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27篇 |
免费 | 969篇 |
国内免费 | 141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46篇 |
农学 | 2043篇 |
基础科学 | 1058篇 |
2221篇 | |
综合类 | 4471篇 |
农作物 | 980篇 |
水产渔业 | 728篇 |
畜牧兽医 | 2338篇 |
园艺 | 527篇 |
植物保护 | 9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405篇 |
2021年 | 507篇 |
2020年 | 450篇 |
2019年 | 469篇 |
2018年 | 443篇 |
2017年 | 603篇 |
2016年 | 548篇 |
2015年 | 592篇 |
2014年 | 609篇 |
2013年 | 755篇 |
2012年 | 835篇 |
2011年 | 924篇 |
2010年 | 887篇 |
2009年 | 874篇 |
2008年 | 853篇 |
2007年 | 804篇 |
2006年 | 813篇 |
2005年 | 653篇 |
2004年 | 380篇 |
2003年 | 344篇 |
2002年 | 361篇 |
2001年 | 392篇 |
2000年 | 320篇 |
1999年 | 353篇 |
1998年 | 333篇 |
1997年 | 255篇 |
1996年 | 226篇 |
1995年 | 238篇 |
1994年 | 210篇 |
1993年 | 221篇 |
1992年 | 176篇 |
1991年 | 169篇 |
1990年 | 138篇 |
1989年 | 123篇 |
1988年 | 99篇 |
1987年 | 70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2篇 |
1976年 | 15篇 |
1975年 | 11篇 |
1973年 | 11篇 |
1968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91.
992.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采集竹醋液烟熏气的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竹醋液烟熏气成分,鉴定出愈创木酚11.36%、苯酚10.6%、4-乙基苯酚8.23%、2-甲氧基-4-甲基苯酚7.08%、4-乙基-2-甲氧基苯酚6.6%、2-乙基苯酚5.65%、糠醛5.51%、5-甲基糖醛1.47%、乙酸1.42%、3-甲基-1-戊烯-3-醇1.42%、2,3-二甲基甲苯1.35%、2-糠酸甲酯1.35%、苯甲酸甲酯1.11%、2-甲基-2-环戊烯-1-酮1.44%、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1.31%、2-环戊烯-1-酮1.02%等74种化合物。竹醋液烟熏气的所有成分是竹醋液化学成分的特征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3.
994.
介绍一种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定强化木地板榫接部位横向变形量大小的方法。该法主要通过采集电涡流传感器中前置器解调后的地板榫接部位变形时的低频信号值获得其实际变形量,并为检测其它种类地板的变形量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研究(Ⅰ)--化学组成对粘接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单组分、室温湿固化的端异氰酸酯聚氨酯胶粘剂。本研究考察了物料的化学组成对胶粘剂粘接木材的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实验表明,与改性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相比,PAPI合成的胶粘剂对木材粘接干压剪强度提高了60%;将相对分子质量(Mw)为800、1000和2000的聚氧化乙烯二醇(PED)、Mw为300和3000的聚氧化丙烯三醇(N303和N330)以及聚四氢呋喃一氧化丙烯二醇(NG220)按优化的比例复合使用,以改性胺和有机锡复合催化,可有效提高粘接木材的干和湿压剪强度、固化速率以及木破率。Fr-IR光谱证实聚醚多元醇的-OH与PAPI的-NCO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NHCOO-),但N—H和G=O均以氢键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96.
H.‐Q. Mou X. Xu R.‐R. Wang Q. Tian Y. Wei S.‐F. Zhu X.‐L. Liao W.‐J. Zhao 《Forest Pathology》2014,44(1):56-61
This article reports Salix tetradenia Hand.‐Mazz as a new host of Candidatus phytoplasma and demonstrates its association with witches' broom disease on S. tetradenia plants. Plants exhibited typical visual symptoms of phytoplasma with virescence, abnormality of flowers and witches' broom, and phytoplasma bodies were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Products of 1.2 kb were amplified by nested PCR using phytoplasma universal primer pairs R16F2n/R16R2, but no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ere obtained from symptomless plants.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ree 16S rDNA isolates showed 99.84%, 99.68% and 99.76% identify, respectively, with the homologous gene (nc_005303) of member of ‘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 (16SrI) group. Phylogenetic and virtual computer‐simulat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the 16S rRNA, tuf and rp gene sequences confirmed that this phytoplasma clustered in the 16SrI‐B subgroup.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d S. tetradenia plants were infected by a phytoplasma of the 16SrI group.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occurrence of phytoplasma disease on S. tetradenia worldwide. 相似文献
997.
