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46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2701篇
林业   6412篇
农学   4754篇
基础科学   2057篇
  6800篇
综合类   7316篇
农作物   3363篇
水产渔业   2605篇
畜牧兽医   4347篇
园艺   1798篇
植物保护   354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563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803篇
  2019年   771篇
  2018年   3222篇
  2017年   3386篇
  2016年   1879篇
  2015年   1073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1175篇
  2012年   2168篇
  2011年   3521篇
  2010年   3488篇
  2009年   2577篇
  2008年   2553篇
  2007年   2950篇
  2006年   1318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642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691篇
  1998年   619篇
  1997年   533篇
  1996年   519篇
  1995年   512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396篇
  1991年   304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175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9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41.
基于三角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喀斯特地区作为一种典型的土地生态环境区域,对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和趋势进行评价是诊断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系统破坏和退化程度的重要手段。该文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性指数、功能性指数和效益指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三角模型,并对2005-2012年贵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的路径。结果表明:贵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水平先后经历了不健康、亚健康、初级健康和中级健康4个状态阶段,具有逐渐向高级健康状态发展的趋势,在未来应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建设基础保障水平并结合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土地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预警系统以优化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水平。该研究能够为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2.
选取6种不同木质纤维制备PVC木塑复合材料,分析木质纤维的基本形态参数及表面接触角,对比研究不同木质纤维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木质纤维长度、长径比及接触角值均较高的材种较适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在6种不同木质纤维中,纤维长度、长径比和接触角分别为266mm、6535和9032°的杉木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可达4563、3247、2914MPa和641kJ/m2。  相似文献   
143.
以锥栗不同品系为材料,对其花粉粒大小、花粉量进行观测,以及不同花期、不同枝梢、不同贮藏条件、不同培养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系花粉粒大小及形态、花粉量、生活力存在差异,其中,1号、24号花粉量较大,生活力高,适宜作为授粉树品种;锥栗盛花期的花粉萌发率远高于初花期及末花期,且雄花枝上的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结果枝;4~7 ℃低温干燥贮藏能显著延长锥栗花粉生活力;5.0%~7.5%的蔗糖、400~900 mg/kg的硼酸溶液最适宜于锥栗花粉萌发,且花粉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 ℃。因此,在生产上可于锥栗盛花期,选择温度较高的晴朗天气,喷施400~900 mg/kg的硼酸溶液,以促进花粉萌发,提高坐果率,减少空苞。  相似文献   
144.
采用氧冷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对毛竹的竹青、竹肉和竹黄分别进行表面处理,利用液滴法测定等离子体处理前后酚醛树脂胶(PF)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分析等离子体处理竹材表面化学组分,探究等离子体处理改善竹材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竹肉的润湿性最好,竹黄和竹青较差,经氧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其平衡接触角分别下降43.59%、48.32%和61.15%;氧冷等离子体处理会刻蚀竹材表面,提高了其比表面积,明显改善其表面润湿性;氧冷等离子体处理在竹材表面引入大量自由基,生成O-H、C=O和C-O等含氧极性官能团,使其表面润湿性提高;氧冷等离子体处理可有效提高竹材表面的润湿性,为竹材涂饰、浸胶等后期加工提供有效改性手段。  相似文献   
145.
根据调查的精度要求,在1:25 000地形图随机确定起点后,按样地的间距依次进行调查。利用GPS对样地进行定位,采用角规控制检尺方法进行蓄积量调查,分析间隔期林地及林木资源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有林地面积增加79 826.9 hm2,增幅达8.82%;疏林地面积减少4 921.7 hm2,降低了69.75%;灌木林地面积减少14 985.6 hm2,降低了7.7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65 450.9 hm2,增幅达202.44%;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18 679.1 hm2,增幅达121.92%;宜林地面积减少48 565.2 hm2,降低了53.91%。苗圃地面积减少442.8 hm2,降低了42.94%;辅助生产林地面积增加47.3 hm2,增幅达52.61%。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增加15 191 860 m3,增幅达37.61%。有林地蓄积量增加15 184 910 m3,增幅达38.53%。疏林地蓄积量减少35 870 m3,降低了58.90%;四旁树蓄积量减少52 980 m3;散生木蓄积量增加83 980 m3。  相似文献   
146.
