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已知的耐药基因序列设计出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特异探针7条、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特异探针5条,阳性坐标探针1条,长度为18-21 bp.根据探针序列两侧的保守区域设计了耐药基因扩增引物,引物长度17-20bp.通过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从耐药菌株中获得四环素耐药基因7个,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5个.经过芯片制作过程优化试验和芯片杂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将探针以终浓度30 μmol/L溶于50%DMSO中,在温度为20 C、湿度为70%的条件下点印于Aldehydeslide表面.扩增出的荧光标记产物经纯化后与2×杂交液混合,再与基因芯片在42 C杂交5 h可检测到理想的杂交信号.芯片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当模板拷贝数大于1×103个/μL时,可检测到较强的杂交信号.本试验最终研制出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耐药基因检测芯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甲肝DNA疫苗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甲肝病毒(HA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VPx插入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中,得到CVPx融合基因。将CVPx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表达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甲肝病毒表位抗原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3.
4.
建立一种的对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的比色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特异性识别大肠杆菌O157抗体的磁珠作为识别及富集元件,功能性葡萄糖氧化酶纳米花作为信号输出方式,形成“抗体-靶标-纳米花”三明治夹心结构,通过可视化过氧化氢试纸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10~106CFU·mL-1检测大肠杆菌O157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LOD)为10 CFU·m L-1,实际样品回收率可达93%~102%,符合国家食品理化检测的检测方法确认的技术要求中的加标检测回收率范围,且具有良好特异性。成功建立了一种定性定量的可视化比色传感器用于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 CFU·m L-1,与传统病原菌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可视化、操作简便、灵敏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研究microRNA快速、灵敏、多重的可视化检测方法,试验采用创新的夹心ELISA方法,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孔板为反应平台,根据检测靶标microRNA序列设计标记biotin的抓取探针CP和标记FAM的检测探针DP,抓取探针CP将靶标microRNA固定到微孔板上,优化其最佳孵育时间;标记FAM的检测探针DP与靶标microRNA结合并间接偶联于微孔板上,anti-FAM-HRP与检测探针DP标记的FAM结合,并对其最佳孵育时间进行优化;HRP催化底物TMB,使其发生显色反应,并通过显色反应与酶标仪对靶标microRNA的特异性、灵敏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P孵育的最佳时间为2 h;anti-FAM-HRP的最佳孵育时间为2 h;特异性检测时,除靶标外,其他突变序列均显示阴性;灵敏性检测时,检测限为12.75 pmol/L。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较高,可以同时进行多序列检测,且检测过程可以在6 h之内完成,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SPRN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机制。[方法]选择3种不同品系的小鼠为试验材料,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不同品系小鼠各组织中SPR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对其循环次数进行研究。[结果]SPRN基因主要在脑组织中表达,在肺脏和胃中表达量较低,而在淋巴结和脾脏中仅有微量的表达;半定量RT-PCR体系的最佳扩增循环数为23。[结论]成功地建立了检测SPRN基因mRNA表达的半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接种不同毒力马立克氏病毒对鸡端粒酶活性和致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DV京-1株和GA株诱发的MD为肿瘤模型,跟踪测定了鸡生长过程中脾脏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端粒酶活性在没有临床症状和可视病变出现之前便可检测到。随着MDV感染日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在其相对活力达到最高值后,总体水平略有下降,但依然存在端粒酶活性;而疫苗株CVI988接种后,整个生长过程其端粒酶均呈阴性。发生MD病变的鸡生长迟缓,中枢性免疫器官胸腺和法式囊严重萎缩,并出现体内肿瘤。无论是病变程度,还是死亡个数和时间,京-1株的致病性均高于GA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蓖麻毒素分子量、等电点和氨基酸序列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以内蒙古通辽地区所产蓖麻哲蓖2号为对象,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毒性检测等免疫学技术对其毒素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试验中所用蓖麻毒素的等电点为6.49,分子量为61.9kD,其氨基酸序列与网上公布序列相比,A链有22个位点发生变异,B链无变异;小鼠口服LD50为5.0mg/kg,腹腔注射LD50为4.6μg/kg,淋巴细胞IC50为3μg/ml。[结论]该研究为深入了解蓖麻毒素生物学性质提供依据,同时为不同产地蓖麻毒素毒性及其他性质的差异比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