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03篇
  免费   1898篇
  国内免费   3119篇
林业   2642篇
农学   2543篇
基础科学   1549篇
  3405篇
综合类   15080篇
农作物   2481篇
水产渔业   1580篇
畜牧兽医   5623篇
园艺   2350篇
植物保护   1567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1328篇
  2021年   1354篇
  2020年   1300篇
  2019年   1240篇
  2018年   934篇
  2017年   1419篇
  2016年   1069篇
  2015年   1527篇
  2014年   1634篇
  2013年   1946篇
  2012年   2740篇
  2011年   2851篇
  2010年   2663篇
  2009年   2341篇
  2008年   2240篇
  2007年   2077篇
  2006年   1870篇
  2005年   1548篇
  2004年   915篇
  2003年   766篇
  2002年   957篇
  2001年   815篇
  2000年   752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不同追肥次数和用量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行减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连续种植的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在保证不减产的情况下,节肥效果显著,与传统施肥处理(T1)相比,优化施肥各处理(T2—T5)每667 m~2施用化肥纯养分总量分别减少44.8、44.8、65.6、3.2 kg,节肥47.0%、47.0%、68.8%、3.4%,T4处理节肥效果最佳;在高肥力地力水平下,追肥用量减半完全可以保证作物所需养分,其中T3产量最高,表明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追肥次数,少量多次追肥更利于作物生长;T3提高了番茄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番茄的硝酸盐含量。综上,化肥减量对连续种植的番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番茄的品质,以T3即化肥底施减量50%配施40%有机肥且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32.
The North Georgia Mountains are the southernmost region along the United States East Coast where European wine grapes (Vitis vinifera) are grown commercially. Epidemics of downy mildew, caused by Plasmopara viticola, are frequent and severe,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pidemiology and population biology of the pathogen in this region. Disease monitoring in an experimental vineyard from 2015 to 2017 indicated that times of disease onset and progress rates were highly variable across years and cultivars. Oospores were observed microscopically, and simulation with a process-based model indicated presence of conditions favourable for oospore germination in th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each year. A total of 409 P. viticola isolates collected over three  years were genotyped with seven microsatellite markers, revealing very high genotypic diversity, which when combined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oospores is indicative of a sexually reproducing population. Among the 409 isolates, 225 multilocus genotypes (MLGs) were identified, of which 164 were detected only once and 61 were repeated (clonal). Eight MLGs (represented by 28 isolates) were detected across years, suggesting the possibility of asexual overwintering of P. viticola in this region. Across sampling dates, the percentage of isolates belonging to nonrepeated (unique) MLGs ranged from 27.3% to 63.2%. Even towards the end of the annual epidemic, the percentage of isolates in nonrepeated MLGs was still relatively high, around 30%. These MLGs may have originated from oospores germinating lat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lthough incomplete sampling at earlier dates and contribution by immigration cannot be fully excluded.  相似文献   
933.
二甲基二硫的生物活性评价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DMDS)对土壤病原线虫和土传病原菌的毒力,比较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探究DMDS作为新型土壤熏蒸剂提供切实可行性的依据。结果表明:DMDS熏蒸对土传病原线虫和镰刀菌属的LD_(50)分别为4.743 mg/kg和1.513 mg/kg,可见DMDS对病原线虫和镰刀菌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数据分析发现:DMDS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抑制硝化作用过程,减少NO~-_3-N的产生,提高植物可吸收态氮素水平。DMDS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电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而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均有降低。此外,熏蒸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减少,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对DMDS熏蒸后土壤进行底物诱导呼吸试验,表明DMDS能够在试验初期抑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DMDS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作出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934.
土壤施硅对小麦和麦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土壤施硅对小麦蚜虫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在小麦种植前分别配施0(CK)、40、80和120 kg/hm2四个浓度的硅肥,测量施硅后小麦生育期、生物量、叶面积、株高、产量指标以及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发生量。结果表明,施硅对小麦株高和穗数无显著影响,但80 kg/hm2和120 kg/hm2浓度施硅处理后小麦叶面积分别为1 786.03 mm2和2 033.54 mm2,生物量分别为133.68 g和134.50 g,小麦穗粒数分别为35.61粒和35.92粒,小麦千粒重分别为45.34 g和45.59 g,小麦产量分别为9 684.45 kg/hm2和9 835.05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小麦成熟期较对照提前3 d;80 kg/hm2和120 kg/hm2浓度施硅处理后禾谷缢管蚜发生量分别为90头和86头,均显著低于对照;40、80和120 kg/hm2浓度施硅处理后荻草谷网蚜发生量分别为128、117和105头,均显著低于对照。因此,田间土壤施硅80 kg/hm2和120 kg/hm2可以明显改善小麦农艺性状,提高小麦产量,并能减少麦蚜发生量。  相似文献   
935.
