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2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1079篇
林业   928篇
农学   717篇
基础科学   772篇
  1257篇
综合类   6333篇
农作物   909篇
水产渔业   490篇
畜牧兽医   2002篇
园艺   945篇
植物保护   56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619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581篇
  2013年   769篇
  2012年   1099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1101篇
  2009年   962篇
  2008年   994篇
  2007年   828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8 毫秒
41.
针对QY、PRI、NDVI、水势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玉米的生理状况,以甜糯二号玉米作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测量玉米昼夜4个参数值,研究了QY、PRI、NDVI、水势4个参数的昼夜变化,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QY、水势、PRI三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能建立回归模型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粉条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石蜡的测定方法,为食品监管提供保障。【方法】先以石蜡成品摸索石蜡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条件,再以石蜡成分C18H38和C24H50进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试验。【结果】不同预处理方法中,超声萃取处理的C18H38和C24H50在粉条中的萃取回收率最高,分别为93.5%和91.0%;20min超声时间萃取粉条中烷烃成分较为适宜;所建立的粉条中石蜡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4.8,样品回收率均大于90.0%,达到定量检测要求。【结论】所建立的石蜡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粉条中石蜡成分的定性及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3.
开展了施用N、P、K肥对杉木幼苗期生长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但需N、P、K肥配合施,单施N肥的效果较N、P、K配施的效果差,单施N肥和N、P、K肥配施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N 1.5 g、P 5 g、K 1.5 g,苗高比对照高出38.8%,地径比对照高出46%,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表现最差的施肥配方是N 1.5 g,苗高比对照高出17.4%,地径比对照高出20.0%。  相似文献   
44.
袁维  张杰  王崑  洪丽  陈旭  谢福春 《北方园艺》2015,(10):187-189
以黑龙江省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方法对其露营旅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发展露营旅游存在一定的劣势与威胁,但总体上的优势与机会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朗乡露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b1230 protein of Mycobacterium bovis in the diagnosis of bovine tuberculosis,we obtained the Mb1230 gene by PCR and constructed recombinant plasmid pET-22b-Mb1230.Recombinant Mb1230 protein was obtained by IPTG induction and purifi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The activity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valuated by TST test,IGRA test and indirect ELISA.The size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matched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 proved by SDS-PAGE;Western blotting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could react with mouse anti-His antibody,and had specific band;The results of TST test,IGRA test and indirect ELISA test also showe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had antigenic activit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Mb1230 had good B cell and T cell activity,so,it ha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bovine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46.
湖北省萝卜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萝卜主产省相比,湖北省萝卜产业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布局比较合理,产品周年生产、全年供应;二是具有生态型高山萝卜优势。但品种良莠不齐、市场信息不畅、加工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47.
淀粉消化主要是消化酶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并通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而参与体内代谢的过程。淀粉消化在家禽生长中有着关键作用,不仅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同时对家禽的糖类和脂类代谢、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肠道形态等都有显著影响。家禽对淀粉的消化与家禽日龄、饲粮淀粉类型、淀粉颗粒大小、支链/直链淀粉比例及非淀粉多糖含量等有关。本文主要综述家禽对淀粉消化特点及淀粉消化对家禽生理代谢的影响,并阐述影响淀粉消化的因素,为改善家禽对淀粉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嵌入式复合式纺纱技术,实现低支高纺,开发高支苎麻棉爽丽纱面料的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9.
本试验旨在获得中国美利奴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GF10)基因的编码区(CDS)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对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其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FGF10 mRNA表达水平与中国美利奴羊毛囊生长发育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PCR扩增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CDS,并克隆到zero PCR@TM-Blunt进行测序验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GF10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绵羊FGF10基因CDS长度为696 bp(序列上传GenBank,获得登录号:MT872422),编码231个氨基酸,与牛和山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存在1个信号肽和1个跨膜结构域,其为分泌通路信号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FGF10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毛囊发育过程中均表达,在毛囊发育第85天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毛囊发育时期(P<0.05)。本研究获得中国美利奴羊FGF10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GF10基因编码区序列具有物种间的保守性,同时FGF10在绵羊毛囊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表达,由此表明,FGF10基因可能在绵羊毛囊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50.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分离纯化在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腐烂猕猴桃中共分离出5株致病菌,对ITS区序列测序结果经GenBank数据库BLAST比对,A的ITS序列与Trichothecium roseum(EU552162.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B的ITS序列与Fusarium tricinctum(AB587078.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C的ITS序列与Penicillium expansum(AF330635.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D的ITS序列与Colletotrichum boninense(KF819619.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E的ITS序列与Botrytis elliptica(KJ638600.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由形态学及ITS区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鉴定A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B为镰刀菌属(Fusarium tricinctum),C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D为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E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5种病原真菌中灰葡萄孢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