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5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以黄淮海平原的沛北8矿为研究区域,从压力-状态-响应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提取数据,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对土地生态质量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受煤炭开采的影响,沛北8矿的土地生态质量均未达到一等,其中与最优方案贴近度最高的是孔庄煤矿,贴近度最低的是龙固煤矿;多数评价指标与土地生态质量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上,其中工矿用地比例、土地损毁(压占、塌陷、废弃)比例和土地复垦率等因素与矿区土地生态质量状况的关联度尤为显著。需要政府和采矿企业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转变"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土地利用模式,重视土地生态质量的防治和保护,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工程,实现沛北8矿土地生态与矿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2.
采矿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系统评价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失驱动因素的相对作用力,对矿区土地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文从生态学的角度,以徐州矿区为例,选择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作为统一气候变化和采矿活动对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衡量指标,通过该指标实现气候变化和采矿活动对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可比性。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是气候因素和采矿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范围为0.111~3.333g/(m2·月)(以每月每平方米植被生产的C计)之间,采矿活动对NPP影响的范围为90.525~107.892g/(m2·月),采矿活动对NPP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NPP变化对采矿活动具有敏感性。2)气候变化推动NPP是向正向发展,采矿活动推动NPP向负向发展。1987-1998年采矿活动是推动NPP变化的主导因素,1998-2005年气候变化是推动NPP变化的主导因素,2005-2008年采矿活动成为推动NPP变化的主导因素,同时,随着采矿活动的加剧,采矿活动对NPP推动变成主导因素,并且推动NPP向负向发展的比例在增大。3)在采矿活动破坏区内,采矿活动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耕地NPP的大幅下降,通过土地复垦措施增加林地的NPP,可改变矿区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在采矿活动的影响区内,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
黄淮海平原资源低耗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述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水土资源与环境状况及农业能耗等态势 ,提出该区发展资源低耗生态农业模式策略 ,并分析论证了曲周模式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