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冬春季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病原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多种病原和多种病因混合感染,以出生后3~7日龄、断乳后10~18d的仔猪多发,发病率可达50%~70%,死亡率20%~40%。仔猪临床表现为厌食、消化机能紊乱、腹泻、水肿、生长迟缓等症状,严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设计及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生猪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日趋完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也越来越严重,给养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规模化猪场设计了一套免疫程序,并对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降低规模化猪场流行病的发生,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规模化猪场如何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存在于猪上呼吸道的共栖菌,在特定的条件下常引起猪以关节炎、呼吸困难及高热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即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格氏病(Glasser's disease)。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常见于5~8周龄的猪,病死率可达50%。随着养猪业,  相似文献   
24.
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兽药急性毒性试验指导原则"和"兽药30天和90天喂养试验指导原则",研究中药女黄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药物组以16、4、1、0.5 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7 d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_(50));以90 g/kg的剂量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14d并记录小鼠的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剂量;药物组以18、6、2 g/kg的剂量连续灌服女黄颗粒药液30 d,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试验结束时检测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指标,确定其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中,女黄颗粒各剂量组均未发现小鼠死亡,无法测出女黄颗粒的LD_(50);最大给药量试验期间,小鼠临床表现正常,未发现死亡,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量为9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大鼠精神状态良好,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病变。可见,女黄颗粒毒性评价为实际无毒,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5.
养猪要创造经济效益,除了依靠科学养殖技术和良好的市场行情外,重要的是保证养殖过程中猪只少发病或不发病。对生猪实施免疫接种是防控疾病的有效措施。1免疫失败原因1.1猪只免疫机能受抑制  相似文献   
26.
用常规水煎剂、微波辅助提取、超声辅助提取3种方法对马蹄草进行单因素提取,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所得马蹄草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得马蹄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8,最小杀菌浓度为1:4。  相似文献   
27.
<正>8成本管理8.1成本结构饲料、兽药、人工、劳保福利、水电、疫苗、污物处理、宣传、培训、招待、管理、折旧等费用构成猪场的成本。8.2养猪成本费用分析  相似文献   
28.
猪流感病毒(SIV)属正粘病毒科成员,可单独引起猪流感(SI)。SI是一种以突发、咳嗽、呼吸困难、衰竭、迅速康复或死亡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能感染,发病率高,是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存在且难以根除的群发性疾病之一。其突出的流行特点是常以亚临床形式存在,并常激发其它呼吸道细菌和呼吸道病毒的继发或混合感染,使疫情变复杂,猪死亡率增高。为了了解川渝地区猪流感流行情况,我们采集了部分规模化猪场猪血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猪细小病毒病主要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而母猪通常缺乏临床症状.近年来,猪细小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为了弄清猪场感染猪细小病毒的情况,作了此次调查,为今后制定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5个重庆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5个重庆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标记,以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参数为指标,评估了品种内遗传变异。计算了F统计量、Nei氏遗传距离(DA)和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并进行UPGMA和NJ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进而探讨了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结果,27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542个等位基因,其中43个等位基因为单一品种所特有。5个猪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9.4933~11.0280之间,期望杂合度(He)在0.8897~0.9091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8689~0.8926之间。F统计量分析表明,重庆地方猪种遗传分化明显(P0.001),各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2种聚类方法以NJ法更为可靠。5个猪种聚为两类,荣昌猪、渠溪猪和合川猪为一类,罗盘山猪和盆周山地猪为一类。相关性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显著的相关(P0.05)。该研究结果为重庆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