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55篇 |
免费 | 1700篇 |
国内免费 | 316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45篇 |
农学 | 2543篇 |
基础科学 | 1549篇 |
3405篇 | |
综合类 | 15082篇 |
农作物 | 2481篇 |
水产渔业 | 1580篇 |
畜牧兽医 | 5622篇 |
园艺 | 2350篇 |
植物保护 | 15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7篇 |
2023年 | 556篇 |
2022年 | 1328篇 |
2021年 | 1356篇 |
2020年 | 1301篇 |
2019年 | 1240篇 |
2018年 | 934篇 |
2017年 | 1419篇 |
2016年 | 1069篇 |
2015年 | 1527篇 |
2014年 | 1634篇 |
2013年 | 1944篇 |
2012年 | 2740篇 |
2011年 | 2851篇 |
2010年 | 2663篇 |
2009年 | 2341篇 |
2008年 | 2240篇 |
2007年 | 2077篇 |
2006年 | 1870篇 |
2005年 | 1548篇 |
2004年 | 915篇 |
2003年 | 766篇 |
2002年 | 957篇 |
2001年 | 815篇 |
2000年 | 752篇 |
1999年 | 432篇 |
1998年 | 221篇 |
1997年 | 188篇 |
1996年 | 145篇 |
1995年 | 133篇 |
1994年 | 134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0年 | 2篇 |
1967年 | 2篇 |
1962年 | 8篇 |
1956年 | 7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22.
123.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24.
125.
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一个分子质量为54 kb的糖蛋白,其活性受营养因素、激素水平等调节,因牦牛生存环境的特殊性,试验拟从分子水平研究天峻县牦牛脂蛋白脂酶外显子7(LPL-Exon7)基因的多态性,并与生长发育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从而为牦牛营养调控、品种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试验采集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牦牛抗凝血106份,提取血样DNA,并利用PCR技术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对候选基因LPL-Exon7进行多态性分析,并于采血的同时对牦牛体重、体斜长、体高、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牦牛LPL-Exon7基因在高原牦牛和野血牦牛中都表现为多态,存在3种基因型,即AA、AB和BB,由1对等位基因A和B控制,A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经χ2检验,符合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定律,处于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在高原牦牛和野血牦牛群体中公、母牦牛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3588和0.2103、0.3219和0.3343,高原牦牛母牛的多态信息含量PIC<0.25,处于低度多态,高原牦牛公牛和野血牦牛公、母牛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250.05)。因此,初步推断牦牛LPL-Exon7可以作为牦牛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26.
127.
腐蹄病C型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基因T程疫苗对家兔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转化C型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基因表达子粒的工程菌PAK/2pfsC在含羧苄青霉素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用MgCl2法在培养物上清中提取表达产物(纤毛蛋白).将表达的纤毛蛋白产物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制成疫苗.用疫苗免疫3只健康家兔,21 d后再次接种;定期采血,用对流免疫电泳和K凝集实验检测试验家兔的体液免疫应答及抗体水平.结果发现,免疫7 d即可产生相应抗体,21 d后抗体效价达到8 000×以上,而且高滴度抗体可维持6个月以上.试验表明,腐蹄病C型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8.
129.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低胆碱、低蛋氨酸饲粮为基础饲粮,通过两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需要量进行研究.试验选用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12个组,其中1~8组为试验组,9~12组为中心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分别以胆碱和蛋氨酸为自变量,以反映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为因变量拟合回归方程,估计21 ~ 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的需要量.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胆碱和蛋氨酸水平对21~42日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脂率和肝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胆碱水平在860~1 120mg/kg时,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蛋氨酸水平增至0.40%后,继续增加对平均日采食量的改善作用不明显;蛋氨酸水平在0.35%~0.42%,胆碱水平在860 ~1 120mg/kg时,肉仔鸡的料重比达到最低值;蛋氨酸水平在0.30%~0.47%时,随着胆碱水平的增加肉仔鸡腹脂率呈下降趋势;当蛋氨酸水平在0.30% ~0.40%,胆碱水平在1 000 ~1 400mg/kg时,肉仔鸡肝脂率随着胆碱水平的增加和蛋氨酸水平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胆碱水平为990 ~1 030mg/kg,蛋氨酸水平为0.40% ~0.43%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生长性能;当胆碱水平为1 780~1 880 mg/kg,蛋氨酸水平为0.37% ~0.38%时,肉仔鸡可达到最佳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3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流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西各地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病料中,分离到5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病毒形态观察、对鸡新城疫病毒(NDV)的干扰、鸡胚致病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血凝特性试验、病毒理化特性测定等生物特性鉴定及IBV N基因特异性片段的检测.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60~120 am,有囊膜及纤突呈冠状排列的病毒粒子;对NDV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分离株的传代物均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动物回归感染死亡鸡肾脏病变明显,表现肾脏肿大、花斑肾现象,输尿管内充塞大量尿酸盐;无直接血凝性,经1%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红细胞;分离株对乙醚和氯仿敏感;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分离毒株进行扩增,结果均扩增出特异N基因核酸片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