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37篇
  免费   4766篇
  国内免费   2881篇
林业   2587篇
农学   3667篇
基础科学   1622篇
  4495篇
综合类   8467篇
农作物   1912篇
水产渔业   3554篇
畜牧兽医   7385篇
园艺   898篇
植物保护   259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747篇
  2021年   1063篇
  2020年   1408篇
  2019年   1937篇
  2018年   1496篇
  2017年   1837篇
  2016年   1773篇
  2015年   1882篇
  2014年   1970篇
  2013年   2210篇
  2012年   1978篇
  2011年   2146篇
  2010年   2165篇
  2009年   1618篇
  2008年   1485篇
  2007年   1177篇
  2006年   1154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706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1303篇
  2001年   1091篇
  2000年   816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0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内蒙古沙尘暴的成因、趋势及其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内蒙古1961~2001年的天气气候资料,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沙尘暴作了统计分析,阐述了沙尘暴的危害并给出了沙尘暴的基本定义。分析了引起沙尘暴的天气和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研究了他们对沙尘暴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内蒙古的沙尘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从1998年开始有所增加;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以阿拉善盟偏北地区为最高发区;降水、气温、大风、寒潮、北半球极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亚洲西风环流、东亚大槽和南方涛动等天气和气候因素均对该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培养生物变量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龟子绿僵菌属于真菌类生物杀虫剂,本文研究了接种量、种龄、菌种代数等生物因素对金龟子绿缰菌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并对液—固两步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经过优化,得到金龟子绿僵菌产孢的最佳生物参数是:接种量为2.5g/100g、种龄为5-6天;采用固体二代种,培养6天,孢子产量可达1.531×10~(10)孢子/g干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3.
1案情2003年3月23日锡盟正镶白旗改良站从通辽市科左后旗查金台牧场购入26头西门塔尔牛 (其中3头种公牛 ) ,用汽车从科尔沁区运抵锡盟正镶白旗羊场 ,并与2002年11月从通辽科左后旗查金台牧场购入的10头牛混群饲养。24日下午起 ,新购进牛陆续发病 ,至31日病牛已达26头 (新购和原购的牛都有 ) ,旗兽医站接到疫情报告后即派兽医人员到羊场调查情况 ,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兽医人员初步诊断为某一类病 ,于是向旗、盟畜牧局和政府上报疫情。并采取病料送自治区兽医站检验诊断 ,确诊为某一类传染病。2处罚经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调查取证 ,这是一…  相似文献   
134.
The aim of these experiments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antiviral effect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β‐glucan on the pneumonia induced by 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 Forty colostrum‐deprived 5‐day‐old pigle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of 10. The 20 pigs in groups 1 and 2 were administer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β‐glucan orally (50 mg/day/pig; En‐Bio Technology Co., Ltd) for 3 days before SIV infection and those in groups 3 and 4 were given culture medium/diluent alone. Groups 1 and 3 were inoculated intranasally with 3 ml of tissue culture fluid containing 2 × 106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s 50% (TCID50)/ml of SIV and those in groups 2 and 4 were exposed in the same manner to uninfected cell culture supernatant. The microscopic lung lesions induced by SIV infection (group 1 pig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evere than those induced by infection in animals pre‐administered β‐glucan (group 3) (P < 0.05). Significantly more SIV nucleic acid was detected in the lungs of pig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SIV only (group 1) at 5, 7 and 10 days post‐inoculation (dpi) compared with lungs from pigs pre‐administered β‐glucan and infected with SIV (group 3) (P < 0.05). The concentrations of interferon‐γ (IFN‐γ) and nitric oxide (NO)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from pigs pre‐administered β‐glucan and infected with SIV (group 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or any other group at 7 and 10 dpi for IFN‐γ, and at 5, 7 and 10 dpi for NO (P < 0.05).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β‐glucan reduced the pulmonary lesion score and viral replication rate in SIV‐infected pig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β‐glucan as prophylactic/treatment agent i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35.
猪原始生殖嵴细胞(PGCs)建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五指山猪(WSZP)近交系第8~13代培育群中,先后选用21头5~10月龄青年母猪,分别于授精后25~30d采集胎儿106个,进行原始生殖嵴(PGCs)细胞分离、培养等建系技术研究。以DMEM F10(1:1)为基础培养液,按添加或不添加生长因子,将培养液分为A、B、C3种,并以STO细胞作饲养层,在38℃、5.0%CO2和湿润的气相中进行培养建系。结果获得胚胎生殖嵴细胞(EG)细胞系6个细胞株,其中1个EG细胞株传至11代、2个传至5代、1个传至4代、2个传至3代冻存。并进行了AKP染色、体外分化、冷冻-解冻复苏和嵌合体制作等鉴定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胚龄对EG细胞建系具有一定影响,不同培养液对EG细胞建系效果不同,STO细胞饲养层的质量是建株、传代、冷冻-解冻复苏的关键因素之一。EG细胞系的初步建立,为今后筛选进入种系的EG细胞系、实施体外基因操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6.
本文概述了微卫星DNA进行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将其用于亲子鉴定的优点以及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7.
The original article to which this Correction refers was published in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58 (7): 649–662 (2002).Copyright © 2004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8.
晓雨 《饲料广角》2005,(22):1-4
[本刊讯]深秋的北京,天高云淡,阳光融融.11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热气腾腾,喜气洋洋.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举办的“庆祝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成立20周年暨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39.
小肽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选用1 80尾体质量相近、健康的成鲤作饲养试验,随机分成4组,设对照组1个,试验组3个(日粮中分别添加0 .3 %、0 .6 %、1 .0 %的小肽)。试验结束后,观察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小肽对成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脏体器官的影响,以探讨小肽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 )试验组成鲤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4)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其中1 .0 %小肽组的IgM和C4分别为450 .81mg/L和1 7.69mg/L ,比对照组提高1 4 .6 %和95 .7%,补体(C3 )差异不显著(P >0 .0 5) ;尿素氮(BUN)含量比对照组低(P <0 .0 5) ,尤其是1 .0 %小肽组比对照组降低2 7.9%;2 )试验组成鲤的内脏比、肝体比和脾体比均比对照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 >0 .0 5) ,随着饵料中小肽用量的增加肾体比也逐渐提高,1 .0 %小肽组的肾体比比对照组提高56.3 %(P <0 .0 5)。  相似文献   
140.
观察了复方中草药“毒菌杀”的安全性及其对禽大肠杆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发现“毒菌杀”安全性高,组成“毒菌杀”的各单味中药及其合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g/mL)分别为板蓝根0.05、穿心莲0.05、黄芪0.025、黄柏0.05、柴胡0.05、生地0.05、甘草0.05、当归0.025,“毒菌杀”方剂为0.05;对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板蓝根0.05、穿心莲0.025、黄芪0.025、黄柏0.05、柴胡0.025、生地0.05、甘草0.025、当归0.05,“毒菌杀”方剂为0.025;而牛胆汁对这两种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1%。说明“毒菌杀”方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