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26篇 |
免费 | 884篇 |
国内免费 | 157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08篇 |
农学 | 1644篇 |
基础科学 | 886篇 |
2085篇 | |
综合类 | 6771篇 |
农作物 | 1082篇 |
水产渔业 | 659篇 |
畜牧兽医 | 2387篇 |
园艺 | 1042篇 |
植物保护 | 8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266篇 |
2022年 | 632篇 |
2021年 | 695篇 |
2020年 | 668篇 |
2019年 | 619篇 |
2018年 | 446篇 |
2017年 | 707篇 |
2016年 | 549篇 |
2015年 | 755篇 |
2014年 | 781篇 |
2013年 | 1014篇 |
2012年 | 1320篇 |
2011年 | 1298篇 |
2010年 | 1274篇 |
2009年 | 1129篇 |
2008年 | 1075篇 |
2007年 | 955篇 |
2006年 | 784篇 |
2005年 | 672篇 |
2004年 | 395篇 |
2003年 | 309篇 |
2002年 | 372篇 |
2001年 | 362篇 |
2000年 | 311篇 |
1999年 | 234篇 |
1998年 | 167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97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解决南方水稻工厂化田间育秧水肥药人工管理作业中存在的灌溉均匀性差、化肥和农药浪费以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水稻田间育秧水肥药变量喷灌装置,阐述了水肥药变量喷灌装置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控制核心,构建了注肥量在线调控及整机变量喷灌控制系统。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装置喷灌均匀性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应用单目标优化方法对喷灌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验证试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干管入口水压0.20 MPa、球阀开度90°、喷头喷角80°,此时装置的喷灌均匀性为92.69%;构建了氯化钾肥液质量浓度与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ance,EC)值的线性模型,开展了装置变量灌溉施肥性能试验,3种喷灌等级下各作业区的肥液EC值分别为1.65、1.66和1.68 mS/cm,平均喷灌强度分别为900.85、1092.04和1263.67 mm/h,施肥均匀系数分别为85.21%、87.86%和91.62%。采用水肥药变量喷灌装置开展水稻育秧田间管理试验,华航51常规稻和广8优165杂交稻的秧苗长势均匀度均高于95%,成毯性良好,各项素质指标满足机插作业要求。所设计的水肥药变量喷灌装置能够满足水稻田间育秧水肥药变量喷灌作业要求,对提高水稻工厂化田间育秧机械化水平、保证秧苗质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流速的智能调控,可降低饵料残留,避免水质恶化。为此,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进水流速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该研究设计出一套确定进水流速调控的实验方法。首先,通过对比Standard k-ε、RNG k-ε和Realizable k-ε 3种湍流模型及多种壁面函数的仿真效果,确定RNG k-ε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作为仿真配置。同时,针对多相流模型,对欧拉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进行对比,为提高计算准确性选用DPM离散相模型,并基于上述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制定网格划分方案。其次,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为例,模拟不同进水流速下养殖池流场、排污和水温调节的效果。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进水流速调控方案。结果显示,日常采用1.0 m/s的进水流速,可有效提高适宜流速区面积并控制水处理成本;投饵前,采用0.2 m/s的进水流速可以解决循环水养殖中存在的饵料浪费问题;进食结束后,采用1.2 m/s的进水流速可快速排出残饵避免水质恶化;水温异常时,采用15 ℃的水、以1.2 m/s的进水流速注水230 s,可使20 ℃的水下降到正常水平,精准化控制水温。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针对不同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设计进水流速智能调控策略,可用于解决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水质变差和水温异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frugiperd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SfMNPV)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的毒力及其体内外侵染特性,于室内测定SfMNPV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分析SfMNPV侵染后草地贪夜蛾的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分析SfMNPV在草地贪夜蛾体内和Sf9细胞系中的复制特征。结果表明,SfMNPV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50和LT50分别为7.39×105 OBs/mL和3.82 d;SfMNPV可侵染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真皮、气管、脂肪体和中肠等组织,未侵染肌肉组织;SfMNPV侵染96 h后草地贪夜蛾体内SfMNPV基因组拷贝数最大,为3.91×106 拷贝数/ng,SfMNPV侵染96 h后Sf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fMNPV基因组拷贝数最大,为2.08×107 拷贝数/mL。 相似文献
4.
