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198篇
基础科学   44篇
  84篇
综合类   626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25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施肥对闽北三耕土杉木幼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 ,施肥不同程度提高了三耕土杉木幼树的光合能力 ,但只有当高的光合能力与较低呼吸相配合时 ,才能形成高光合系数 ,如 M(氮磷钾 + Fe、Mn、Zn、Cu等多元微肥 )、NPK.另外 ,林冠下层的杉木枝条针叶 ,净光合强度上部 >中部 >下部 ,不同叶龄的净光合强度随着叶龄的增长呈指数式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2.
本项研究表明,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Clostridium sp.EVA1在降解纤维素的过程中,菌体对不溶性纤维素底物具有强烈的粘附作用。在透明圈中参与纤维素降解的菌体周围具有波纹状突起结构,并且菌体与纤维素的粘附位点是一个电子致密区域。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与细胞相连的胞外酶,培养液中无纤维素酶活性。以脱脂棉花为碳源培养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大。该菌株纤维素酶在70℃下具有最大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3.
切花菊育种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育种方法上,有性杂交育种目前仍是切花菊育种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常规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结合的复合育种途径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还对切花菊育种原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切花菊优良性状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4.
王向阳  吕丽  施青红  项链 《北方园艺》2011,(15):185-188
以红提葡萄为试验材料,分离出葡萄灰霉病菌种,选择酒精、桂醛、戊二醛、稳定态二氧化氯、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酸性电位水、臭氧等方法进行处理.食品添加剂均在国家允许的最大浓度范围内使用,研究其对葡萄灰霉菌的抑制效果,以获取采后安全、有效的葡萄保鲜方法.结果表明:3 μL/L的桂醛对培养基中和菌液中的葡萄灰霉菌抑制效果最好,抑茵率分别为99.09%和99.10%;其次是臭氧,抑茵率分别为72.73%和97.91%.桂醛处理最佳时间为15 min以上,臭氧杀菌最佳时间为10 min以上.与对照相比,2种处理在新鲜葡萄上使用均能有效抑制葡萄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直径.其中臭氧抑菌效果好于桂醛.  相似文献   
125.
近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氯化物盐渍土在开发种稻的条件下,鉴于其土壤肥力瘠薄及盐分危害,实施稻草还田,能够明显地改善土壤的养分及其它不良的理化性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6.
用^137Cs法探讨苏南坡地的土壤侵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与黄土和红壤地区相比 ,学术界对苏南丘陵区土壤侵蚀的关注要少得多 ,也许是这里的土壤侵蚀的绝对数量不大 ,然而 ,苏南地区的土壤侵蚀引起的生态影响却不容忽视 ,如因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流失对水体的影响及土层减薄都远超过黄土区。为了探讨苏南土壤侵蚀的生态影响 ,首先是要了解土壤侵蚀的状况 ,在这方面 13 7Cs示踪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可是要使用此法 ,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确定研究区的背景值 ,二是建立估算土壤侵蚀的模型。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 ,确定苏南地区的 13 7Cs背景值为 2 2 0 0 Bq/m2 ;并根据基本物理含义 ,建立了耕地与非耕地的土壤侵蚀模型 ,用这 2个模型并借用其他学者提供的土壤沉积模型 ,对宜兴竹园及茶园两个坡地的土壤侵蚀与沉积作了估算。在此基础上 ,又尝试着简单探讨了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层及养分流失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27.
高温胁迫下水稻氨基酸态氮与铵态氮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高温胁迫无菌砂培条件下对无机氮 (硫酸铵 )、有机氮 (甘氨酸 ,谷氨酸和赖氨酸 )和缺氮 (对照 )培养的水稻植株干物重、总氮量及其根、叶谷草转氨酶 (GOT)和谷丙转氨酶 (GPT)活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氮均被水稻吸收 ,且吸收量相当。低浓度无机氮 (N 10mg/L)或有机氮培养 2 0d后的水稻植株总氮量比对照的高 50%以上 ;无机氮培养的植株干物重显著低于有机氮培养和对照 ,表明植株受NH4+毒害。培养 15d后 ,多数有机氮培养的植株根或叶GOT或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 ,但根、叶间有较大差别 ;而无机氮培养的植株根GOT及根、叶GPT活性是对照的 2倍或以上。高浓度无机氮 (N 500mg/L)处理 6h后稻株根、叶GPT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5和4倍 ,而高浓度甘氨酸 ,谷氨酸和赖氨酸态氮 (N 500mg /L)处理 6h后 ,根、叶GPT活性分别是对照的 5.7、9.4、1.9倍及1.8、2.3、1.4倍。  相似文献   
128.
高等植物GS/GOGAT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高等植物体内 95%以上的NH4+通过GS/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合成酶 )循环同化。GS、GOGAT在植物叶片、根瘤以及根中均有分布 ,但在不同器官中GS/GOGAT循环的作用不尽相同。在绿色组织中 ,GS/GOGAT循环的主要作用是同化光呼吸产生的NH4+以及硝酸盐在叶中还原产生的NH4+,在根瘤中则主要同化根瘤菌固N产生的NH4+,而在根中则是同化吸收到体内的NH4+以及硝酸盐被吸收后在根中还原产生的NH4+。迄今有关植物GS/GOGAT循环的研究还不太深入 ,但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及现代植物生理学技术的发展 ,GS/GOGAT循环研究展示广阔前景。对该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的进一步了解 ,可为合理利用氮肥、提高植物N的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GS/GOGAT循环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9.
近代黄河三角洲所呈现的暖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影响若当地盐渍化土壤的季节变化,对冬小麦正常生长关系窃切.在生产实践上,完善排灌工程,搞好农田建设,结合灌溉、施肥等综合的水肥调控措施,能在颇大的程度上消除或减轻盐渍化的危害,为冬小麦高产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0.
根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本文从根分泌概念着手 ,依据近 2 0年来国内外有关根分泌研究的一些成果 ,就根分泌物的概念、产生机制进行了综合论述 ,并重点讨论了植物根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代谢、生态分布、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的影响以及土壤环境对根分泌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