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瓢虫,可捕食多种蚜虫及其他害虫。目前,已被世界各地广泛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为实现短时间低成本快速扩繁异色瓢虫,人们对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的配方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其更好地完成瓢虫的生长发育。实验室前期筛选出添加海藻糖和葡萄糖的人工饲料,能增加幼虫体质量、缩短瓢虫产卵前期、提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有助于瓢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本文以饲喂蚜虫组为对照组,对2个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GLUT1和GLUT4)在异色瓢虫发育各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通过RNA干扰技术,进一步探究了注射ds GLUT1或ds GLUT4后异色瓢虫体内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酶活性变化,从而证明该基因与异色瓢虫幼虫能量代谢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注射ds GLUT1和ds GLUT4显著影响了TPS、TRE2、TRE2-like等基因的表达,同时发现在干扰GLUT1和GLUT4在幼虫体内的表达后,糖原、葡萄糖、海藻糖等糖类物质含量均有所下降。表明GLUT1和GLUT4在异色瓢虫幼虫的繁殖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关键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12.
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杂交培育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小麦品种改良。以引自CIMMYT的Syn768、Syn769、Syn780和Syn786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分别与中国四川成都平原主栽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的BC2F2:6后代群体中选育的113份优良高代系和川麦38、川麦42、川麦43和川麦47育成品种为材料,采用SSR特异引物Xgwm312标记位点的PAGE凝胶电泳对其PPO基因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gwm312位点的标记具有多态性,其PCR扩增产物可产生198bp、216bp、232bp和240bp四种等位基因变异片段。在所检测的117份后代衍生群体材料中,65份材料具有198bp片段的等位基因,占全部材料的55.56%;13份含216bp片段的等位基因,其频率为11.11%,35份材料具有232bp片段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29.91%;只有4份材料含有240bp片段的等位基因,仅占全部材料的3.42%。从每个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亲本材料所形成的后代衍生群体来看,基因等位变异片段分布频率各不相同。说明PPO基因在小麦杂交后代材料中基因型的表现存在着随机性,与亲本的基因型状况关系极大,并且在后代材料中出现了亲本都没有的240bp等位基因变异片段的材料。通过研究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PPO基因型,有助于提高分子标记育种效率,也有助于PPO基因型的多态性研究,并为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在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和分子标记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3.
稻瘟病圃中水稻品系的抗瘟性评价与育种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0世纪80年代抗病育种的基础上,从1994~2003年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12151份次水稻材料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0年共计有4933份次叶瘟表现抗病,7103份次表现为感病,分别占总份次的40.60%和58.46%;有4071份次颈瘟表现抗病,7965份次表现为感病,分别占总份次的33.50%和65.55%。有9034份次的材料叶瘟颈瘟表现一致,占总份次的74.35%,其中叶瘟感病颈瘟也感病的材料份次是叶瘟抗病颈瘟也抗病材料的两倍;叶瘟颈瘟表现不一致的材料有3002份次,占总份次的24.71%,其中叶瘟感病而颈瘟抗病的材料份次多于叶瘟抗病而颈瘟感病的材料份次。利用早期筛选的抗源,选育了抗病优良籼型杂交稻恢复系6326、蜀恢162、蜀恢527等。对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4.
不同居群假俭草叶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15个不同居群的假俭草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假俭草在气孔密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宽度与厚度、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叶肉层厚度、维管束直径的大小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在多数情况下 ,匍匐枝气孔密度要大于相应的直立枝的气孔密度 ,匍匐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111 3~ 171 98个 mm2 ,而直立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90 91~ 14 6 2 2个 mm2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长度要大于相应的匍匐枝下表皮细胞长度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93 75~ 12 3 0 7μm ,而匍匐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76 94~ 99 92 μm ;直立枝上、下角质层的厚度要大于相应匍匐枝的上、下角质层的厚度 .对测定的数量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 ,将其分为 6大类 .  相似文献   
115.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已成为许多作物基因功能研究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工具。脯氨酸(Pro)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脯氨酸脱氢酶ProDH是脯氨酸分解途径中的限速酶。为了研究StProDH1在马铃薯脯氨酸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以StProDH1为靶基因,构建了表达马铃薯脯氨酸脱氢酶g RNA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在StProDH1基因5'端第一个外显子上为靶标区域选择设计sgRNA,以p P1C.4为模板,克隆得到sgRNA克隆框,将得到的sgRNA克隆框通过同源重组技术连接到pP1C.4载体中,获得pP1C.4-Cas9-ProDH1-g RNA载体。通过设计引物特异性扩增以及测序进一步确定sgRNA准确地连入载体,这对马铃薯中脯氨酸累积及其培育抗旱马铃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对扣法研究11株木霉菌株挥发性物质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性物质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木霉菌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11株木霉共检出257种挥发性物质,均能检测到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两种化合物;聚类分析在相关系数距离为19时,可将11株木霉菌株归为三大类;257种挥发性物质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包含30种挥发性物质,不同木霉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得分与拮抗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之间极显著相关,表明11株木霉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7.