5.
天然更新是森林恢复较好的办法,对未来林分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深远的影响。更新模型能够模拟天然更新的现实和未来状况,为森林经营者提供准确的森林计划。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2013年设置的12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例,选择泊松和负二项分布形式,考虑样地间的随机效应,构建基于林分因子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模型。结果表明:各个树种对林分因子的反应不一,白桦更新株数与林分每公顷株数和平均直径均呈负相关;红松和水曲柳更新株数不受各个林分因子的影响,更新株数是随机的;冷杉更新株数与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呈负相关;色木槭和云杉更新株数均与林分平均直径呈负相关。在考虑样地的随机截距效应后,模型的模拟效果显著提高。在构建天然更新模型时,林分密度是十分重要的因子,如果要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就要科学合理的采取经营措施,以确保合理的林分密度。另外样地间的差异是不容忽略的因素,需要利用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来降低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通量的转录组测序,为大量并快速的开发分子标记提供契机。本研究对紫草科植物疏花软紫草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92042086条reads,从疏花软紫草158446个Unigene中搜索到332个低拷贝核基因。为进行多态性验证,从中随机挑选30个设计引物,并对3个疏花软紫草种群共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其中16对引物能够扩增出单一稳定的目的条带,从中随机挑选7个片段进行群体测序并计算DNA多态性。结果表明,7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平均值为657,单倍型平均值为514,单倍型多态性 (HD) 在0389~0944之间,核苷酸多态性 (Pi) 为000148~001723。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的低拷贝核基因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可以有效地运用于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中。另外,这些低拷贝核基因能够被运用于软紫草属植物系统发育重建以及物种形成等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Yu Xin Chi Shakeel Ahmad Ke Jun Yang Jian Fu Li Yang Xun Bo Zhou Hong De Zhu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2023,209(1):161-175
Water scarcity is known to be a strong limiting factor affecting maize grown and yield in cold semi-arid regions.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rehydration improves maize growth. Our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hydration treatments on maize growth and yield under water and nitrogen stress during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 selected the drought-tolerant maize variety Nendan 19 (ND19) and subjected it to water stress during the V6 (sixth-leaf), R2 (filling) and R6 (maturity) growth stages and a rehydration treatment after each stress stage.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1 (N100 kg N ha−1) and N3 (N300 kg N ha−1)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leaf moisture status relative to water content (RWC), bound water content (BWC), free water content (FWC) and water potential (WP))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Similar trends were observed in the accumulation of plant leaf and root hormones (zeatin+zeatin riboside, indole-3-acetic acid, abscisic acid and gibberellic acid),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However, under the same water stress conditions, they decreased as the N rate increased and reached a minimum value in the S3 (water stress for N3) treatments. In addition, with growth stage advance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rehydration time, both showed a gradual upward tre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 sav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old semi-arid region, rehydration treatments (R2S1 and R2S3)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leaf moisture status, biomass, 100-grain weight, hormone content, ear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maize.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蒙古100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日降水数据,选取气候变化监测与指数专家组(ETCCDI)推荐的9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Sen’s斜率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以及空间地统计方法,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数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区域平均的全部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年际波动显著;分区的年际趋势有所差异,即东部地区潮湿日数(NW)呈增加趋势,其余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持续干燥指数(CDD)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中部地区所有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年总降水量(PRCPTOT)减少趋势较明显;西部地区持续湿润指数(CWD)、强降水量(R95)、单日最大降水量(Rx1day)、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呈减少趋势,其余指数均呈增加趋势。从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呈上升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