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07篇
  免费   13506篇
  国内免费   8354篇
林业   7962篇
农学   5922篇
基础科学   6140篇
  11716篇
综合类   57811篇
农作物   8107篇
水产渔业   5576篇
畜牧兽医   19052篇
园艺   8832篇
植物保护   5349篇
  2025年   37篇
  2024年   2595篇
  2023年   2909篇
  2022年   5699篇
  2021年   5289篇
  2020年   5137篇
  2019年   4956篇
  2018年   3445篇
  2017年   5697篇
  2016年   3733篇
  2015年   5664篇
  2014年   6004篇
  2013年   7254篇
  2012年   9952篇
  2011年   10222篇
  2010年   9908篇
  2009年   8782篇
  2008年   8770篇
  2007年   7752篇
  2006年   6323篇
  2005年   5014篇
  2004年   3128篇
  2003年   1851篇
  2002年   1983篇
  2001年   1766篇
  2000年   1605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6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3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5篇
  195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盐地碱蓬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采用乙醇溶液作为浸提介质,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黄酮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强化提取盐地碱蓬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超声功率320 W,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5%。采用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盐地碱蓬黄酮的提取率可达4.25%。说明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在大生产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利用方式紫花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和剖面变化特征,试验采用样点定位、季节动态监测的方法,对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10 cm土层紫花苜蓿种子田和紫花苜蓿生产田土壤含水量总体表现为随着月份的增加呈现"W"型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在7月下旬出现,分别为27.30%和23.79%;≥10~20 cm土层和≥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各月份差异不大。0~10 cm土层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土壤容重随着月份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之后又降低的趋势,总体表现为苜蓿种子田苜蓿生产田;≥10~20 cm和≥20~30 cm土层变化比较平稳。苜蓿种子田和苜蓿生产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在垂直方向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农业信息数据挖掘的粗糙集方法研究与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数据量极大,手工处理工作量大且不准确.本文研究了将粗糙集理论运用于农业数据挖掘的计算机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农业数据挖掘的基本算法和模型,并通过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王岳  王海燕  李旭  杨晓娟  刘玲  李卫松 《草业科学》2014,8(8):1424-1429
本研究以8块不同林分密度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 研究不同林分下密度对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特征。结果表明, 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 土壤物理性质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著变化(P0.05);除全氮外, 其他养分元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土壤养分浓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 也没有在某一密度之后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林分密度为1 058株·hm-2时, 虽然土壤养分浓度有所降低, 但总体差异并不显著。这说明在试验区目前林分密度下, 土壤养分状况并未受影响, 可适当补植, 增加林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及其正反交子代垂体中克隆了催乳素Ⅰ基因(PRLⅠ),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4种罗非鱼的PRLⅠ基因序列长度均为798 bp,ORF长639 bp,共编码212个氨基酸;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仅在31号位点存在一个氨基酸残基差异。用qPCR方法分析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PRLⅠ基因在不同组织或器官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罗非鱼PRLⅠ基因在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盐胁迫后4种罗非鱼垂体中的PRLⅠ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不大。由此可知PRLⅠ基因主要在垂体表达,参与罗非鱼的渗透压调节。  相似文献   
6.
为控制蘑菇种植过程中尖眼蕈蚊数量,利用线虫和尖眼蕈蚊数量变化的动态关系模型,应用分布估计算法对控制干涉次数和控制数量进行优化处理,将其与遗传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控制次数略有增加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小目标函数值,并且算法稳定收敛,该结果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控制优化方案.分布估计算法可以用来处理此类动态关系模型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东北不同地区细毛长山药的营养品质和药理活性成分。方法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吉林长春和辽宁沈阳的细毛长山药为材料,采用灼烧法和常压干燥法测定其灰分和水分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根据国家标准测定营养物质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囊素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薯蓣皂苷及总多酚的含量;用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活性多糖的提取,并计算含量。结果沈阳产山药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最低,与长春和齐齐哈尔产山药相比差异显著(P<0.05);沈阳产山药的营养品质最好,药理活性成分含量也最高;其中,沈阳和长春产山药的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齐齐哈尔(P<0.05),沈阳产山药的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也显著高于齐齐哈尔(P<0.05),但与长春相比差异不显著;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均表现为沈阳>长春>齐齐哈尔,但差异均不显著;沈阳产山药的活性多糖、尿囊素、总多酚和薯蓣皂苷含量显著高于长春和齐齐哈尔(P<0.05);微量元素中Fe元素含量在3个地区的差异不显著;沈阳产山药的Mn元素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齐齐哈尔和长春的平均含量(P<0.05),沈阳和长春产山药的Pb含量显著高于齐齐哈尔(P<0.05)。结论东北这3个地区中沈阳产山药的营养品质和药用保健功能最高,可为东北高寒地区山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浙江楠在江苏地区的适宜引种区域,开展其气候适宜性分析。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19个生物气候指标,对浙江楠在江苏省各地市的引种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等权关联和综合评价模型的结果均支持将江苏13个地市的引种气候适宜性划分为3类,Ⅰ类为高适宜区(λPurposeTo study the suitable introduction zones of Phoebe chekiangensis C. B. Shang, its suitable introduction and acclimatization zones wa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MethodBased on the methods of grey correlat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mbining with 19 bioclimatic indices, suitable introduction and acclimatization regions of P. chekiangensis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ResultIt indicated that thirteen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of climatic suitability in light to the equal-weight correlation degre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Category Ⅰ (high suitable zone, λ目的探讨耕层重构后烤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方法以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规旋耕(对照,T1)、0~20 cm与>20~40 cm土层置换(T2)和0~15 cm耕层与>15~30 cm土层置换(T3)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与T1相比,耕层重构处理(T2和T3)能显著提高烤烟株高、最大叶面积及烟叶产量(P<0.05),T2烟叶产量较T1增加了14.31%;耕层重构提高了植烟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了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曲霉属(Aspergillu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有益微生物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综合分析耕层重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烤烟生长的关系,适宜的土壤耕层重构方式(T2)是改善烟田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烟叶产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银杏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郯城13号、郯城9号、永昌大白果品种表现良好,尤以郯城13号表现优良;大圆铃、佛手、郯城5号、界头大白果、曲石大圆白和腾冲大梅核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