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江西泰和退化红壤丘陵区重建森林及自然恢复草地15 a、25 a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水分空间变异格局。结果表明:在恢复初期,重建森林和自然恢复草地土壤水分较为均匀,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水分逐渐增加,且离散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中等程度变异; 重建森林及自然恢复草地土壤水分分布呈正态分布,均能较好的拟合成球状模型(决定系数均> 0.804),数据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特征,变异来源主要以土壤母质、地形等引起的结构性变异为主。从时间序列上看,恢复25 a土壤水分块金值、基台值、块金系数均显著增大,总的变异性增加,且由随机因素造成的变异比重加大; 从土层角度来看,同一恢复年限内,自然恢复草地基台值上层(0~20 cm)>下层(20~40 cm),块金值、块金系数则表现为上层 < 下层,下层土壤水分随机变异强于上层。重建森林的3个指标均表现为上层>下层,且表层随机性变异更大; 随恢复时间增加,森林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程度加大,斑块更为破碎化,自然恢复草地0~20 cm和20~40 cm两土层变程均显著变大,土壤水分空间延续范围变大; 增加取样密度和加大研究尺度更能揭示退化红壤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47.
以MS + NAA 1.0 mg/L + KT 1.5 mg/L为基本培养基,多花黄精根茎芽为材料,研究MS培养基中5种大量元素浓度对多花黄精根茎芽生长及黄精多糖和总皂苷2种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多花黄精根茎芽生长的培养基中硝酸铵和硝酸钾浓度为MS培养基标准浓度的1.5倍,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浓度为MS培养基标准浓度的2倍;最适合多花黄精总多糖合成的培养基中磷酸二氢钾浓度为MS培养基标准浓度的2倍,其他元素均是MS培养基中的标准浓度;最适合多花黄精总皂苷合成的培养基中5种大量元素浓度均为MS培养基标准浓度。  相似文献   
148.
采用16S rDNA建库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个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土壤细菌类群进行分析,探讨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16S rDNA在目水平上鉴定比例为80%以上,结果较可靠;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共鉴定细菌门39个、纲100个、目151个,不同发育阶段之间3种功能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且与部分化学性质相关性较小;其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为最主要细菌门类。酸杆菌门丰度在不同发育阶段中排序为:幼龄林<中龄林<老龄林;按丰度变形菌门的排序则为:幼龄林>中龄林>老龄林。从beta指数分析可知:幼龄林内部相似度相比中、老龄林较低;中、老龄林之间相似度较高,幼龄林与其他2种发育阶段之间相对相似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9.
基于流式细胞术(FCM)研究体系,构建能快速、准确鉴定桦木属植物倍性和测定DNA含量的研究体系,是测定不同桦木属植物倍性与基因组大小的有效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种桦树属类物种,以物种不同生长状态(嫩叶、幼叶、成熟叶)为实验材料,不同存储方式(常温、冷藏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保存PVP)进行实验处理,对9种常用的裂解液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桦木属植物DNA含量测定中,新鲜幼叶以1% PVP浸泡常温保存,并使用MgSO4裂解液制备细胞核悬浮液上机效果最佳;桦木属植物中,基因组倍性依次为黑桦((2.09 ± 0.04) Gb,8倍体) > 坚桦((1.53 ± 0.08) Gb,6倍体) > 光皮桦((0.87 ± 0.05) Gb,4倍体)=岳桦((0.80 ± 0.07) Gb,4倍体) > 垂枝桦((0.46 ± 0.03) Gb,2倍体)=河桦((0.51 ± 0.01) Gb,2倍体)。因此,桦木属植物DNA倍性和DNA含量可以通过FCM研究体系进行测定,且3倍体((0.66 ± 0.02) Gb)子代的鉴定结果表明光皮桦与河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150.
利用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杉木、南方型黑杨、湿地松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信息及气候、地形和土壤等42个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开展4个树种生态栽培区划研究,探讨4个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MaxEnt模型预测AUC值为0.855~0.951,通过环境变量的筛选,模型预测精度提高0.23%~3.59%。生物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在4个树种适生区预测模型构建过程中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是影响树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中海拔在湿地松、日本落叶松和南方型黑杨中的贡献率均排在首位,达到31.48%~47.80%。4个树种的生态区可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分别绘制了各树种的适生地理分布图,并从整体上明确了这4个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即鄂西北、鄂西南和鄂东南地区适宜发展杉木人工林,鄂中江汉平原地区主要为南方型黑杨,鄂北和鄂东丘陵岗地主要为湿地松,鄂西亚高山区适宜发展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