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407篇 |
免费 | 2646篇 |
国内免费 | 35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48篇 |
农学 | 2165篇 |
基础科学 | 1819篇 |
4056篇 | |
综合类 | 21135篇 |
农作物 | 2918篇 |
水产渔业 | 1925篇 |
畜牧兽医 | 6486篇 |
园艺 | 2958篇 |
植物保护 | 17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5篇 |
2023年 | 858篇 |
2022年 | 1888篇 |
2021年 | 1852篇 |
2020年 | 1756篇 |
2019年 | 1734篇 |
2018年 | 1216篇 |
2017年 | 1965篇 |
2016年 | 1341篇 |
2015年 | 2031篇 |
2014年 | 2272篇 |
2013年 | 2483篇 |
2012年 | 3734篇 |
2011年 | 3629篇 |
2010年 | 3390篇 |
2009年 | 3132篇 |
2008年 | 3174篇 |
2007年 | 2848篇 |
2006年 | 2410篇 |
2005年 | 1899篇 |
2004年 | 1217篇 |
2003年 | 750篇 |
2002年 | 804篇 |
2001年 | 768篇 |
2000年 | 660篇 |
1999年 | 23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7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三联灭活疫苗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5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了动物试验 ,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近期效检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为 1 0 0 %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保护率为 92 %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保护率为 88%。在免疫期试验中 ,免疫 6个月后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保护率为 1 0 0 % ,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 79%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的保护率为 88%。在保存期试验中 ,4~ 8℃保存 1年仍有效。 相似文献
72.
73.
74.
羊和猪胎盘肽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滤法从羊和猪胎盘中提取出了胎盘肽,采用改良的加脲Tricine—SDSPAGE电泳法测定羊胎盘肽的分子量为4,386Da;利用紫外光扫描得其最大吸收峰分别为225.4nm和209.6nm;并通过建立体外抑制兔淋巴细胞模型,利用MTT比色法测定所提取胎盘肽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羊和猪胎盘肽均可使顺铂抑制的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显著提高。其中羊胎盘肽以1:10^2、1:10^3和1:10^4三组效果最为明显(P〈0.01);而猪胎盘肽以1:10^2、1:10^3两组效果最为明显(P〈0.01)。 相似文献
75.
蛋白质周转代谢及其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蛋白质周转是动物体内蛋白质积累形成动物产品的唯一生物学途径和基本生物学机制 ,是生物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动力学过程。本文对蛋白质周转代谢的概念、术语、动物蛋白质周转代谢的意义做了阐述 ,介绍了蛋白质周转代谢的测定方法 ,并重点介绍了蛋白质周转代谢的随机分析与房室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6.
试验主要比较研究了6株乳酸杆菌对热(55℃和65℃)、酸(pH值1.0、2.0和3.0)、胆盐(0.1%和0.3%)、微量元素铜(0、10、50和250mg/L)和锌(0、120、600和3 000mg/L)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各菌株对这些因子的耐受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菌株LGG增殖速度、产酸性、耐酸性和耐温度55℃的能力都较其他菌株好,但该菌株在65℃下存活率极低;菌株ZJ614耐高温能力较强,在65℃处理20min后存活率能达到19.2%,但Cu2+(50 mg/L)对其增殖的不良影响较大;菌株ZJ621虽对酸的耐受性较强,但对胆盐的耐受性较差。经全面考察各菌株对各逆性因子的耐受性,初步推断,菌株ZJ610和ZJ617的综合耐逆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77.
两栖蔊菜(Rorippa amphibia)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入侵植物,主要出现在草坪中,并有不断向各种生境扩张的趋势,往往会成为其入侵群落中的优势种,因此研究其种群和群落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对于更好地了解其入侵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调查了不同小生境中受到两栖蔊菜入侵的草坪群落,采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PI)、Cassie指标(CA)和Green指数(GI) 7个指标对两栖蔊菜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并分析两栖蔊菜的种群密度、盖度等特征。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了群落类型的差异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两栖蔊菜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无遮阴和半遮阴条件下,两栖蔊菜的种群密度分别为全遮阴条件的2.93倍和2.73倍,盖度分别为4.52倍和4.79倍,高度分别为1.57倍和2.37倍。即在全遮阴条件下两栖蔊菜种群的密度、高度、盖度均最低,且与无遮阴生境种群间差异显著(P <0.05);半遮阴条件下,两栖蔊菜的高度和盖度最高,与全遮阴生境下差异显著(P <0.05),与无遮阴生境种群高... 相似文献
78.
分别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以下日粮: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组(对照组)、试验B、C组均为基础日粮+酵母β-葡聚糖75mg·kg-1、试验D组为基础日粮+杆菌肽锌60mg·kg-1。试验全期共28d,每日记录犊牛采食量、每2周逐一称重并计算日增体质量,在试验第21天晨饲时,给A、B、D3组犊牛口服大肠杆菌(O141∶K99)肉汤培养基进行攻毒,C组继续正常饲喂。于试验第28天晨饲前,采集犊牛直肠内约10cm处靠近上壶腹黏膜部的粪便样品用于测定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攻毒前,B组犊牛0~14d和14~21d两阶段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26.18%和24.93%(P0.05);攻毒后,B、D组21~28d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30.38%、30.82%(P0.05)。试验各期F/G,B、D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D组犊牛攻毒后12和24h时,直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D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也显著降低(P0.05);C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显示,B、C两组条带数多于A、D组,且C组与A、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犊牛的总菌区系相似性处于50%~75%。结果表明,在代乳粉中添加75mg·kg-1酵母β-葡聚糖可改善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79.
SOE PCR重构SLA-Ⅰ复合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剪接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中间加一富含甘氨酸/丝氨酸的linker(G4S)3,将SLA-Ⅰ重链基因SLA-2和轻链基因β2m连接,形成复合体基因链SLA-2-(G4S)3-β2m,然后将复合体基因链克隆入p2X表达质粒,导入受体菌TB1并进行表达。结果显示,利用SOE PCR技术成功得到了复合体基因链SLA-2-(G4S)3-β2m,并且克隆入p2X载体。SDS-PAGE检测表明,复合体基因导入宿主菌后获得了融合蛋白MBP-SLA-2-(G4S)3-β2m,大小为84.1 ku。试验结果为今后在体外进行相关基因重组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稳定转化家蚕BmN细胞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建立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持续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体系,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带有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hGM-CSF)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表达元件的转基因载体pigA3GFP-IE-neo-FH-hGM-CSF-polyA-fib-L-intron1,以及带有hGM-CSF和吉欧霉素(zeocin)抗性基因的昆虫细胞转化载体pIZT-IE-hGM-CSF,分别转染家蚕卵巢BmN细胞,并以含相应抗生素G418或zeocin的培养液筛选,得到稳定的转化细胞系FH-hGM-CSF和IE-hGM-CSF。ELISA检测结果显示,hGM-CSF在FH-hGM-CSF和IE-hGM-CSF转化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34 55 fg/个细胞和2.227 38 fg/个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