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55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31篇
  21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云南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相差大,土壤类型多种多样,气候呈垂直分布,加上山区旱地土壤多,农业耕作技术比较传统,因此对玉米品种的综合抗性要求较高。先农998是华中农业大学于2009年在海南省陵水县用自交系A156作母本、自交系A255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云南试验示范的5年来,均表现出高产、高抗灰斑病的特点,适合云南省大部分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2.
石器使用痕迹显微观察(高倍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庆 《农业考古》2005,(1):176-178
石器使用方法及功能的复原是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能为我们认识、了解远古人类文化的各个层面,特别是经济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提供一较为准确的资料。而石器使用痕迹观察分析的研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一直为考古学家们所关注。它的理论依据是石器在使用时,其使用部位因力学作用而发生的不可逆转的物理变化会在石器表现会留下各种不同程度的破损、磨耗、光泽等使用痕迹。  相似文献   
83.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相关要求,2022-2023 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调查区域涵盖南涧县 4 个乡镇,10 个村,28 个村小组,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10 份,包括粮食作物 93 份、经济作物 2 份、蔬菜 15 份;其中收集到地方优良特异性种质资源 5 份。围绕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及相关措施,对资源普查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了资源普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开发利用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优质雪茄烟叶是中式雪茄发展的基石。按照“边试验、边示范、边生产、边推广、边应用”的工作思路,立足楚雄烟区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优势,依据研发成果,并结合元谋优质雪茄烟叶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总结提出楚雄元谋优质雪茄烟叶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雪茄烟叶适龄壮苗培育、滴灌水肥一体移栽、田间生产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适熟采收和精准晾制管理技术措施,为高质量推进楚雄元谋特色优质雪茄烟叶规模化开发和均质化生产及提质增效赋能。  相似文献   
85.
不同退耕年限干旱绿洲植被群落及灰棕漠土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退耕年限对植被恢复及土壤特性的影响,选择民勤绿洲不同年代退耕地(1,2, 4,8,13,20,30,40年)和耕地(对照CK)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替代法,测定并系统分析其植被组成、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在40年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9个样地(包括一个CK)的所有样方中共出现43种植物,植被群落由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渐演替为单一的灌木,表现出较强的连续性与递进性。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先降再升后降的趋势,总体呈倒“N”字型变化。土壤容重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小;土壤粒径变化规律不明显,各样地细砂粒占比最大,黏粒最少;土壤全氮、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变化幅度较大;细菌与放线菌数量不同程度的减少,细菌是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最大数量达到611.46×105 cfu.g-1;土壤酶活性随退耕年限延长呈波动式下降。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小,表聚现象明显;通过退耕地聚类谱系图可以推断出退耕第4年是民勤绿洲退耕地恢复治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6.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7.
高压静电场在香葱种子分选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葱种子落入高压静电场中 ,受场强的作用 ,沿电场方向产生位移 ,根据种子粒重不同 ,分布的区域也不同 ,位移距离较小的种子粒重较大 ,种子活力高 ,电导率低。随着分布区间不同 ,种子活力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因此 ,利用高压静电场选种可作为香葱种子分选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8.
  以10个地理种源滇重楼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龙里、巧家、永平、云龙、永胜、维西、迪庆、石屏、墨江和西昌10个种源滇重楼叶片的叶绿素总量(Ct)、叶绿素a/b值(Chla/b)、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种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不同种源间的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能力有较大差别,维西、迪庆、西昌三种源的滇重楼是具有较高光合生产潜力的滇重楼品种。相关分析表明:10个种源滇重楼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与Pn,Tr,Ci,WUE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滇重楼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之间无直接关系;Pn与 Tr,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现了三者有较好地协同响应的特征;Tr与Gs,WUE与WUE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Tr与WUE,WUEi,Gs与WUE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Gs与WUE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分别作为影响WUE和WUEi的因子的Tr,Gs与两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松墨天牛幼虫在马尾松树上垂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松墨天牛在被害马尾松树上的分布研究表明 :松墨天牛幼虫的数量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多 ;带虫株率随胸径的增大而减少 ;幼虫在树干上的分布数量下段 >中段 >梢段 .树干 2 m以下带虫量占整株的 2 0 .35 % ,因此 ,在虫情调查时可以调查 2 m以下的树干来估测全树的虫口密度 .为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