干旱区平原水库的渗漏会抬高坝后农田地下水位,使土壤发生盐渍化,许多土地因此减产甚至弃耕。坝后设置排水沟是一种有效控制农田地下水位的措施。本研究采用排水沟调控坝后农田的地下水位,并利用HYDRUS模拟出在不同地下水位和深度的条件下土壤含水率与含盐量的变化情况,将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相互对比,检验出模拟值的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通过排水沟从1 m降到3 m,表层含盐量相差1.49~33.19 g·L~(-1),因此排水沟遏制地下水位越深,水盐运移越不明显,次生盐渍化越不容易发生,反之,则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相同时,土体种植植物可以降低含水率和含盐量,其中含水率最大变化为6.33%,含盐量仅相差0.08~4.56 g·L~(-1)左右,而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其影响的程度也逐渐减小。设置排水沟是解决坝后农田土壤盐渍化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936.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在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生物逆境通常导致生物体内蛋白变性。热激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协助蛋白的重新折叠、稳定、胞内运输和降解,以阻止受损蛋白的累积,维护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而热激蛋白的表达是通过热激转录因子(Hsfs)结合于热激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的热激元件上(heatshockelement,HSE),以募集其它转录因子而形成转录复合体,促进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植物热激转录因子比动物系统更为多样性。根据其基本的结构域,植物热激转录因子可分为三类:HsfA、HsfB、HsfC。A类Hsfs已有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报道,特别是在番茄方面。HsfB和HsfC的作用尚不清楚。在其复杂的网络中,每一热激转录因子均有其独特的作用,取决于其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聚合化、活性及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在非生物逆境,尤其是热激逆境下,A类热激转录因子在调节热激蛋白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番茄的HsfA1起着主导作用,其缺失无法被其他相近的Hsfs所取代,但在持续热逆境下,在HsfA1的配合下,HsfA2可成为主要调节因子。B类热激转录因子可作为A类Hsfs的阻抑蛋白。然而,基于对不同的单个突变体的研究,以及对酵母Hsf1致死突变体的拯救恢复,一些热激转录因子的作用又是丰余的。此外,热激蛋白也对热激转录因子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37.
抗PVY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国内外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提取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新鲜叶片的总DNA,用17种RAPD引物进行随机多态性扩增,利用遗传多样性信息,进行亲源关系的分子鉴定。试验表明:平均每10个碱基引物扩增出6 ̄21条谱带,共获得164条特异性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获得9.8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为76.3%。RAPD分析表明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6 ̄0.68之间,平均值为0.35,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27 ̄0.50之间,聚类分析将37种抗PVY材料划分为三个类,聚类结果同材料的血缘关系密切,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性。根据扩增的特异性谱带可进行抗PVY马铃薯资源的分子鉴定,为抗PVY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8.
为探讨栽培模式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应该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青薯9号马铃薯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比分析露地平作(A1)、露地单垄单行(A2)、露地单垄双行(A3)、半膜单垄双行(A4)、全膜单垄双行(A5)5种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起垄覆...  相似文献   
939.
高校扩招后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矛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浙江省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情况为例,分析高校扩招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结合浙江省经济发展现象与趋势,重点分析高校学科专业扩展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940.
严炯钧 《广东饲料》2006,15(1):8-10
广东在“禽流感疫情”期间因强有力的防控措施,至今保持“零疫情”的记录。春节前,坚持下来的家禽养殖户终于见到“云开日出,”据媒体报道,仅广州每天就上市70万只活鸡,输港活鸡从3万只/天增加到7万只/天,存栏肉鸡迅速清空。冬去春来,南粤大地又要接受春季候鸟北飞迁徙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