998.
林龄、叶龄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5个不同林龄(3,8,14,21,46年)、不同叶龄(当年生、1年生、2年生、3年生)杉木人工林叶片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并根据它们对氮循环等过程的指示作用来探索不同林龄、叶龄杉木人工林氮循环过程及氮饱和程度的差异,从而为不同生长阶段杉木人工林制定施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南平峡阳林场5块相互毗邻的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林龄的林分内分别设置4个20 m ×20 m的试验小区.分别采集不同林龄杉木活叶并根据“主干法”将采集的杉叶分为不同叶龄,然后在每个小区内采集0 ~ 10 cm深度土层的土样,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它们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用碳氮元素分析仪测定叶片氮含量,叶片15N富集指数由叶片δ15N值减去相应的土壤δ15N得到.[结果]叶片δ15N值的变化范围为-2.52‰~2.81‰,叶片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72%~13.5%,二者在不同林龄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并均呈现出幼林和老林较高、处于速生期的林分较低的趋势,且叶片δ15N值与叶片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不同叶龄叶片δ15N值间则不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林龄叶片的15N富集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幼林与老林叶片15N富集指数较接近于0的趋势;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为-29.93‰~-27.88‰,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林龄不同叶龄叶片的δ13C则有显著差异,且有随着叶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结论]不同林龄叶片δ13C差异不显著但呈现幼年较低的趋势,可能是不同树高导致不同林龄杉木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差异所致,而同一林龄不同叶龄杉木δ13C间的显著差异则可能是光合作用效率不同造成的.不同林龄在叶片δ15N、叶片氮含量、叶片15N富集指数间的显著差异均指示出处于速生期的林分氮饱和程度显著低于幼林和老林,这说明虽然我国亚热带地区氮沉降现象严重,但氮素仍是限制处于速生期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栽植密度和施肥对南洋楹早期生长的影响,在揭示主要栽培因素与单株材积、蓄积量相关关系和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密度与施肥组合栽培模式,使良种、立地、施肥等技术要素合理配合,为经营南洋楹速生丰产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和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试验法,对栽植密度和施肥量等4因素6水平按照均匀设计表 U6(64)建立南洋楹高效栽培试验方案;通过 Stepwise分析选择最优回归模型,确定主要栽培因素;采用 Uniform Design Version 3.00拟合林分产量与施肥量回归模型;通过二次响应面回归 Rsreg获得优化施肥量。【结果】不同试验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和每蓄积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01);影响南洋楹生长最主要的因素是栽植密度,从单株材积和每蓄积量平衡点考虑,最优栽植密度为3 m ×3 m;单株材积与施肥量的二次回归模型: Y3=6.54E-2+5.29E-8X22+3.47E-5X3-4.27E-5X4,复相关系数 R =0.9480,回归方程显著;优化拟合施肥量为:过磷酸钙(作基肥)274 g +尿素(作当年追肥)48 g +复合肥(作次年追肥)250 g,将此优化施肥量代入回归方程求得理论单株材积为0.0604 m3,比试验设计中单株材积最低值0.0443 m3提高36.3%;通过最优栽植密度和优化施肥栽培模式,蓄积量可达47.2905 m3·hm -2,比试验设计中最低值19.4040 m3·hm -2提高143.7%。【结论】南洋楹的速生特性在早期得到显著表达,对不同栽植密度和施肥响应积极,辅以集约栽培技术措施可以较好发掘南洋楹良种和土地的生产潜力。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建立了南洋楹最佳栽植密度与施肥组合模式,从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中揭示出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大小和规律,并且进行优化拟合设计,缩短了研究周期和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