一个水稻半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黄矮材料是由黄矮与高秆材料杂交后代F2群体中分离得到的一个半矮秆突变体材料,株高在95 cm左右,比黄矮高约40 cm.该材料在苗期倒2叶叶尖开始出现黄化,分蘖期倒2叶叶尖仍然黄化,倒3叶近1/3叶面黄化干枯、破损现象比较明显.将该突变材料与不同高秆材料杂交,杂种F1表现为高亲本,F2群体株高数据符合3:1分离比例,结果表明该矮生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因其叶尖黄化性状与半矮秆性状共分离,故暂将该基因命名为dy(t)基因;同时将突变材料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的半矮秆杂交,F2群体均符合9:3:3:1的分离比例,结果表明dy(t)基因与sdl、sdn、sdg基因均不等位,为一新的半矮秆基因.对不同株高材料的幼苗进行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叶面喷施处理后,结果表明dy(t)基因对该激素敏感.  相似文献   
118.
XLP涂料对合浦珠母贝成活率、生长及附着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XLP防污涂料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成活率、生长及附着生物量的影响。经XLP防污涂料处理后的贝,其附着生物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经防污涂料处理后的养殖网笼具,其附着生物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贝和养殖网笼具同时用XLP防污涂料处理时,防生物附着的效果最好。经XLP防污涂料处理后,处理前期(30~60d)合浦珠母贝养殖成活率与对照组的成活率接近,或者略低于对照组;养殖120d后试验组成活率则高于对照组。使用XLP防污涂料处理后养殖120d,合浦珠母贝的个体大小及体重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XLP防污涂料能有效防御污损生物附着,有利于合浦珠母贝的养殖。  相似文献   
119.
利用11个微卫星位点,对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够(Trachinotusovatus)育种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够育种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Na)分别为5.0和3.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2.965和2.244,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292—0.814和0.207—0.840,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07~0.813和0.189~0.761,海南三亚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14~0.719,平均为0.509,而广东大亚湾群体的PIC为0.168—0.711,平均为0.436。海南三亚群体有5个位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广东大亚湾群体有2个位点偏离哈温-伯格平衡;2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1,遗传距离为0.578,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52。Structure软件分析显示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卯形鲳鳞群体各为一支,2个群体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可作为2个育种群体管理,2个群体问进行杂交选育预期可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20.
卵形鲳鲹尾部骨骼胚后发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采用阿利新蓝-茜素红双染色法对孵化后第1~第18天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仔稚鱼尾骨骨骼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孵化后第18天卵形鲳鲹尾部骨骼分化为尾下骨(Hy)、尾上骨(Ep)、尾下骨旁骨(Phy)及尾神经骨(Urn)。孵化后第7天,仔鱼尾部出现第1片尾下骨(Hy1)。孵化后第9天,Hy1与Hy2及Phy在尾部同时出现。孵化后第9~第15天,伴随着Hy3和Hy4的出现,脊索矿化接近尾区,同时脉棘(Mhs)和髓棘(Mns)相继出现。孵化后第15天,3片Ep已经完全分化出来。孵化后第15~第18天,Hy5在尾部分化出来,且各骨片轮廓变清晰。文章探索了卵形鲳鲹胚后发育过程中尾部骨骼发育的特征,为卵形鲳鲹骨骼发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