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07篇 |
免费 | 648篇 |
国内免费 | 14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88篇 |
农学 | 1608篇 |
基础科学 | 930篇 |
1768篇 | |
综合类 | 3872篇 |
农作物 | 815篇 |
水产渔业 | 589篇 |
畜牧兽医 | 1695篇 |
园艺 | 461篇 |
植物保护 | 7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406篇 |
2021年 | 505篇 |
2020年 | 517篇 |
2019年 | 513篇 |
2018年 | 382篇 |
2017年 | 516篇 |
2016年 | 477篇 |
2015年 | 589篇 |
2014年 | 562篇 |
2013年 | 621篇 |
2012年 | 764篇 |
2011年 | 858篇 |
2010年 | 791篇 |
2009年 | 691篇 |
2008年 | 690篇 |
2007年 | 621篇 |
2006年 | 577篇 |
2005年 | 492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247篇 |
2002年 | 290篇 |
2001年 | 272篇 |
2000年 | 243篇 |
1999年 | 240篇 |
1998年 | 185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136篇 |
1995年 | 137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试验选用288只400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组72只鸡,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采用单因素方差设计。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0、30、60、90mg/kg的苜蓿皂甙进行60d的饲养试验,研究苜蓿皂甙对蛋鸡生产性能、屠体指标、胆固醇及血清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苜蓿皂甙对产蛋率、平均蛋重、耗料量和料蛋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60mg/kg和90mg/kg苜蓿皂甙能够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60mg/kg能够提高半胫膛率(P<0.05)和降低肝脏胆固醇浓度(P<0.05)。添加组血清中总胆固醇极显著降低(P<0.01),60mg/kg和90mg/kg苜蓿皂甙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质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有所提高(P>0.05)。综合分析得出,日粮中添加60mg/kg的苜蓿皂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2.
通过毒力测定、RT-PCR及F基因的序列测定与遗传进化分析,对2005-2008年从河北省部分地区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的10株新城疫病毒(NDV)进行了研究。各分离株经典毒力测定结果显示:MDT在37.6~54.4h之间,ICPI在1.71~2.0之间,IVPI值在2.16~2.8之间,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特征。F基因的序列测定表明,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7.4%~98.0%的同源性,与疫苗株Lasota的同源性为87.0%~98.9%,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同源性为89.7%~98.9%。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8个分离株的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112 R-R-Q-K-R-F117,具有NDV强毒株特征,与毒力测定结果相符,2个分离株的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112 G-R-Q-G-R-L117,与弱毒株特征相符。F基因分型和同源性比较显示:目前河北新城疫的流行以基因Ⅶ型为主(占70%),同时兼有基因Ⅱ型(占20%)和基因Ⅸ型(占10%)。 相似文献
33.
34.
氯鼠酮钠盐是国内近年合成的抗凝血杀鼠剂,用它对草原主要害鼠布氏田鼠作了毒力测定。急性LD_(50)为1.882±0.7537毫克/公斤,回归方程y=2.2476x+4.3826;慢性LD_(50)为0.20±0.0302毫克/公斤,回归方程y=2.4396x+6.7051。用0.004%、0.008%和0.016%氯鼠酮钠盐小麦毒饵作了现场灭鼠试验,其效果分别为75.83±5.90%、70.81±5.96%和98.41±4.62%。用氯鼠酮钠盐防治布氏田鼠一次投饵时宜用浓度为0.01%~0.016%。 相似文献
35.
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牧草种子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93和1994年,对我国西北、西南7省(区)主要生产、经销的11种110个种批的牧草和草坪草种子进行了现场扦样、质量检验和质量定级,并对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被检种的平均合格率为71.4%,其一、二、三级及不合格种子分别占36.0%、12.7%、22.7%和28.6%。种批的质量以进口坪用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和国产苇状羊茅(坪用)和老芒麦质量最好,种批平均质量均达一级;其次为国产多年生黑麦草(坪用)和毛苕子,虽然各含三级和/或二级种子,但合格率为100%。其它被检种质量较低,尤其是紫花苜蓿(1993年检)、沙打旺(1994年检)、苏丹草和红豆草,不合格种批率分别为60%、70%、80%和100%。种子质量低的主要表现为多数种杂质含量高和杂草种子严重超标,部分种发芽率低以及个别种水分含量过高。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为(1)种子生产不规范,技术落后;(2)生产和经营者缺乏必备的种子收获、清选机具以及种子收后质量管理知识;(3)种子经营混乱,信息不畅,产销脱节等。就如何尽快提高我国牧草种子质量以及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Naeem Muhammad Rajput Nasir Dong Li Zhang Lili Wang Tian 《Tropical animal health and production》2014,46(8):1475-1482
In order to use rice straw as forage in livestock feeding, the effects of steam-treated rice straw (at 15.5 kgf/cm2 for 120 s) feeding on growth performance, plasma volatile fatty acid profile, and nutrient digestibility of goats were determined. Twenty male goats (18.69?±?0.34 kg) were used in an 84-day trial. The go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of five goats each to receive steam-treated (STRS) or untreated (UTRS) rice straw diet under closed house (CH) and open house (OH) system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goats fed with ST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dry matter (DM), organic matter (OM), crude protein (CP),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ADF) digestibility; similarly, the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 were higher for STRS groups under both CH and OH systems than those for UTRS. The plasma protein and insulin in STRS and cholesterol in UTRS groups was higher (P?0.05) at 60 days but found not different (P?>?0.05) at 30 days. The plasma amylase, lipase, T3, T4 and glucagon at 30 and 60 days were not different (P?>?0.05) among the groups. The plasma acetate, propionate, butyrate, and 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 were higher (P?0.05) in STRS groups at 30 and 60 days. The housing conditions had no effects (P?>?0.05) on these parameter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steam treatment of rice straw at 15.5 kgf/cm2 for 120 s increased apparent nutrient digestibility, hence increased the growth and feed efficiency of growing goats. 相似文献
40.
试验根据GenBank登录的牛2,4-双烯-CoA还原酶1(2,4-dienoyl-CoA reductasel,DECR1)基因序列(NP_001068891)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对德国美利奴绵羊、杜泊绵羊、特克塞尔绵羊DECR1基因的exon 5部分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3个绵羊群体exon 5单链构象多态性(SNP),所获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物种exon 5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并构建了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绵羊DECR1基因exon 5长为137 bp,3个绵羊群体中exon 5均不存在SNPs,各种动物之间DECR1基因exon 5的同源性较高,在81.02%(鸡)~97.08%(牛)之间,其中绵羊和牛同源性最高,达到97.08%;与鸡的同源性最低,为81.0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绵羊首先与牛聚为一类,再分别与兔子、狗聚为一类,最后分别与人、猪聚为一类,绵羊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与传统分类相一致,说明DECR1基因exon 5在动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