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198篇
基础科学   44篇
  84篇
综合类   626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25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对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渔业乡低湿江滩地构建的4类16种林农复合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意大利杨与菊苣、意大利杨与荩草、意大利杨与苏丹草、意大利杨与银杏苗、意大利杨与棕榈、意大利杨与莲、水杉与药用蚂蝗、水杉与精鱼等8种复合模式是低湿江滩地开发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构建模式;围网养殖尤其是船带网箱移动养殖长江水特产品是江滩水面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特色模式。认为滩地开发应在巩固“八五”绿化滩地,营建抑螺防病林成果的基础上,引进新树种,新种植、养殖优良生物品种,用新技术进行优化配置,以优化现有湿地森林结构,创立体现沿江湿地林渔特色的“多物种、多功能、多效益”人工林系统,建设观光林网,观光渔业,滨江湿地森林生态旅游村,进一步促进江滩湿地资源深度开发及沿江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危害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该文对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Leptographium yunnanense的危害机理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L.yunnanense在与小伴随侵入后,产生致病毒素对寄主树林进行危害,从而辅助纵坑切梢小蠹成功定殖于寄主树木内,该毒素在低浓度条件下仍维持一定的致病力,进一步表明伴生菌在小蠹虫成功蛀害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山西省蟒河自然保护区雀鹰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998年的3月-9月,在蟒河自然保护区对雀鹰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本区繁殖前后的种群密度分别为0.08只/km^2和0.10只/km^2,营巢期为10d-13d,窝孵数3枚-4枚,孵卵期23d-25d,孵化率88.89%,育雏期21d-24d。其食物组成:鸟类占43.33%,鼠类占17.77%,蛙类占14.44%,昆虫占15.56%,其他占8.89%。  相似文献   
44.
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试验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短枝木麻黄种源 16个性状的两试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除 PBA和 PBL 外 ,其它性状在地点间有极显著差异 ,表明参试种源在两个地点分别进行种源筛选 ;除 1年生树高、2~ 3年生单株材积外 ,其它数量性状在种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4年生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PBD、PBT、PBL在种源×地点 ( P× S)互作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方差分量比例计算结算表明 ,2~ 4年生时 ,除 4年生单株材积方差分量比例略有降低外 ,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地点方差分量比例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比例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质量性状 SFA、SFS、PBD和 PBT,地点方差分量比例最大 ,而种源或加上 P× S互作的方差分量 <10 %。当不考虑 P× S互作效应时 ,种源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均比考虑互作效应时相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大。4年生树高、胸径、保存率、SFA和 SF S等 6个性状 ,按地点对参试种源进行评定结果为 :试验 E94 6中 ,优良种源为 180 86、18118、183 55、180 13、182 4 4、18119、182 88、183 4 8、180 15和 180 0 8;试验 E94 4中优良种源有 18154、183 55、1812 8、18143、18153、1812 7、1813 4、142 3 3和 182 88。这些种源均好于国内对照种源 ,分别占各自参试种源的  相似文献   
45.
郑易之  高扬 《大豆科学》1996,15(2):114-118,T001
本实验采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酸性磷酸酶在发育中大豆子叶细胞内的亚细胞学分布。酸性磷酸酶除分布在细胞核内的部分染色质上,内质网膜上,质体胞质小泡和胞质中,主要积累于蛋白体内。  相似文献   
46.
巴氏杀菌加热中3种淡水鱼肌肉的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鲤、鲢和罗非鱼肌肉在巴氏杀菌条件 ( 75℃和 80℃ )下加热 ,测定其Vp值、升温曲线的斜率 fh 值、失水率以及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3种鱼中罗非鱼肌肉升温速度最快 ,鲤最慢 ;罗非鱼肌肉过氧化物酶完全失活所需的Vp值最高 ;随加热温度升高 ,鲢失水率增加最多 ,而罗非鱼变化最小。在巴氏杀菌条件下 ,不同鱼类肌肉失水率对加热温度、Vp值变化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在生产中应根据加热温度、Vp、失水率等参数合理制定各鱼种相应的巴氏杀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7.
稻、鱼、鸭、菜复合生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1999年在贵州省石阡县进行了稻、鱼、鸭、菜复 生态模式示范,示范面积12hm^2,获得了平均产鲜鱼750kg/hm^2、瓜果1650kg/hm^2、成鸭225只/hm^2,增产水稻750kg/hm^2的良好效益。本文阐述了“稻、鱼、鸭、菜”多元复合系统的生态学原理及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8.
选用硅酸钠(Na2SiO3·9H2O)为硅源,于大田条件下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杂交水稻组合在拔节期连续3次喷施4个浓度水平(T-CK,0mmol/L;T-1.25,1.25mmol/L;T-2.50,2.50mmol/L;T-3.75,3.75mmol/L)的外源硅,研究施硅对花期自然高温和自然常温下杂交水稻柱头授粉性能、花药开裂性能和受精率的影响,并筛选适宜浓度的硅酸钠施用方案。结果表明,在田间高温条件下,与T-CK相比,施硅处理(T-1.25、T-2.50和T-3.75)使热敏感组合金优63和耐热组合汕优63的颖花受精率分别提高10.6和4.7百分点(绝对值);花药基部开裂宽度分别增加19.0%和10.3%(相对值);每柱头花粉萌发数增加16.9%和39.6%;授粉总数分别增加3.4%和30.5%;花粉萌发率上升11.3和7.0百分点;花粉萌发数大于10粒的小花的占比上升9.3和27.6百分点;花粉总数小于20粒的小花占比下降18.8和8.1百分点(相对值)。经对两个组合在常温和高温下施硅的花药发育及授粉特性的解析,初步认为外源硅对水稻授粉性能有综合提高作用,但比较而言,其作用可能主要与提高花粉发育质量有关,而提高授粉总数和改善花药裂药性能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外源硅施用对高温敏感组合效果更佳,其适宜的喷施浓度为2.50mmol/L。  相似文献   
49.
抽穗前后遮光对超级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条件下以超级粳稻南粳44和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3种遮光处理(L0:不遮光,L1:抽穗前遮光20d,L2:抽穗后遮光20 d),研究抽穗前后遮光对超级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后遮光处理的产量高于抽穗前遮光的处理,但都低于不遮光的处理(产量L0L2L1)。其中,与L0相比,L1降低了抽穗期LAI、粒叶比及拔节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同时增加了齐穗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表现为贪青迟熟;与L0相比,L2主要影响了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光合物质积累,但L2对粒叶比和SPAD值的影响大于L1。株型特征方面,与L0相比,L1降低了齐穗期水稻穗长和倒3叶的透光率,增加了株高及上3叶的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  相似文献   
50.
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差异化和个性化趋势。因此,高校市场营销专业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企业对多元人才之需求。以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培养人才、以赛促合、教师服务于企业等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式,创建了“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兼顾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此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