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9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438篇
林业   428篇
农学   314篇
基础科学   250篇
  473篇
综合类   2051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883篇
园艺   271篇
植物保护   22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雪青梨适宜冬季修剪量及枝条再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六年生雪青梨树冬季修剪量(去枝量)以40%左右为宜。冬季修剪后,树上总留枝量平均为216.7个,果枝留量121.3个,生长枝与结果枝比例为1:1.3。全树平均花序留量为207.7个,按照丰产优质标准,疏果后每株平均留果85.3个,当年平均产量26.4 kg/株,达到了幼树早期丰产的要求。在结果的同时,当年果枝形成率可达到47.1%,完全能够满足翌年丰产的需求。采用上述程度冬剪后,生长季枝条再生率(新生枝增加的比率)达到61.4%,生长季枝果比为4.1:1。冬剪对枝类比有一定的影响。冬季修剪前树冠长、中、短枝比率为24.8%、14.9和59.9%;冬剪后人为变化为15.7%、18.2%和66.2%,冬剪相对去枝量分别占原长枝、中枝和短枝数量的61.6%、26.0%和33.0%。然而,由于生长季新生枝条的出现和增加,长、中、短枝比例又恢复为25.5%、13.8%和60.7%,基本与上年冬剪前相同。采用上述方法修剪后,当年发生的新梢总数与上年修剪前枝条总数基本持平,说明若仅从维持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的角度考虑,上述修剪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2.
针对传统斜面法测定马铃薯静摩擦因数存在工作效率、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水重力式马铃薯静摩擦因数测定原理,通过精确控制水的重力来确定马铃薯的静摩擦力,进而计算静摩擦因数,据此设计了马铃薯静摩擦因数测定仪。对甘肃省普遍种植的陇薯10号品种进行静摩擦因数测定。结果表明:带土马铃薯与钢板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20,与塑料板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96,马铃薯之间静摩擦因数为0.442;不带土马铃薯与钢板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55,与塑料板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526,马铃薯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483。由此可见,带土马铃薯的静摩擦因数较不带土马铃薯小,静摩擦因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马铃薯与塑料板之间、马铃薯之间、马铃薯与45号钢板之间。为进一步验证重力法的可靠性,进行马铃薯坍塌堆积角仿真和试验。结果发现:重力法条件下不带土马铃薯形成的堆积角与试验结果较接近,其相对误差为1.04%,斜面法条件下不带土马铃薯形成的堆积角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7.73%;斜面法条件下带土马铃薯形成的堆积角与试验结果较接近,其相对误差为0.37%,重力法条件下的堆积角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4.31%。重力法可以测定马铃薯...  相似文献   
93.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存在由于阻尼间隙固定、长度小等导致的阻尼力较小、动力性能单一及适应性不强等不足,提出并设计一种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液流通道由圆锥和圆环形液流通道共同组成,其有效阻尼长度可增加到4段.同时通过调整紧锁螺母控制阀芯位置,改变阀芯与左右磁轭的相对位置,可实现圆锥液流通道阻尼间隙连续可调.对所提...  相似文献   
94.
选用碱性蛋白酶辅助乳化,利用酶解膨化大豆粉产生的蛋白和磷脂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天然姜黄素脂肪乳。通过流体动力学半径及其分布的测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光谱分析等来表征脂肪乳粒径、电位、微观结构及脂肪乳内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以氧化稳定性、包埋率和生物利用率来评价脂肪乳的稳定性能和对姜黄素的负载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姜黄素添加量的增加,脂肪乳平均粒径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添加量为0.6%时,平均粒径为1127.42nm,电位绝对值最大,为38.67mV。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乳液中油滴和蛋白分布比较均匀,形成了包裹较好的液滴。在0.6%添加量下的脂肪乳储存14d时的氧化稳定性最好,POV值最小,仅为3.15mmol/kg,储存21d时TBARS值为0.56mmol/kg;姜黄素包埋率高达72.58%,经体外消化后生物利用率为55.22%。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过量的姜黄素会使脂肪乳中蛋白质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在姜黄素添加量为0.6%时,通过酶辅助法可制备稳定性较高、运载效果较好的脂肪乳。  相似文献   
95.
为准确获取农田中作物产量信息,以联合收获机刮板式升运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联合收获机产量测量方法。首先,根据真实的升运器内部谷堆图像,提出了一种更加精确的刮板上谷物堆积模型。然后,基于视觉测量和图像处理技术,开发了一种谷堆体积测量方法。在辅助光源照射下,通过工业相机采集升运器内刮板和谷堆的侧面图像。采用邻域微分法提取图像感兴趣区域,再利用Otsu法和形态学处理方法从背景中准确分割出谷堆。根据相机成像模型,计算谷堆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实际侧面积,并通过谷堆几何模型得到谷物的体积。最后,将每个刮板上的谷堆体积累加求取产量。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基于单目视觉的谷物测产系统,并在升运器试验台上开展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升运器转速工况下,所提方法测量的相对误差为-4.08%~3.41%,能够满足联合收获机产量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6.
