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自2016年以来,鹅星状病毒(GoAstV)已成为当前危害鹅养殖业生产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雏鹅均易感,主要引起9~19日龄雏鹅死亡,以雏鹅腿关节肿胀及肾脏尿酸盐沉积导致肾炎为主要病征.建立相应的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防控该病至关重要.为建立基于病毒Cap蛋白的诊断技术,本研究构建了鹅星状病毒去核定位信号肽的Cap基因...  相似文献   
132.
本研究对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的非结构基因,包括ORF1基因、5’端非编码区基因(Non-CodingRigon,NCR)和3’端非编码区基因(NCR)分别进行了分子克隆和测序,并对其基因特征作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PRRSV-CH-1a株ORF1a起始密码子上游是由保守序列5’UUAACC3’连接的5’NCR,在该区附近的约43个碱基有较高的保守性,其余核苷酸的变异较大。ORF1a编码的多聚蛋白又可切割生成六个非结构蛋白(Nsp1a、Nsp1β、Nsp2-5),其中Nsp2可能具有型特异性,在不同基因型的PRRSV分离株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和VR2332株的NsP2的编码基因相比有86%的同源性,同LV株只有45%的同源性;ORF1b所编码的聚合蛋白经切割后形成四个非结构蛋白(RdRp、CP2-4),同 ORF1a所编码的蛋白相比较为保守,但是,在CP4的C端仍有较大的变异,其编码区和VR2332株相比有88.7%的同源性,而和LV株只有53.4%的同源性。CH-1a株的ORF1a-ORF1b的衔接区为核糖体移码区,在所有的PRRSV分离株中高度保守,具有保守的5’UUUAAAC3’序列和  相似文献   
133.
以纯化的重组兔出血症病毒核衣壳蛋白(VP60)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VP6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AE11和AH4).分别利用Western blot、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FA)等方法对单抗的免疫活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证明,此两株单抗均能识别重组的VP60和天然病毒的衣壳蛋白,而IFA结果显示只有AE11能和RHDV反应,可观察到强烈的特异性绿色荧光,表明成功制备了抗RHDV的VP60特异性单抗.  相似文献   
134.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RT-PCR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Ⅰ型鸭病毒性肝炎ZJ/06强毒株的测序结果,在其基因组3D基因区设计合成一对可扩增238 bp的特异性引物,成功的建立了检测DHV-Ⅰ的RT-PCR方法,并确定了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对DHV-Ⅰ分离毒株和临床病料进行RT-PCR检测均得到阳性扩增结果,而作为阴性对照的常见4种鸭病病原:鸭瘟病毒、鸭产蛋综合症病毒、鸭副粘病毒、鸭里默氏杆菌均未扩增到任何片断。利用BHK-21细胞、SPF鸡胚对DHV-Ⅰ临床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建立的DHV-Ⅰ的RT-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5.
本研究选取鸭坦布苏病毒病弱毒疫苗(ZJ407-168株、WF100株)、灭活疫苗(ZJ407株、HB株)共4种疫苗,在实验室和鸭场对不同日龄的鸭进行免疫试验,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的抗体。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弱毒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2周抗体阳性率就可达到100%,而灭活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4周抗体阳性率才达90%以上。但灭活疫苗免疫组抗体持续时间长,免疫后6个月抗体阳性率还能维持在90%以上,弱毒疫苗免疫组免疫后3个月抗体阳性率已下降至60%~70%。此外,灭活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离散差异小,而弱毒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参差不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弱毒疫苗免疫组产生抗体比灭活疫苗免疫组要早14 d,但灭活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整齐,持续时间较长。上述结果可为临床防疫根据不同疫苗产生抗体的特点,合理使用疫苗,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6.
PRRS弱毒疫苗毒株与野毒株的分子遗传学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分步 PCR扩增连接的方法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 P1 ,非结构蛋白基因 2 A、2 B、3 C蛋白酶和 3 D聚合酶按正确的读码框依次连接克隆入 p GEM-T载体。然后 ,将切取的目的基因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 Mel Bac B。构建成功的重组 p Mel Bac B/P1 2 X3 C3 D转移载体经测序鉴定 ,含有完整的目的基因表达盒 ,转移载体可与杆状病毒骨架载体进行昆虫 sf9细胞内同源重组 ,以产生重组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138.
本试验旨在研究北京鸭Mx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利用干扰素诱导剂Poly(I:C)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DEF),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北京鸭Mx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并观察其在感染了鸭呼肠孤病毒(DRV)的DEF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北京鸭Mx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区全长2166 bp,编码721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脊椎动物Mx基因进行核苷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北京鸭Mx基因与野鸭Mx基因关系最近。北京鸭Mx序列与其他动物基因序列的比对结果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47.8%~99.8%,氨基酸同源性为47.9%~99.4%。DRV孵育DEF后,Mx呈波动性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北京鸭Mx基因,预测分析证实其编码的蛋白具有脊椎动物Mx蛋白共有的结构特征,北京鸭Mx蛋白全基因的获得为下一步研究禽类Mx蛋白的抗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及干扰素的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兔出血症病毒的遗传变异情况,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提供理论资料。【方法】对1989~2006年7株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浙江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基因(VP60)进行了克隆与测序,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将其与国内外RHDV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并绘制了系统发生树。【结果】此7株RHDV的VP60基因均由1 74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80个氨基酸,其与参考序列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0%~99.8%;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所选的RHDV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每个基因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群,其中中国分离株主要位于C亚群,与欧洲分离株的遗传距离较近,基因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有逐渐加大的趋势。【结论】RHDV在长期流行与演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