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5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试验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对长江流域五个类群水牛血清蛋白蛋进行测定,其白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的正常值(平均数)分别为54.37±0.36、12.85±0.11、7.43±0.08和25.08±0.31.试验还分析了类群间以及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2.
53.
为强化蜀宣花牛群体的选育和选配,极大地提升我国南方牛业乃至整个畜牧业的核心产能,采集蜀宣花牛核心群344头成年母牛的27项体尺指标,分析其性状间的相关性,利用自主建立的蜀宣花牛9分制的体型线性评定方法对群体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蜀宣花牛整体结构和肌肉度指标存在相关性,泌乳性能部分指标存在相关性。通过评定发现后乳房宽度、乳房平衡性和乳头位置在群体中的均匀度较差,存在选育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54.
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蜀宣花牛母牛为试验动物,采用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法,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黄曲霉毒素B1(0.1μg/m L,1.0μg/m L,5.0μg/m L,10.0μg/m L)对母牛瘤胃p H值、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黄曲霉毒素B1能够降低微生物降解蛋白质的活性,随着B1浓度的升高,微生物降解能力下降的起始时间节点逐步提前;添加10μg/m L B1组的VFA浓度较低,该水平下微生物活性较弱,不利于瘤胃发酵,且添加10μg/m L B1组的乙酸比例较低,推测10μg/m L水平下纤维分解菌的活性相对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5.
<正>自1998年A.Fire等人首次提出RNA干扰(RNAi)以来,人们对小RNA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小RNA不但种类多样,且与细胞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1-3]。RNA干扰沉默复合体是小RNA行使其功能的核心,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双链RNA(dsRNA)来源于细胞内源性表达的miRNAs,编码miRNA基因首先由RNA聚合酶Ⅱ和Ⅲ转录为原始miRNA,然后在核糖核酸酶ⅢDrosha的作用下加工成带有茎[3-5]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肉牛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 A desaturease1,SCD1)基因的表达机制及其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试验选择年龄相近的蜀宣花牛、巴山牛和安杂牛三个品种共30头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90 d后屠宰,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组成及SCD1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牛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相对含量均占总脂肪酸的69.5%以上;安杂牛肉中SFA含量显著高于蜀宣花牛和巴山牛(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含量显著低于蜀宣花牛和巴山牛(P0.05);蜀宣花牛和巴山牛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安杂牛(P0.01)。在MUFA中油酸(Oleate,C18∶1)含量最高,蜀宣花牛和巴山牛极显著高于安杂牛(P0.01);蜀宣花牛和巴山牛背最长肌组织中SCD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安杂牛(P0.05),这与UFA变化一致,即蜀宣花牛和巴山牛背最长肌中UFA显著高于安杂牛。说明SCD1可作为优质肉牛品种培育、评估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7.
为了揭示牛核移植胚胎异常甲基化模式,选择配子期、S期、2-cell、8-cell和桑葚胚5个发育阶段的早期核移植胚胎作为试验组,以相应阶段的体外受精胚胎(IVF)作为对照,对核移植胚胎中呈父源印记的IGF2/H19基因簇ICR区进行了BSP测序。结果表明:SCNT的父源基因在S期之前发生了主动去甲基化,伴随着DNA复制的开始,又发生了被动去甲基化。SCNT胚胎父源基因与IVF胚的甲基化重建能力相当;筛选了1个去甲基化抑制机制的易感位点,H19的转录起始点前468 bp开始的262 bp序列中的4号甲基化位点。  相似文献   
58.
四川奶牛热应激程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成都市和洪雅县两地的奶牛热应激程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奶牛热应激大多属于温和应激,中等程度的热应激仅在6、7、8三个月出现(THI最高值为86.5),没有严重和致死程度的热应激。热应激从4月份开始出现,至少到9月底才结束,不同月份出现的热应激有程度、连续与否等差异,总体来看4、5、9三个月份的热应激不具有连续性,而6、7、8三个月热应激有连续性。两地相比,成都市出现热应激的时间比较早,结束的时间比较迟,应激程度也相对较大,共同点是两地热应激程度均以7月和8月为最高。  相似文献   
59.
实施奶牛场GAP认证是实现养殖标准化的标志之一。小规模农户奶牛养殖在中国奶牛养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小规模农户奶牛养殖场实施GAP认证、提升小规模农户奶牛养殖标准化水平对于提升牛奶品质和促进我国奶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对南方小规模农户奶牛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小规模农户奶牛场实施GAP认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蜀宣花牛6 767个胎次的产奶量测定和1 055头母牛乳样的乳成分分析,揭示了蜀宣花牛的泌乳性能。牛群实际胎产奶量一世代平均3109.4kg,平均泌乳期281.4d,平均乳脂含量4.6%;二世代的平均产奶量、泌乳期和乳脂含量分别为3 311.3 kg、281.2 d和4.5%;三世代分别为3889.4 kg、283.5 d和4.5%;四世代分别为4 495.4 kg、297.0 d和4.2%。从不同胎次看,蜀宣花牛母牛的产奶量和泌乳天数均随胎次的递增而增加,第3~4胎达到高峰,从第5胎开始,随着母牛产犊胎次的递增,产奶量有所下降。蜀宣花牛乳脂含量明显高于黑白花奶牛、纯种西门塔尔牛和我国育成的草原红牛及新疆褐牛。表明蜀宣花牛具有较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