基于鼹鼠多趾结构特征的仿生切土刀片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土壤耕作阻力,分析了鼹鼠前肢手掌的多趾组合结构特征,得到鼹鼠多趾组合结构是一种多窄齿组合结构,且相邻齿间间距可调整,最终确定了多趾组合结构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具有仿生结构特征的切土刀片。通过土槽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二次正交回归试验方法,分析仿生结构元素m和n、土壤含水率和切土倾角对水平阻力的影响,得到土壤含水率和切土倾角对水平阻力的影响更显著,最优仿生结构元素m为5、n为1.75。通过比较传统和仿生刀片在切土倾角10°~90°和土壤含水率10%~30%下的水平阻力,得到仿生几何结构对刀片切土的临界倾角无显著影响,但土壤含水率对其有显著影响:当土壤含水率为10%和20%时,临界倾角均为30°左右;当土壤含水率为30%时,临界倾角均在40°~50°之间。然而,仿生几何结构对刀片所受的水平阻力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土壤含水率下,仿生刀片的水平阻力总小于传统刀片的水平阻力:当土壤含水率为10%、20%、30%时,仿生刀片的水平阻力分别减小11.48%~39.16%、17.81%~28.00%和11.19%~33.26%。此外,水平阻力的变化与土壤内聚力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含水率为10%~20%时,仿生刀片具有更好的切土性能。  相似文献   
97.
为提高树木年轮测量仪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低通滤波算法对年轮测量仪的直流电机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普通低通滤波算法滤波系数固定,当树木年轮宽度发生变化时,既可能保留了部分噪声信号,又可能滤去部分有效的树木年轮信号,因此降低了年轮测量仪的测量精度。自适应低通滤波算法的滤波系数可随滤波器输入值和输出值的变化自动进行调整,提高了噪声滤除效果,减少了有效信号损失。使用自主研发的年轮测量仪测量了大、中、小3种径阶的60个落叶松圆盘,记录直流电机原始电流信号,分别采用自适应低通滤波算法和普通低通滤波算法对原始电流进行滤波处理,根据滤波后的电流波形图,预估圆盘年龄,并计算2种滤波算法的年轮识别正确率。结果表明,自适应低通滤波器年轮识别正确率的平均值为89. 66%,普通低通滤波器年轮识别正确率的平均值为75. 84%;当平均年轮宽度变窄时,自适应低通滤波器的年轮识别正确率从95. 61%下降到82. 02%,下降了13. 59个百分点,而普通低通滤波器的年轮识别正确率从86. 37%下降到62. 30%,下降了24. 07个百分点。表明自适应低通滤波器年轮识别正确率高,自适应能力强,年轮识别精度稳定。  相似文献   
98.
以切花月季Rosa hybrida 'Samantha'为试材,通过简并引物和RACE方法从花瓣中获得了两个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家族基因全长.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都具有DREB1转录因子的典型特征,因而分别命名为Rh-DREB1A和Rh-DREBIB,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784069和EU784070.Rh-DREB1A和Rh-DREB1B分别包含一个编码222和231个氨基酸序列的开放阅读框.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Rh-DREB1A和Rh-DREB1B在月季花瓣中能够被失水胁迫强烈诱导,但是不受乙烯诱导.由所得结果推测,这两个转录因子参与了失水胁迫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99.
8种食用菌菌渣中3种饲用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可商业化人工栽培的8种常见食用菌菌渣中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植酸酶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被测的8个样品均不同程度具有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活性.其中,双孢蘑菇和毛木耳菌渣木聚糖酶活性最高,分别为2.856 U·g-1和1.109 U·g-1;杏鲍菇和毛木耳菌渣β-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分别为0.389 U·g-1和0.351 U·g-1;毛木耳在pH 2.5和pH 5.2下均具有植酸酶活性,分别为0.139 U·g-1和0.222 U·g-1;杏鲍菇和糙皮侧耳在pH 5.2下,植酸酶活性分别为0.126 U·g-1和0.122 U·g-1;其它菌渣均不具有明显的植酸酶活性.本研究表明,食用菌菌渣中具有一定的饲用酶活性,利用食用菌菌渣作为畜禽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饲用酶的添加,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0.
AIM: To demonstrate the susceptibility of cell apoptosis varies during the progress of cell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from human being in vitro. METHODS: A SV40T-transfect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immortalized cell line (called M) was selected in this work, which has acquire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at the later passage. The alterations of apoptosis and bcl-2, P53 genes between early and later passage of M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DT labeling in situ, chromosome FISH, RNA and protein testing, etc. RESULTS: Incidence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cis-plat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later than in early passages of M. Levels of bcl-2 mRNA and protein in later passages were higher than early passages of M, and overexpression of bcl-2 was accumulate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cellular malignancy. P53 protein level was as high in early as in later passages. CONCLUSION: Overexpression of bcl-2 decreases the cellular sensitivity to apoptotic induc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progress of carcinogenesis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ancers. The inactivation of P53 protein in the SV40-T transfected M cell line may be one of reasons of bcl-2 overexpression, but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bcl-2 expressed level during cel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