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7篇
  免费   1367篇
  国内免费   2078篇
林业   1637篇
农学   1206篇
基础科学   1218篇
  2337篇
综合类   11027篇
农作物   1829篇
水产渔业   956篇
畜牧兽医   2925篇
园艺   1663篇
植物保护   964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1083篇
  2021年   1034篇
  2020年   968篇
  2019年   976篇
  2018年   640篇
  2017年   1071篇
  2016年   746篇
  2015年   1060篇
  2014年   1229篇
  2013年   1435篇
  2012年   1788篇
  2011年   1862篇
  2010年   1760篇
  2009年   1615篇
  2008年   1535篇
  2007年   1456篇
  2006年   1318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采用CTAB法研究不同提取缓冲液对三尖杉DNA 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三尖杉DNA的最佳缓冲液所含物质及浓度为100 mmol·L-1TrisHCl pH 8.0+0.14 mol·L-1NaCl+2%CTAB+20 mmol·L-1EDTA +2%β 巯基乙醇。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15个三尖杉优树样品的DNA,提取的DNA质量均较高,可以满足分子标记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2.
越冬栽培稻是一类能越过自然冷冬季节并在第2年春季萌芽、正常开花结实、收获稻谷的水稻品种。本文通过对越冬栽培稻产量性状QTL分析,明确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旨在进一步解析越冬栽培稻产量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育种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3份越冬栽培稻构建的3个半同胞F2群体为材料。各考察15个产量相关性状,利用Excel 2003、GraphPad Prism 5.0和QTL IciMapping 4.10软件分析数据、绘制遗传图谱、定位QTL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表型值在3群体中呈连续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共检测到37个QTL和26对上位性QTL,贡献率分别介于2.32%~36.31%和1.04%~2.05%;检测到9个同时影响2个及以上产量性状(一因多效)QTL标记区间;以联合分析检测到13个产量性状相关QTL,其中4个QTL区间与单群体检测QTL区间重叠;越冬栽培稻产量相关性状QTL以加–显性效应遗传为主、上位性遗传效应为辅。本研究将为越冬栽培稻产量相关基因挖掘及育种创新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43.
70份国外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本研究用19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小种苗期接种70份国外引进小麦品种(系)及36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同时在2016—2017年度分别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对70份国外引进品种进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为进一步检测材料中所携带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病基因,利用12个与已知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综合基因推导、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检测的结果,在33份材料中鉴定出15个抗叶锈病基因,包括Lr1、Lr2a、Lr26、Lr3ka、Lr11、Lr17、Lr30、Lr10、Lr14a、Lr2b、Lr13、Lr15、Lr21、Lr44和Lr45,田间鉴定筛选出39份品种表现慢锈性。苗期和田间表现表明,国外品种中含有丰富的对我国叶锈菌小种有效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基因,可作为小麦抗叶锈病抗源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44.
张飞  郑凤英 《种子》2019,(10):57-61
对采自双岛湾的鳗草(Zostera marina L.)种子,分别进行了野外盆栽种子萌发试验及室内5℃低温保存时长(30d、60d和90d)和萌发温度(5℃、15℃和25℃)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鳗草种子在野外经过了夏季高温期和冬季低温期的休眠后于次年2月末水温为4℃时开始萌发,持续至5月,萌发期水温为4~17℃,累积萌发率随春季回暖显著提高,在4—5月达到峰值,5月底累积萌发率达20.6%,实生苗于4—5月快速生长发育,对应水温为6~17℃;5℃低温保存不同时长和不同萌发温度对种子的萌发率的影响都极显著,即低温保存时间越长,种子萌发率越高,且显著缩短了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时间,保存90d后3个萌发温度下的初始萌发时间均小于3d、萌发高峰时间均小于8d。不同低温保存时长条件下,均以15℃为最适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845.
杜康华  郑飞凤  徐晶晶  张宏  杨正安  张杰 《种子》2019,(10):101-103
根据四唑(2,3,5-Tripheny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结合种子萌发试验,研究普通番茄果实不同发育期种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TTC染色法最优条件为:30 ℃条件下1.0% TTC染色24 h;番茄种子在果实绿熟期(MG)前4 d开始具有生活力;在转色期(LR,59 d)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同时种子千粒重达到成熟标准,说明转色期种子已完全成熟,可用作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46.
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病害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研究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区病害种类和发生程度,明确河西走廊玉米种业四大发展阶段病害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原始时期病害记载数量少,危害轻;玉米种业起步阶段病害种类、数量具有增多趋势;玉米种业形成时期病害种类结构简单,病原组成单一,致病分化简单,重大病害随调运品种引入;玉米种业改革稳定期病害结构复杂,为害严重,病原种群变化大,病原传播途径多。  相似文献   
847.
磷酸二氢钾对提高花生萌发期耐低温胁迫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东 《种子》2019,(4):85-86,91
低温是影响早播春花生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采用4个不同浓度的KH_2PO_4溶液对花生进行浸种处理,研究KH_2PO_4溶液浸种对花生幼苗根系和茎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KH_2PO_4溶液浸种能够显著地提高主茎高、叶片数和叶面积;也显著增加了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对8个形态学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3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对KH_2PO_4溶液浸种提高耐低温胁迫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3 000 mg/L KH_2PO_4溶液浸种处理综合因子分值最高,可显著提高花生幼苗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848.
赣优9812(赣香A/中种恢9812)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联合肇庆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8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稻20180025)。该组合具有丰产性突出、米质较优、抗稻瘟病能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849.
郑雷  王磊 《种业导刊》2019,(6):25-27
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和室内培养鉴定,结合近2a玉米顶腐病防治试验,从分析田间症状表现、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分析等方面入手,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玉米顶腐病防治对策,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0.
为得到对番茄晚疫病原菌有更好抑制作用的生物药剂,对15种中药进行筛选,并进行配伍抑菌研究,得出最佳三配伍抑菌组合为青蒿∶五味子∶乌梅=1∶4∶1,抑菌圈直径达到了56 mm,最佳配伍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82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5 mg/mL,对生长曲线的抑制作用明显。将该中药配伍液稀释500~1 000倍时,其抑菌率明显高于典型化学抑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