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3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通过采用蝗虫微孢子虫对草地蝗虫进行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剂型蝗虫微孢子虫施药后30d,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说明施药当年,草地蝗虫的虫口密度中等或偏低时,2种不同剂型蝗虫微孢子虫控制草地蝗虫效果较显著,可达到可持续控制草地蝗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典型高寒河源湿地,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衡量高寒湿地当前及未来发展状态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引入景观生态脆弱性指数,从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恢复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4个方面构建高寒湿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体系,定量评估2014—2021年黑河源区生态健康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是黑河源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高、中和低覆盖度草地呈镶嵌式分布;其次是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及西北部。(2)黑河源区以低脆弱区和较低脆弱区面积为主,整体景观生态脆弱性较低。(3)黑河源区以健康和中等健康为主,整体生态环境健康水平较高。综合来看,黑河源区2014—2021年生态系统较为健康,今后黑河源区应该以生态功能为主,兼顾牧业生产,保证生态系统朝着“生态和谐”的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受观测手段限制,目前对区域尺度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空间分异特征和宜生区分布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无人机航拍分析系统获取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高寒草原毛虫空间分异特征,结合BIOMOD生态位模型和观测样地所对应草地植被、土壤、气候和地形等环境因子,获取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历年草原毛虫生态位,划分草原虫害宜生区。结果表明:所有野外观测样点中,草原毛虫空间分布异质性较大,其出现的观测样点占所有观测的5.77%,不同监测点总数为1~2 046头,同一监测点内为0~136头。所有生态位模型中,RF模型对草原毛虫生态位模拟精度最高,Kappa系数、TSS和AUC分别为0.6、0.75和0.93。草原毛虫一级到三级宜生区面积较小(占总面积的14.68%),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四级和五级宜生区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85.3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无人机航拍技术高效地提供了草原毛虫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数据,可为进一步定量认识草原毛虫的生态学地位及虫害预警、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2种生物杀虫剂对青海省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茎叶常量喷雾施药方法,研究了1.8%阿维菌素和0.5%甲维盐对青海省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结果]选择在草原毛虫3龄期施药,1.8%阿维菌素和0.5%甲维盐的施用剂量均为150ml/hm2时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与对照药剂1.2%苦.烟乳油喷施剂量300 ml/hm2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且对牧草和益虫安全。[结论]1.8%阿维菌素和0.5%甲维盐均适宜在青海省大面积防治草原毛虫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在高寒地区了解蝗虫微孢子虫(Paranosema locustae)对草地蝗虫的绿色防治技术.通过直升飞机施药,结果表明,施药30 d后,蝗虫微孢子感染率达到72%,感染指数为47.5%.与对照区相比,防控后蝗虫虫口数量显著降低,虫口减退率达到71.15%.防控后蝗虫种群虫口数量明显下降,表现出了可持续性防控效果,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掌握刚察县草地蝗虫分布现状,研究草地蝗虫的成因,掌握其危害与防治现状,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刚察县草地蝗虫的分布区域,分布面积,为害特点。经过近几年推广使用的植物源和微生物药品防控草原害虫效果较为理想,对人、牲畜及天敌较为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寒牧区应用现代化机械防控草原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红妍  侯秀敏 《青海草业》2019,(3):12-14,22
通过采用直升飞机、无人机,AJ-401大型喷雾器绿色防控高寒牧区草原毛虫效果和地上生物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先进的防治技术与绿色防控相结合,其防治效果显著,优良牧草和可食牧草产量提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应用2种除草剂对草原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迈士通用药量500.0mL/hm2对黄帚橐吾的防除效果达到80%以上,药效明显高于排草丹和迈士通的另外2个剂量;排草丹的防除效果欠佳,但对大部分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安全。因此,迈士通用药量500.0 mL/hm2适宜作为防除黄帚橐吾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对迈士通防除黄花棘豆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迈士通药剂的2种处理在施药30 d和60 d后对草原黄花棘豆的防控效果较明显,均达到70%以上。尤其是迈士通500 mL/hm2处理对草原黄花棘豆的防除效果为80%以上。2种浓度药剂均对牧草安全,可作为防除黄花棘豆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