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4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61篇
  82篇
综合类   56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78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疆甜菜常见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对新疆博州地区甜菜病害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糖用甜菜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蛇眼病。通过对这几种病害的发病条件、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的调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促卵泡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基因多态性与拜城油鸡产蛋性状、蛋品质及孵化性能的关系,为选育高生产性能的种鸡提供新的分子标记。【方法】以129只拜城油鸡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混池重测序技术筛选SNPs位点,采取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相关位点分型,通过SPSS 26.0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进行FSHR基因多态性与拜城油鸡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结果】FSHR基因外显子1上存在2个SNPs位点:SNP1(g.7640519 C>A)、SNP2(g.7640639 T>C);外显子4和5上分别存在1个SNP位点:SNP3(g.7692270 C>T)、SNP4(g.7698478 A>G);外显子10上存在3个SNPs位点:SNP5(g.7716725 G>C)、SNP6(g.7715900 A>G)、SNP7(g.7716470 T>C),除SNP6外,检出率均在90%以上。SNP1位点仅检测到2个基因型:CC和CA,CC为优势基因型;SNP2、SNP3和SNP7位点均存在3种基因型:TT、TC和CC;SNP4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AA、AG和GG;SNP5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CC、CG和G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NP2位点CC基因型个体开产日龄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个体蛋重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入孵蛋死胚率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SNP3位点TT基因型个体蛋壳厚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SNP5位点CG基因型个体300日龄总产蛋量极显著高于CC和GG基因型(P<0.01),300日龄平均蛋重和开产蛋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开产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GG基因型个体蛋壳厚度显著低于CC和CG基因型(P<0.05)。SNP7位点TT基因型个体开产蛋重和个体蛋重均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5),蛋白高度和蛋黄重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哈氏单位值极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1)。【结论】FSHR基因SNP5(g.7716725 G>C)位点CG基因型可作为影响拜城油鸡产蛋性能的标记基因型,SNP7(g.7716470 T>C)位点TT基因型可作为影响拜城油鸡蛋品质的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不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浓度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本研究选择血清中MBL高、低浓度的绵羊各6只(感染组和对照组各3只),感染组人工感染MO,分别在人工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液中血清因子及补体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MBL浓度的绵羊人工感染后MBL m RNA水平呈下降趋势,MBL高浓度促炎因子IL-2和IFN-γ的m RNA表达水平较高,抗炎因子IL-4的m 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1 d升高,此后开始下降,而IL-4的m RNA水平在14 d后有所升高;MBL低浓度羊感染后其TNF-α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随炎症的缓解,逐渐降低;补体C1和C3的m RNA在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的变化,MO感染可以激活补体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低血清MBL浓度与绵羊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BL不同浓度组之间其IL-2、IL-4、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存在差异,低浓度MBL的绵羊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重组大肠杆菌肠毒素融合蛋白LTA192-STa13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elt A和est A基因定点突变后构建融合基因,进行重组蛋白LTAR192G-STaG13Q的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和灭活菌液分别免疫小鼠,比较不同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以及体外免疫血清对毒素的中和作用。结果显示,各组免疫小鼠均可以产生高滴度抗LTA和STa抗体,其血清抗体可以通过乳汁传递给新生仔鼠,其中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更高。体内外中和试验证明,实验组小鼠三免后的血清能够中和LT和STa毒素对实验鼠的毒性作用,并且能够中和LT对Y-1细胞的毒性作用,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中和效价可达到1∶89.13,明显高于灭活菌免疫组。研究表明,重组蛋白LTA192-STa13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免疫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可以作为ETEC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5.
为确定外源草酸(O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抗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的诱导作用,本研究采用喷雾法将10、20、30、40 mmol·L-1的草酸喷洒在十叶期紫花苜蓿幼苗上,喷雾后7 d测定苜蓿霜霉病苗期病情指数,并分别于喷雾后1、3、5、7和9 d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喷雾10~40 mmol·L-1草酸溶液均可降低苜蓿霜霉病的病情指数,且随着草酸浓度升高,病情指数由31.1%下降到19.6%,下降了11.5百分点,相对诱导抗病效果呈上升趋势,最高诱抗效果达到50.8%,苜蓿叶片中POD、PAL和SOD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浸提液对常用替代牧草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披碱草,以及对苜蓿、葵花、玉米、小麦、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对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具有防控效果的替代植物以及最佳混种方式。【方法】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浸提液对供试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盆栽竞争试验,运用DeWit取代试验研究法,设置牧草和入侵杂草5种混种方式,混种比例分别为1∶1、1∶2、1∶3、2∶1、3∶1,研究黑麦草、披碱草和高羊茅与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竞争效应,分析3种牧草对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替代控制潜力。【结果】 随着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浸提液浓度的增加,4种常用替代牧草种子和新源县5种主要作物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化感效应指数均下降。5种混种密度下,黑麦草、高羊茅与三裂叶豚草混种比例为3∶1时,三裂叶豚草的竞争平衡指数分别为(-0.505 1±0.301 5)、(-0.757 6±0.265 88)均显著小于0(P<0.05);黑麦草、高羊茅与豚草混种比例为1:3时豚草竞争平衡指数分别为(-0.955 8±0.518 08)、(-2.049 7±0.178 55)均显著小于0(P<0.05)。【结论】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浸提液对供试种子萌发具有化感抑制作用;且浸提液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同时叶部化感抑制作用大于根部。三裂叶豚草对四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化感抑制作用大于豚草。黑麦草和高羊茅可以作为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替代植物。黑麦草和高羊茅防治三裂叶豚草时建议播种比例为3∶1;防治豚草时建议播种比例为1∶3。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发生密度较大时其化感抑制作用越强,影响牧草萌发生长,应适当加大替代牧草播种量。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下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的应用,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适合吐鲁番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平均纯收入为371730元/hm2,比单作辣椒增收106560元/hm2,增收40.19%,二者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8.
采用培育55 d的银新杨、白榆和文冠果营养钵苗在生长季6月、7月和8月不同时间进行造林,测定缓苗期3个树种叶片的光合指标,以期为幼苗缓苗期的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光合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树种不同造林时间的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则存在差异,以7月的值最大。3个树种在不同造林时间的光合特性变化基本一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胞间 CO2浓度在栽后1~3 d出现持续下降,4 d开始回升,5~7 d内恢复到栽前水平。3个树种在不同造林时间的缓苗期为5~7 d,此时应该加强土壤水分的管理,保证水分供应充足,确保幼苗尽快度过缓苗期,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是在非繁殖季节,用电刺激采精法获取5只公羊的精液,对比了其鲜精、冻精与睾丸大小在激素短期处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公羊经激素短期处理后,鲜精各指标有了显著(P〈0.05)提高,睾丸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冻后精子的活力比处理前的提高了0.11,顶体完整率提高了6%,均有了显著性(P〈0.05)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DGAT1(脂酰辅酶A: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是产奶性状的一个重要功能侯选基因。由于通过预测奶牛DGAT1基因序列与马属动物DGAT1基因序列具有98%的同源性,本试验从影响牛产奶性状的DGAT1基因出发,以驴乳腺组织的RNA为模板,按照不同物种DGAT1基因的相似性设计特异引物,运用PCR和3′RACE技术扩增并获得了特异片断,特异片段回收纯化连接到pUCmT Vector载体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并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进行测序,结果发现该段序列与预期的目标一致,通过与其他动物同源性比较分析说明已首次克隆到驴DGAT1基因3′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