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2篇
  免费   1199篇
  国内免费   1314篇
林业   2089篇
农学   2484篇
基础科学   1154篇
  2680篇
综合类   4695篇
农作物   897篇
水产渔业   985篇
畜牧兽医   3107篇
园艺   594篇
植物保护   128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512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599篇
  2015年   757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908篇
  2012年   1121篇
  2011年   1166篇
  2010年   1065篇
  2009年   1007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1046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847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355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66年   6篇
  1956年   5篇
  1893年   4篇
  18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猪肝中氯丙嗪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猪肝中氯丙嗪的残留量,试样中残留的氯丙嗪经乙酸乙酯提取,用正己烷和C18柱净化后,用氨化乙酸乙酯洗脱。采用EI电离源方式进行选择离子扫描(SIM),选择离子包括86,233,272,318。方法的检测限为1μg/kg(S/N>3),线性范围为1-200μg/kg,加标回收率为68.00%-92.10%,相对标准偏差(n=5)为5.92-9.35%。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2.
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是西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培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西瓜抗枯萎病育种以来,已培育出一批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主要集中于二倍体西瓜,在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因此无籽西瓜生产中缺少抗枯萎病品种。生产上对无籽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嫁接,防病的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嫁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存在不亲和、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目前无籽西瓜生产面积正在逐年扩大,适时开展无籽西瓜抗枯萎病育种是满足生产需要、有效防治病害的根本途径。本试验采用NCⅡ杂交设计配制了部分无籽西瓜组合,鉴定双亲及F1的枯萎病抗性并进行配合力分析,以初步了解无籽西瓜抗枯萎病组合双亲选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83.
氮素对大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的影响,以及在适宜施氮量的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kg大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8.5kg、磷1.4kg、钾5.2kg。从播种到鳞芽花芽分化期(180d),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相对较低,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0.7%、36.8%和46.1%;从鳞芽花芽分化期到收获(52d),蒜薹伸长、鳞茎膨大,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迅速增加,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69.3%、63.2%和53.9%,到收获前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达到高峰。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氮素用量为240kg·hm-2,大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为0.710、0.114和0.434g·株-1,吸收比例为1∶0.16∶0.61。  相似文献   
984.
江南地区大棚促成—避雨栽培下葡萄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表明, 促成—避雨栽培( Forcing-cultivation and Rain-shelter-cultivation, F-C & R-S-C) 条件下7个葡萄品种: ①净光合速率( Pn) 日均值、光饱和点(LSP) 、光补偿点(LCP) 在促成阶段分别为CO2 (5.74 ±4.33) ~ (7.87 ±5.85) 、494~1 110和9.6~5.15 μmol·m-2 ·s-1 , 在避雨阶段分别为(3.85±1.82) ~ (5.62 ±3.23) 、806~1 407和16.5~33.5 μmol·m - 2 ·s- 1 ; 各品种的CO2 饱和点(CSP) 、CO2补偿点(CCP) 在促成阶段分别为717~1 500和60.6~88.0 μL·L - 1 , 在避雨阶段分别为944~1 601和14.1~59.1 μL·L - 1 ; ②在促成阶段的Pn日均值、Pn日高峰值、Pn日积分值、气孔导度( Gs) 、蒸腾速率( Tr) 、LSP和CSP相对于避雨阶段较高, 光合表观量子效率(AQY) 、羧化效率(CE) 、LCP、CCP和多数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WUE) 则较低; ③上述指标在不同栽培阶段各品种间的差异显著, 其中‘黎明无核’、‘里扎马特’和‘郑州早玉’的Pn日均值、WUE、AQY、CE、LSP和CSP均相对较高, 而LCP和CCP相对较低, 较适宜该种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985.
金属离子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单因素浓度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Mg2+ 、Ca2+ 、Fe2+ 、Mn2+和Zn2+离子对液体培养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5种金属离子对类原球茎增殖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 >Mn2+ >Mg2+ >Ca2+ > Zn2 + , 促进类原球茎增殖的优化组合为Mg2+ 1.5 mmol·L -1、Ca2+ 4.5 mmol·L -1、Fe2+ 0.1 mmol·L -1、Mn2+ 0.5 mmol·L -1、Zn2+ 0.06 mmol·L -1。经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增殖的类原球茎能保持植株再生能力, 平均每克类原球茎增殖后可再生植株1 985.2株, 是相同时间内对照类原球茎再生植株数的4.2倍。  相似文献   
986.
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蒋新龙 《园艺学报》2006,33(2):344-348
 初步探索了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 用料液比1∶10 ( g/mL) 、pH 1(10%盐酸调) 的95%乙醇作提取剂, 在80℃恒温提取6 h, 提取效率较好。山茶花红色素属花色素苷类,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 在酸性条件下色泽具有热稳定性。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 但与紫外光无关。金属离子Na+ 、Ca2 + 、A13 + 、Cu2 + 、Zn2 +对色泽无影响, Fe3 + 、Pb2 +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差, 耐还原性较好。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987.
盘叶忍冬与台尔曼忍冬夏季主要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亦平  姜闯道  张金政  刘燕  石雷 《园艺学报》2006,33(5):1125-1128
 研究了盘叶忍冬及台尔曼忍冬夏季的主要光合特性。结果表明: 台尔曼忍冬单叶叶面积较大,但比叶重小, 单位面积的色素含量较低。盘叶忍冬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低于台尔曼忍冬,两者的光饱和点分别为400μmol·m- 2 ·s- 1和1 200μmol·m - 2 ·s- 1左右。此外, 二者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 峰值分别出现在8: 00和10: 00。在本研究中两种忍冬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差异较小, 但中等和强光条件下盘叶忍冬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显著低于台尔曼忍冬, 而非光化学猝灭显著高于台尔曼忍冬。根据以上试验结果, 在我国北方露地栽培过程中台尔曼忍冬较盘叶忍冬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幅度宽, 所以前者可应用于开阔地、林缘及疏林下的绿化, 而后者适于栽种在林下等较荫蔽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988.
989.
Genetic variability in French dog breeds assessed by pedigree da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edigree data of nine French dog breeds, namely Barbet (BAR), Basset fauve de Bretagne (BAF), Beauceron (BEN), Berger des Pyrénées (BRP), Bouledogue Français (BUF), Braque Saint‐Germain (BQG), Dogue de Bordeaux (DOB), Epagneul Breton (EPB) and Montagne des Pyrénées (MOP), were analysed. The effective numbers of ancestors of dogs born from 1997 to 2001 were equal to 6.7 (BAR), 40.2 (BAF), 36.5 (BEN), 16.0 (BRP), 37.0 (BUF), 13.1 (BQG), 28.9 (DOB), 33.3 (EPB) and 34.0 (MOP). The expected contributions of the major ancestors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unbalanced in the EPB and BRP.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inbreeding of dogs born from 1997 to 2001 with both parents known was equal to 12.4% (BAR), 3.9% (BAF), 5.4% (BEN), 7.2% (BRP), 3.3% (BUF), 6.0% (BQG), 4.1% (DOB), 4.5% (EPB) and 4.0% (MOP). These value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kinship between the male and the female parents of these animals, except in the BAR and BQG, revealing an usual practice of mating between related animal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with the demographic situation and the use of each breed. The method used to class an endangered breed and the ways to preserve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when necessary, are evoked.  相似文献   
990.
菜薹无蜡粉性状遗传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又称菜心,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主要蔬菜之一.其商品品质重要性状之一是叶和薹无蜡粉有光泽.本试验初步研究了菜薹蜡粉性状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