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3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林业   432篇
农学   314篇
基础科学   253篇
  476篇
综合类   2077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204篇
畜牧兽医   886篇
园艺   271篇
植物保护   23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月22日,备受行业内关注的山东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山东省兖州市举行.至此,中国两大农机巨头--五征集团和山拖农装真正实现了战略性联合.见证了建国初期农机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山拖农装,遍尝辉煌与低谷的洗礼,在历经半世纪的风雨后,凤凰涅檠,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马尾松毛虫发生地采集的马尾松毛虫为试验材料,选用CPV、Bt 2种微生物复配后对其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Bt对越冬代松毛虫前12d死亡率的影响显著,死亡率与Bt浓度呈正比,Bt浓度为6×10^7个芽孢/mL时,死亡率可达70.36%;Bt使用浓度为5×10^6芽孢/mL时,第一代松毛虫(群体饲养)处理6d平均死亡率可达70.41%,Bt使用浓度为1×10^7芽孢/mL时,平均死亡率可达75.09%;CPV对越冬代松毛虫处理12d后残留种群带毒率影响显著,带毒率与CPV浓度呈正比,当CPV浓度为2×10^5个多角体/mL时,其带毒率可达53.68%;复配药荆按其对第一代松毛虫(单虫饲养)的药效(前6d死亡率)可分为5类,其平均药效(死亡率)最高达100%,最低的仅为43.12%;CPV-Bt复配药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越冬代和第一代,若只需达到70%杀虫率和50%残留种群带毒率水平,越冬代宜选用2×10^5个多角体/mL+6×10^7个芽孢/mL,第一代宜选用5×10^4个多角体/mL+1×10^7个芽孢/mL。  相似文献   
3.
蜡梅花是重要的天然花香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分析了采摘后蜡梅花摊放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离体蜡梅花在摊放过程中开放状态变化不明显,花枝经清水培养,花苞到全开状态历经32h左右。全开状态蜡梅花的挥发性物质种类随摊放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摊放12h最多,此时出现了酮类、醛类和酚类;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在摊放20 h后降低。主要挥发性物质乙酸苄酯在摊放12 h达峰值,较0 h增加35.04%;4–乙基苄醇和α–罗勒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α–罗勒烯在摊放4 h后急剧增加,20 h达最大值;芳樟醇、别罗勒烯和2,6–二甲基–2,4,6–辛三烯在摊放24 h内呈降低趋势,分别较0 h下降了18.32%、78.92%和41.19%。结合感官审评与GC–MS分析结果可知,全开状态的蜡梅花采摘后离体摊放20 h内能较好地保持花香的鲜灵度和浓郁度,且在12~20 h之间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具花果香的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研究结果可为蜡梅花作为天然花香原料的更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酰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酰草胺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酰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酰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6.5、106和91.4 d;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06、130和127 d;水稻田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62、219和188 d。研究表明,三唑酰草胺在水稻田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其他2种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发展坡地农用林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水源地土壤过度营养、坡地绿化率低、森林质量不高等问题,围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这个中心,提出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坡岸植被缓冲带建设等方面入手,注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坡地林业,培育森林资源,最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可见,发展坡地林业对于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3个主栽枣品种(骏枣、灰枣及冬枣)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12个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主要糖组分均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前期以果糖和葡萄糖积...  相似文献   
7.
新疆南疆不同灰枣产区果实品质分析及优生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南疆18个灰枣产区的完熟期果实为试材,探讨各产区果实品质指标的差异性,并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明确新疆南疆灰枣优生区,旨在为新疆南疆灰枣产业提质增效、科学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灰枣各品质指标在不同产区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各品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2.058%,以各因子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产区灰枣综合得分并排序,聚类分析将18个产区分为3类,且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灰枣果实综合品质优于西北部地区。与根据新疆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进行交叉分析得出,若羌、民丰、洛浦、且末4个产区不仅在气候因子方面极其适宜灰枣生长发育,而且灰枣果实的综合品质也较好,因此这4个产区为新疆南疆灰枣最佳优生区。  相似文献   
8.
PMSG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同期发情和繁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肃南县康乐乡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应用阴道栓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结合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注射剂量和处理方式对母羊的同期发情和繁殖率均有影响,在埋栓后12.5 d注射550 IU PMSG并在放栓后14 d撤除阴道栓后的0-48 h发情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在埋栓后13 d注射600 IU PMSG同时撤除阴道栓的试验组繁殖率最高(P<0.05)。但综合繁殖率和经济效益考虑,在埋栓后间隔12.5 d注射550 IU PMSG并在放栓后14 d撤除阴道栓0-48 h的试验组效果最好,平均每只母羊净收入可达773.7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红豆杉当年生枝条分枝特征对其生物量性状和总体表现的影响,探讨药用原料林的当年生枝条分枝特征调控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当年生枝条总体表现,通径分析当年生枝条的主枝枝径、主枝长、一级分枝枝径、一级分枝长、一级分枝数量等分枝特征与其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叶生物量比以及总体表现等因子间关系,研究其分枝特征调控重点与方向并验证。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当年生枝条的系列分枝特征以及生物量性状均有着丰富的变异。当年生枝条的一级分枝数量和枝长对其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叶生物量比有着极显著性正向作用;当年生枝条的主枝枝径对其叶生物量、总生物量有极显著性正向作用;当年生枝条的主枝枝长对其叶生物量比有显著性负向作用;当年生枝条分枝特征对其生物量性状间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起主导作用的分枝特征因子有所变化。促进当年生枝条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增大叶生物量比的分枝特征调控重点与方向明显不同,当年生枝条的一级分枝数量、枝长和主枝枝径对其总体表现有显著性正向作用,主枝长、一级分枝枝径对其总体表现直接作用不显著。药用原料林当年生枝条理想分枝特征如下,首先要有繁多的一级分枝数量,其次一级分枝要长,最后是主枝枝径要粗大。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当年生新枝分枝特征的调控重点与方向是增大一级分枝数量。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国内外面源污染治理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面源污染生态治理的原理。针对杭嘉湖面源污染,提出了4种生态治理技术措施:水源涵养林林结构优化技术,水系岸带生物防护技术,集水区人工塘渠-湿地复合系统建设技术,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