘单养、鱼塘混养、网箱单养等多种形式。1 鱼塘单养鱼塘单养 (含水泥池精养 )黄颡鱼 ,一亩水面需投放 2 5~ 3cm鱼苗 5 0 0 0~ 10 0 0 0尾 ,另外每亩套养 10 0~…  相似文献   
55.
针对水下鱼类无法快速准确识别的难点,提出一种具有图像主体自动增强功能的鱼类迁移学习方法。该方法将鱼类RGB图像转换至Lab颜色空间后,利用中央周边算子计算得到整个输入图像的显著性值,进而提供鱼类目标的潜在区域,并结合GrabCut算法获取鱼类分割图像,最终将融合分割图的原始图像送入优化后的残差网络中进行训练。通过对23种鱼类进行识别试验,结果显示,固定ImageNet数据集上ResNet-50预训练模型的conv1层和conv2层参数,微调高层参数的方法能够取得最好的识别效果,且在公开的Fish4Knowledge数据集上,该模型取得了最高的识别准确率,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9.63%。与其他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本方法在Fish4Knowledge和Fish30Image数据集上的识别精度和时间性能均具有较大优势,其中识别准确率至少提升4.98%。多个数据集上的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猕猴桃辐射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0Co-γ射线处理"和平红阳"和"和平一号"2个猕猴桃品种幼芽,并在猕猴桃成株上进行高位嫁接,对其辐射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嫁接萌芽率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而降低;随辐射强度的增加,使萌发芽的死亡率加大,导致最终成活枝的比例降低.参试品种的半致死剂量在50~75 Gy之间.辐射在引起猕猴桃幼芽生理损伤的同时,亦会诱发性状变异.2个品种的茎长、叶柄长、叶片宽等性状50 Gy处理和CK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 a试验取得一致的结果.而茎直径和叶片长度,不同品种及不同年份的表现不同.辐射处理会提高性状的变异系数,增加性状的变异度,为选择提供更丰富的变异材料.表明辐射诱变在猕猴桃品种改良中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以高油玉米珍油玉3号为试验材料,设5个氮磷钾施用水平,研究氮磷钾施用水平对该品种蛋白质、油分和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水平Ⅳ(复合肥562.5 kg/hm2、尿素750 kg/hm)2时籽粒产量与产油量双高,且该水平时蛋白质产量也较高,籽粒品质好,是珍油玉3号高产高油栽培的最佳氮磷钾施用水平。  相似文献   
58.
不同来源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和2015年,将试验池塘分隔成2000m2的单个池塘,分别养殖3种来源的三疣梭子蟹:自然海域捕获的越冬蟹经室内暂养(称越冬种群)、首次放流的Ⅱ期幼蟹(增殖种群)和自然海区第一批抱卵蟹繁殖的Ⅱ期幼蟹(自繁种群),研究了同生态条件下池塘养殖梭子蟹的存活和生长,为评估莱州湾海域三疣梭子蟹放流效果提供参考。2014年越冬、增殖和自繁3个种群幼蟹的放养时间依次间隔20d,以3个种群梭子蟹作为类轴,分别以全甲宽及体质量为x、y轴进行二维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步养殖10d、20d时,可以直观区分出3个种群梭子蟹;同步养殖30d,参照全甲宽和体质量指标,只能区分自繁种群与越冬种群;同步养殖40d,自繁和增殖种群全甲宽和体质量指标逐步接近越冬种群,无法对3个种群进行有效区分。自繁种群的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增殖种群(P0.01)。2015年,增殖和自繁两个种群同规格同步养殖15、30、45d和60d时,自繁种群平均全甲宽和平均体质量高于增殖种群,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能以全甲宽和体质量指标鉴别种群,自繁种群的成活率亦极显著高于增殖种群(P0.01)。本研究结果为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9.
生物结皮土壤-水文-侵蚀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物土壤结皮(简称生物结皮)是由隐花植物、微小生物和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一种特殊复合体,广泛分布于各类气候和生境条件。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生物结皮在不同生物气候区土壤的生态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物结皮影响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水文与侵蚀过程等方面对其生态功能进行总结和概述,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区域和时空尺度、多过程耦合机制、生物结皮影响氮循环的过程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生物结皮与维管植物空间分布及互动关系等方面,展望了该领域有待深化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我国生物结皮相关研究工作,加深对生物结皮生态功能及地表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0.
对吉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以及包含化肥、农药在内的六大碳源排放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吉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处于增长状态,农业碳排放强度没有显著下降;化肥碳排放处于比较突出的地位,吉林省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