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10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省委、省政府多种经营联合调查组赴安康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我们蚕桑专题组在总结安康地区发展蚕桑生产经验的同时,对安康、汉阴、石泉三县茧丝绸生产进行了重点调查。历年来,安康县总产茧量均为全省之冠,去年产茧230.27万斤;石泉县发展速度快,已达73.83万斤,比去年净增20多万斤;汉阴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2.
3.
<正> 杨屾(音申)(公元1699—1794年),字双山,陕西省兴平县桑镇人。杨屾是我国清代杰出的农学家,他生活在清王朝盛世,“程朱理学”被奉为封建经典,钻研八股文成为文人进入仕途的敲门砖。杨屾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桎梏,从青年时代起就反对读那些虚华不实之书,矢志经济,致力于钻研自然科学知识。他博学好问,声誉卓卓,农桑树畜医卜等无所不通。他一生不应科目,不入仕途,曾在陕西省蚕桑局当过蚕馆的技术教员;多在乡间以教书为生,同时经常参加农桑生产,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农桑著述。他编写的农学书藉中,有三部讲到蚕桑生产:《知本提纲·卷五》、《蚕政摘要》和《豳(音  相似文献   
4.
<正> 三原县渠岸乡李树森小蚕共育专业户,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办事,共育的小蚕数量足、蚕体健壮、产茧量高,深受群众欢迎。1983年,李树森家两次共育小蚕120张,纯收入1050元,被评为三原县蚕桑生产积极分子。李树森搞好小蚕共育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四条。一、蚕室蚕具是搞好小蚕共育的基本条件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生产队原有的保管室、饲养室等公房基本上闲置,把这些房屋改建成个蚕共育室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李树森租用了生产队的七间保管室,三间作养蚕室,其它四间分别供贮桑、调桑和养蚕人员住宿用。他用县上给小蚕共育的无偿投资500元,对房屋进行了维修和粉刷。在房屋使用期间,每月交队房租费七元。并分别与县蚕桑站和生产队签定了小蚕共育合同。蚕室问题解决了,在新区来说蚕具也是个大问题。李树森同志用县上下拨的无偿投  相似文献   
5.
<正> 咸阳地区农业局1983年12月26日—29日在咸阳市召开了1983年蚕桑生产总结会议。地区农业局付局长田志杰主持了会议,地区园艺蚕桑站站长史凤周作了总结报告,省蚕桑站、省蚕研所应邀派员出席了会议。咸阳地区是一个蚕桑生产迅速发展的新区,现有桑园面积6万多亩,全年养蚕9千多张,产茧47万多斤,繁育各种桑苗3亿7千多万株。该区去年产茧量列为全省倒数第二,今年把“倒”字变为“顺”字,成为仅次于安康地区的亚军。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落实今年蚕桑生产任务,省农业局子2月28日至3月3日在户县召开了蚕种生产座谈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地区行署主管局主管干部或蚕技站长;各蚕种场场长和主管技术、财务人员及原蚕区负责人;科研单位有关人员;省级各有关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落实了1982年蚕种生产和发种任务;讨论制定了《蚕种生产管理条例》和《蚕种质量检验标准和办法》,落实了今年育苗栽桑和蚕茧生产任务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培训各县市主管蚕桑的领导干部和进一步提高我省蚕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基础理论水平,3月1日至16日,省农业局在户县举办了蚕桑新技术讲习会,浙江农业大学蚕  相似文献   
8.
<正> 安康地区的蚕桑生产责任制,1980年开始建立,经过两年的工作,目前已基本落实,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零星桑树随地走,承包到户三至五年不变。安康、汉阴、石泉三县采取这种形式的散栽桑树五千五百万株,占三县桑树总株数的51%;二是成片桑园,主要采取专业队、专业组承包,上述三县共有成片桑园74000亩,约占桑园总面积的30%;三是社队桑场,有的采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的是社队联办,收益分成;有的承包到专业户、重点户;也有的大包干到场长,定额上交,由场长自找劳力。上述三县现有桑场174个,桑园面积27500多亩,约占桑园总面积的20%。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省农业局决定:11月1日起,在省蚕研所制种场举办“陕西省第五期蚕桑技术干部学习班”和首届蚕种制种技术学习班,为期20天,学员100人,每个学习班50人。一班学习栽桑养蚕理论和技术,学员主要是各地、县蚕技站站长;另一班学习蚕种制种理  相似文献   
10.
<正> 安康县张滩区县河公社关沟大队,位于大巴山区安康、平利两县交界的狗鸡关,5个生产队,94户、601人;水田188亩,旱地BOB亩,山林4000多亩。该大队坡陡沟深,四周山峦叠嶂,县河如一条银蛇,依山从其境内流过。自然条件决定只能以发展林特生产为主,争取粮食自给有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