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8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林业   428篇
农学   314篇
基础科学   250篇
  473篇
综合类   2051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883篇
园艺   271篇
植物保护   22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51.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半个世纪的回顾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毁灭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创了举世闻名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即C株),随后创制了不同的疫苗制造工艺,如细胞培养苗、乳兔组织苗和牛体反应组织苗等。C株是一株非常安全的弱毒疫苗,对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没有副作用,并且有良好的免疫效力,它能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对不同基因型的猪瘟病毒株均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免疫母猪通过母乳可对仔猪提供被动免疫保护,但过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会影响仔猪对C株疫苗的主动免疫应答。目前已经完成了包括C株及其亲本株在内的几十株猪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注释,建立了猪瘟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初步解析了猪瘟病毒主要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构建了不同的反向遗传操作标记疫苗,赋予了C株疫苗新的生命和内涵。C株疫苗可以用于猪瘟的控制和根除,借助于C株疫苗密集接种和综合控制措施,有关国家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甚至消灭了猪瘟。尽管如此,要在全球范围内根除猪瘟,今后依然有漫长的路要走,这可能有赖于对C株进行进一步改造和利用。  相似文献   
952.
为探究国产柚木抽提物对心材和边材颜色差异的影响,采用3种沸程的石油醚溶液分别对国产柚木的心材与边材进行抽提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抽提液的成分和含量,并以差异较大的抽提物溶液处理柚木边材,通过色度学参数表征柚木边材的变色情况,从而验证影响柚木心材和边材颜色的主要抽提物成分。结果表明:在3种沸程的石油醚抽提液中,柚木心材抽提物在成分种类数量和含量上均显著高于边材;不同沸程的石油醚对柚木心、边材中抽提物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其中30~60℃(低沸程)和60~90℃(中沸程)石油醚抽提物成分和含量的差异较小,而90~120℃(高沸程)石油醚抽提物的含量较高,约为中、低沸程抽提物含量的2倍;柚木心材抽提液中酚类、醌类、烯烃类物质的含量较多,但这些物质在边材中含量极低;4-叔丁基-2-苯基苯酚、2-甲基蒽醌(柚木醌)、全反式三十碳六烯(角鲨烯)是柚木心、边材抽提物含量差异最明显的物质。经角鲨烯溶液处理后的柚木边材表面颜色变黄,更接近心材颜色,因此,角鲨烯是导致柚木心边材颜色差异的重要抽提物成分。  相似文献   
953.
为探究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内外环境差异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比观测OTC内外的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小麦的净光合速率、生物量、产量,评价了OTC对小麦生长的环境条件及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实验通气时间段(9:00-17:00),OTC内部温度比外部高4.8 ℃(P<0.05),相对湿度低0.6个百分点(P<0.05),光合有效辐射低 32.3%(P<0.05)。OTC内小麦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 OTC外(P<0.05),且最大影响出现在小麦灌浆阶段。OTC内的小麦单株生物量增加了 13.3%,其中穗生物量增加最多(35.2%);小麦单株产量增加了 49.2%,其中籽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了 34.5%。实验结果不仅表明 OTC增温能够促进农作物生产并提高产量,而且也提示,若采用 OTC开展空气 CO2和 O3等浓度增加对植物影响模拟实验时,应该尽量减少OTC内外的微气候差异,并考虑OTC增温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4.
外源GA3和ABA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杂交水稻亲本V20B为材料,研究了外源GA3和ABA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A3质量浓度为50~110mg/L时能明显促进种子萌发,而ABA质量浓度为70~110mg/L时则明显抑制种子萌发.生理生化检测表明,GA3和ABA对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植物激素含量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5.
[目的]建立一种能区分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CSFV)强毒和弱毒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现有CSF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CSFV通用引物,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强毒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猪瘟强毒和弱毒的RT-nPCR鉴别诊断方法。[结果]应用该方法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石门强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了大小分别为447和343bp的一条特异性片段,从两种病毒基因组混合物中扩增出了大小为447和343bp的两条特异性片段,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其它常见猪源病毒细胞培养物以及正常细胞基因组进行检测时均为阴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出0.04pg的CSFV RNA。对从黑龙江省采集的1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14份类似猪瘟强毒,1份类似弱毒疫苗。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种系发生分析证实了RT-nPCR的检测结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T-nPCR可以有效区分猪瘟强毒和弱毒,减少了未感染的免疫猪被误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6.
将360只1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1芦荟粉、600 mg.kg-1芦荟水提取物、600 mg.kg-1芦荟醇提取物、600mg.kg-1芦荟水提取物+600 mg.kg-1芦荟醇提取物和150 mg.kg-1金霉素.结果表明:Ⅲ组3、6周鸡的体增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Ⅳ组的料肉比与Ⅰ组比较均极显著降低(P<0.01),Ⅲ组与Ⅵ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Ⅱ-Ⅴ组3周鸡的脾脏指数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显著提高(P<0.05);Ⅲ组3周鸡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Ⅴ组3周鸡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Ⅴ组6周鸡均极显著高于Ⅰ、Ⅵ组(P<0.01).可见芦荟粉、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提取物混合组均能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其中水提取物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57.
F A 旱地龙能减缓土壤缺水干旱胁迫下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提高秧苗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 F A 旱地龙处理的秧苗叶片中 S O D、 C A T 活性和抗坏血酸、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M D A 含量则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秧苗叶片 S O D、 C A T 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促进脯氨酸的积累,减少 M D A 的积累,是 F A 旱地龙提高旱育秧苗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58.
对新鲜茶叶在摊放过程中的失水率、细胞膜透性、三种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和叶片失水程度的增加,鲜叶内SOD,CAT活性先增强然后迅速减弱,POD活性则一直保持增强的趋势,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则不断上升.反映出茶鲜叶在摊放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不断加剧,并且其增加速率与保护酶活性变化有一定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茶鲜叶适度摊放的化学实质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59.
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DNBF32对除草剂阿特拉津在玉米田土壤中残留量及玉米生长情况的调控作用,并通过关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对DNBF32施用响应探讨DNBF32强化阿特拉津消减及调节玉米生长潜在作用机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DNBF32施用量为150 kg·hm-2以上时,玉米成熟期土壤中无阿特拉津检出.上述施用水平的DNB...  相似文献   
960.
提高杜仲叶中主要活性物质提取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单因素试验表明,温度和时间对桃叶珊瑚甙的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也有显著影响;浓度对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在选定的范围内(50~70)影响不大.提取杜仲叶中桃叶珊瑚甙、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混合溶剂在80℃下提取3次,每次3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