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14篇
  免费   1775篇
  国内免费   2617篇
林业   2380篇
农学   1379篇
基础科学   1340篇
  2817篇
综合类   14026篇
农作物   2289篇
水产渔业   1435篇
畜牧兽医   4682篇
园艺   2148篇
植物保护   1110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66篇
  2022年   1327篇
  2021年   1308篇
  2020年   1166篇
  2019年   1180篇
  2018年   801篇
  2017年   1327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1441篇
  2014年   1426篇
  2013年   1787篇
  2012年   2596篇
  2011年   2594篇
  2010年   2480篇
  2009年   2280篇
  2008年   2273篇
  2007年   2056篇
  2006年   1580篇
  2005年   1289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971.
在温室条件下,以一年生木棉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时间处理对木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木棉幼苗对干旱胁迫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降低,其体内与抗性密切相关的防御酶活性也随着干旱时间延长发生明显的变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总生物量总体呈降低趋势,根冠比则随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72.
在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 实现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创新与实践, 有效地提高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973.
研究不同时期斑茅产量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斑茅生物质产量在11月达到最高,其后开始下降;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茎叶生物质产量比呈现上升趋势;含水量随生长发育的进行显著降低;叶片灰分含量全年最低为5月,从10月份开始显著增加,至12月份达到最高。茎秆灰分含量略低于叶片,全年最低为10月,最高为7月,变化幅度不大。叶片中木质素含量全年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12月11月9月10月7月8月6月;茎秆中木质素含量全年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12月11月9月7月8月10月6月。10月份茎秆含水量低,灰分含量最低,热值较高,结合产量和燃料品质考虑其更适于直接燃烧,而9月份叶片则更加适于作为生物转化的材料。  相似文献   
974.
对苎麻长麻纺(复精梳)工艺中的苎麻预并条和头道精梳条进行牵切,然后分别将其在棉纺设备上进行并条、粗纱和细纱加工。探讨牵切纱断裂强度与捻系数的相互关系,并对比分析牵切纱与常规纱的质量。结果表明,牵切纱临界捻系数αt 在405左右,苎麻牵切精梳纱的条干、粗细节、棉结及3 mm以上的毛羽与苎麻常规精梳纱的接近,且断裂强度优于苎麻常规精梳纱的。  相似文献   
975.
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对植物抗性起重要作用,可被诱抗剂诱导产生。因此,本研究应用三种诱抗剂(水杨酸SA、壳寡糖CO、茉莉酸甲酯MeJA )及其不同浓度喷施“川苎8号”苎麻幼苗,测定喷施后不同时间其叶片内PPO及POD活性,根据酶活性升高程度来筛选能使苎麻产生较大抗性的合适诱抗剂及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喷施上述三种诱抗剂均能使叶片内PPO及POD活性升高;0.8 mM SA、3 g/L CO和1 mM MeJA喷施均比同类诱抗剂的其他浓度酶活性要高;同时,三种诱抗剂相比,0.8mM SA喷后7-8d, PPO和POD酶活性均达到最大,效果较其他2种诱抗剂稳定。由此认为SA为诱导苎麻产生抗性的合适诱抗剂,0.8 mM浓度提前7 d喷施能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76.
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花生性状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花生品种花育31号在新疆和田地区农科所4种果林间的套播栽培试验,对调查的6个性状的数据利用DP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在不同果林中套播花生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差异,并对性状因子结构和因子中主要载荷性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在不同果林间花生套播种植的效果。结果表明,在4种果林中套播种植花生时,以在3年生红枣林中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在7年生红枣林中产量位列第二;对6个性状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应的4个类型的果林中套播种植花生时,不同果林中的花生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性状的因子结构和因子内主要载荷性状间的关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77.
花生高油酸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籽粒油脂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高油酸的花生油脂稳定性好,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因此选育高油酸的花生材料和品种已成为目前花生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高油酸产生的分子机制、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高油酸花生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花生高油酸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8.
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土壤细菌群落16SrDNA-PCR-DGGE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秸秆深翻还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嵌套式PCR和DGGE电泳技术对细菌16SrDNA V3~V5区进行扩增和产物分离,分析3个秸秆深翻处理下春玉米各生育期土壤细菌群落变化,探索高寒灌溉农区春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初步表明,秸秆还田处理细菌多样性高于常规旋耕无秸秆还田处理,这种多样性同时受玉米生育期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的影响。3个处理相同生育期DGGE条带数有明显的变化,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两年处理(SF-II)条带数最多,其次是玉米秸秆深翻还田1年处理(SF-I),常规旋耕无秸秆还田(CK)最少;在成熟期,SF-II条带数为12,是CK处理的两倍。玉米全生育期一直存在数种优势菌群,但各时期细菌的种类不同,整体表现为随着玉米的生长细菌种类逐渐增加,成熟期减少。秸秆深翻还田能丰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玉米生长中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979.
玉米自交系耐盐种质的筛选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0+0、2.5+2.5、5+5和7.5+7.5 mmol/L(Na2CO3+NaHCO3)盐浓度胁迫下,对118份玉米自交系芽期、苗期的耐盐性差异进行比较,以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表现为依据筛选耐盐种质。各指标受盐害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株高>芽势>叶长>根长>地上含水量>地下含水量>叶宽>芽率>须根数>根冠比>茎粗>根粗;当盐胁迫溶液为7.5 mmol/LNa2CO3+7.5 mmol/L NaHCO3时,对玉米自交系影响差异显著。综合各个指标的盐害率对11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评价和排序,5个耐盐性强的自交系品种为DL、A71、PHB1M、A92和WM33;对盐敏感的5个品种为06NY-25、Mo17、郑32、南引26和农M1。  相似文献   
980.
以玉米杂交种创奇518新种子为材料,以不同浓度配比的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和水杨酸组合作为引发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低温种植处理,研究提高玉米种子抗寒性的3种引发剂的最佳浓度配比。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引发处理的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鲜重、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以浓度为20%的PEG、浓度为0.5%的二甲基亚砜和浓度为0.007%的水杨酸组合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最高,幼苗长势整齐一致,POD和CAT较对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