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2篇
  免费   1256篇
  国内免费   2314篇
林业   2192篇
农学   2456篇
基础科学   1116篇
  2639篇
综合类   9210篇
农作物   1654篇
水产渔业   979篇
畜牧兽医   3624篇
园艺   1427篇
植物保护   115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657篇
  2021年   769篇
  2020年   744篇
  2019年   724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798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953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1285篇
  2012年   1614篇
  2011年   1724篇
  2010年   1616篇
  2009年   1433篇
  2008年   1386篇
  2007年   1284篇
  2006年   1300篇
  2005年   1062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1056篇
  2001年   886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体系的建植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  陈海平 《草业科学》2005,22(8):76-78
在对广东省普惠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治体系——护坡草皮的建植和养护过程中,就草种选择、建植方式和质量监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旨在提高我国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体系草皮的建植和养护水平。  相似文献   
112.
昼夜节律生物钟是一种以近似24小时为周期的自主维持的振荡器,由输人通路、中央振荡器和输出通路三部分组成的。生物钟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生物钟相关基因相继被分离鉴定,它们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构成的自主调节的转录和翻译反馈环是生物钟运转的分子机制。本文介绍了果蝇和小鼠主要生物钟基因的发现以及其突变体对生物昼夜节律的影响,展望了揭示生物钟调节机制在遗传学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西安荷斯坦奶牛群5个基因座位遗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PCR-RFLP方法对西安荷斯坦牛的κ-en、β-lg、β-lg5′侧翼区、CSN1S2、IGFBP-3共5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没有发现携带CSN1S2^P等位基因的个体,其多态信息含量为0。κ-en基因座位呈现低度多态(PIC=0.2366),β-lg、β-lg5′侧翼区、IGFBP-3基因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168、0.3689、0.4439,均呈现中度多态。κ-en、β-lg、β-lg5′侧翼区、IGFBP-3、CSNIS2基因座位的杂合度和DNA多态度分别为0.2742、0.3947、0.4879、0.4891、0和0.0255、0.0116、0.0333、0.0112、0。而且,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κ-en、β-lg、β-lg5′侧翼区、IGFBP-3共4个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SN1S2基因座位处于纯合状态。  相似文献   
114.
国内鹌鹑资源及其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峰  常洪  常国斌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6):36-36,38
介绍了关于野生鹌鹑遗传资源的种类、分布、迁徙规律以及被驯化后一些生活习性的改变和养殖现状,提出了我国在今后养殖鹌鹑产业中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5.
以猪瘟C-株弱毒疫苗株、经典强毒石门株和C-株全长cDNA为试验材料,以免疫荧光技术为主;结合ELISA和RT-PCR检测技术,对其在培养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表达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筛选猪瘟病毒及其全长cDNA的敏感细胞,探索其增殖表达规律,以便为猪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提供技术方法和可操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6.
羊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病毒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对羊痘做一综述。虽然此病从临床症状和宿主特异性上很容易做出诊断,但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诊还是必要的,现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17.
论述了不同降水年份(1997年干旱、1998年降水正常)及不同改良措施对典型草原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退化草地改良技术对退化草地的植物群落均有明显的效果,改良草地的第一性生产力增加,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优良牧草增加,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8.
为探究库区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狗牙根人工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及肥力的变化,选择三峡库区消落带150, 160和170 m海拔人工构建狗牙根植被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裸地作为对照,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相关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各海拔狗牙根微生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裸地,表明狗牙根人工植被构建对土壤微生物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160 m高程显著高于150和170 m高程,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却显著低于150和170 m高程,需要特别注意P元素的下移,加强水体P含量的检测。(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和碳磷比变化范围分别为5.93~15.62和7.11~19.99,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百分比的范围分别为0.68%~2.57%、0.68%~3.33%、1.95%~5.23%。狗牙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和碳磷比显著低于裸地,表明狗牙根土壤有效氮、有效磷高于裸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百分比显著高于裸地,表明狗牙根土壤营养元素周转速率快于裸地。(4)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土壤含水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与土壤pH值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因此,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进行狗牙根草地恢复重建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质量,对加强三峡库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前期实验表明,变温处理(28 ℃ 12 h/16 ℃ 12 h)可显著提高羊草种子的萌发率,且羊草种子萌发中的第1天是接受变温信号的关键时期。以此为研究基础,结合羊草种子变温萌发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针对羊草种子萌发初期对变温处理的响应筛选出与种子萌发、休眠及低温相关的基因24个,利用测序结果中这些基因的RPKM值制作基因表达热图并分析其表达差异。以萌发率高、低的两种羊草种质的种子为材料,对24个基因在恒温12 h(28 ℃)和变温1 d(28 ℃ 12 h/16 ℃ 12 h)萌发处理中的表达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恒温对照相比,变温处理12 h后,表达明显上调的基因有SAIN1,PP2C62,EXPB3,EXPB4,GA3ox,EXPA2和EXPA7,而表达明显下调的基因有bHLH49,GID1,ABI8,Chi1,11833,CBF3,NAC2,PP2C72,SAIN2和5423。通过进一步分析相关基因在高、低萌发率两个种质中表达的差异,筛选出其中可能与羊草种子萌发相关的基因有几丁质酶基因Chi1,转录因子基因CBF3,羊草新基因5423,赤霉素合成基因GA3ox,细胞松弛素蛋白基因EXPB4和羊草新基因SAIN1,将为下一步阐明羊草种子萌发的分子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0.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ternal dietary methyl don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ws and their offspring, and the associated hepatic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 expression of the offspring. A total of 24 multiparous sows were randomly fed the control (CON) or the CON diet supplemented with methyl donors (MD) at 3 g/kg betaine, 15 mg/kg folic acid, 400 mg/kg choline and 150 μg/kg VB12, from mating until delivery. After farrowing, sows were fed a common lactation diet through a 28‐days lactation period and six litters per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to be fed until at approximately 110 kg BW. Maternal MD supplementation resulted in greater birthweight (< 0.05) and increased the piglet weights (< 0.01) and litter weights (< 0.05) at the age of day 28,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 group. The offspring pigs in the MD group had greater ADG (< 0.05) and tended to lower F:G ratio (= 0.07)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 group from day 28 to 180 of age. The offspring pigs from MD group had greater serum IGF‐1 concentrations and expressions of hepatic IGF‐1 gene and muscular IGF‐1 receptor (IGF‐1r) protein at birth (< 0.05), and greater hepatic IGF‐1 protein (= 0.03) and muscular IGF‐1r gene expressions (< 0.05) at slaughter, than that from the CON group. Moreover, the methylation at the promoter of IGF‐1 gene in the liver of newborn piglets and finishing pigs was greater in the MD group than that of the CON group (< 0.05). In conclusion, maternal MD supplementation throughout gestation could enhance the birthweight and postnatal growth rate of offspring,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he IGF‐1 gene and IGF‐1r, as well as the altered DNA methylation of IGF‐1 gene promo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