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5篇
  19篇
综合类   16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酶(soil enzyme)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组分之一,是生态系统的生物催化剂,在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1191~2656 m海拔草原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酶进行研究,以期解释土壤酶垂直分布特征及土壤肥力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海拔及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0.237~0.722 mg·(g·20 min)-1,碱性磷酸酶活性0.767~2.673 mg·(g·24 h)-1,脲酶活性0.029~0.106 mg·(g·24 h)-1,蔗糖酶活性3.384~23.801 mg·(g·24 h)-1。土壤表层酶活性均大于中、底层,且酶活性随海拔的增加而上升,各土层、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0~20 cm土层,海拔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r=0.854**),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24*);20~40 cm土层,海拔与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66*);在40~60 cm土层,海拔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r=0.796*)。在研究中还发现随土层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相关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配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工厂化袋栽栽培的优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2(棉籽壳16%+木屑5%+玉米芯46%+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和配方5(木屑35%+玉米芯32%+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可在杏鲍菇工厂化袋栽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坡地草带间距与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云南数百万亩坡耕地的科学利用措施,在云南宣威15°坡耕地上设置试验小区,连续两年系统研究了9m、13m、17m三水平草带间距与水土保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坡耕地上种植草带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草带间距越小越有利于水土保持,但从控制水土流失和有利种粮耕作两方面综合考虑,草带间距以13m为宜.  相似文献   
4.
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栽培学、畜牧学等多学科理论,应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重建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施肥、松土补播均是退化草地修复的有效措施,封育使草地四度一量分别提高1.97倍、1.18倍、3.31倍、5.11倍、1.85倍;施肥使草产量提高21.62%~80.00%;补播提高5.40%~62.16%,退化草地修复后优良植物群落、营养成份明显提高,植物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明显改善,土壤侵蚀量仅为对照草地的13.46%~33.99%.  相似文献   
5.
红壤旱地芝麻防早衰叶面调控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速效肥料、生长调节剂及抗病药剂对保持芝麻生长中后期的正常生长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磷酸二氢钾+硝酸铵+腐植酸+赤霉素"配制能有效防控红壤旱地芝麻早衰,在此配方基础上,添加代森锰锌能对防控芝麻叶部及茎部病害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红壤旱地上芝麻的抗早衰能力。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菌剂浸种联合生物菌肥防控玉米茎腐病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月霞  沈瑞清 《玉米科学》2022,30(3):156-161
采用微生物菌剂浸种后撒施生物菌肥M1、M2预防玉米茎腐病,检测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五谷丰素浸种联合菌肥M1、M2撒施处理显著提高防控玉米茎腐病的应用效果,乳熟期的预防效果分别为66.3%和68.1%,蜡熟期的预防效果分别为72.9%和74.6%,显著促进玉米出苗率、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穗重、百粒重以及产量。土壤中的微生物碳、微生物氮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其中,五谷丰素浸种联合M2菌肥处理后土壤微生物氮达64.2 mg/kg,脲酶活性达3.3 mg/(g·h),蛋白酶活性达86.5μg/(g·h),多酚氧化酶活性达111.6μg/(g·h)。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了解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是有效制定应对措施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全区4个主要产粮区为代表,利用近50a的气候资料和近27a作物生育期资料,分析了当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作物物候期和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内蒙古主要农业区温度明显升高,≥10℃积温增加了350-570℃.d,河套灌区和大兴安岭东麓地区增温幅度大于阴山北部丘陵区和科尔沁地区。东西部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差别较大,科尔沁和大兴安岭东麓地区生长季降水量减少了44.0mm和55.0mm,河套灌区和阴山北部丘陵区则增加了10.4mm和2.4mm。玉米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后,物候期延长了10-20d,大兴安岭东麓延长最为明显;春小麦和大豆则由于温度升高加快了发育进程,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马铃薯全生育期变化不明显,但可收期普遍延迟。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小,玉米种植界限向北延伸等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京津冀潮白河区域不同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ES)的动态演变情况,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当量因子法、敏感性指数法,分析该区域2001、2005、2009、2013年和2017年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数据。结果表明:在2001-2017年期间该区域耕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明显减少,城镇用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增加;该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用地,且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的比例逐渐减少,城镇用地比例逐渐增大;城镇用地、工矿用地和水域的动态度呈现大幅增加趋势,农村居民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动态度呈现较大幅的减少趋势。近20年来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对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起决定性作用。2001-2017年该区域内各地类的敏感性指数(CS)均小于1,敏感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 > 水域 > 林地 > 草地。综上,应根据该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影响,制定合理化政策、构建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从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9.
花后喷施外源物质对小麦激素含量及源库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粒型小麦品种花后叶面喷施GA3,6-BA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N-P-K营养液(以下称外源物质),对小麦激素含量及源库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喷施GA3,6-BA,N-P-K营养液后,旗叶和子粒中内源GA3的含量增加,ABA的含量降低;大粒品系兰考8679花前物质转运率提高,花后物质积累量增加.温麦4号花前转运率降低,花后物质积累量增加;处理后大粒品系兰考8679子粒灌浆即表现出差异,中粒品种温麦4号处理后差异不明显,到灌浆盛期差异才表现出来;喷GA3和N-P-K营养液后兰考8679产量增幅最大,GA3和N-P-K之间差异不明显,喷6-BA次之,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温麦4号喷GA3产量最高,N-P-K营养液次之,喷6-BA和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固原市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宁夏固原市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0个主栽品种开展了抗病性研究。结果显示,抗病性最强的品种是宁薯12号,其次为冀张薯5号、虎头、费乌瑞它、陇薯3号,它们在发病初期的病情指数为0.44~0.80,发病中期的介于0.98~1.50。综合抗病性、产量和商品薯率对品种优劣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冀张薯5号,其次为宁薯12号、陇薯3号、地希瑞、虎头。生产中应同时注重品种抗病性以及产量、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进行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