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103篇
  140篇
综合类   1123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251篇
园艺   199篇
植物保护   15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迟熟蕉柑茎尖嫁接砧木对比试验及病毒类病害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枳和阿尔及利亚夏橙作为砧木,以迟熟蕉柑芽作为接穗进行茎尖嫁接,结果枳砧嫁接成活率为9.1%,阿尔及利亚夏橙砧嫁接成活率为54.5%,将两种砧木嫁接苗再嫁接在枳砧上,其3年生幼树均生长正常,表明阿尔及利亚夏橙是茎尖嫁接迟熟蕉柑的优良砧木。应用指示植物鉴定方法和PER检测技术鉴定7株茎尖嫁接苗的柑橘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和黄龙病,结果1、3.4、5、6号迟熟蕉柑单株不带碎叶病、衰退病、裂皮病和黄龙病,可作为繁殖无病苗木的备选材料;2、7号迟熟蕉柑单株不带碎叶病、裂皮病和黄龙病,但带有衰退病,推测衰退病毒源可能来自取芽的田间植株。  相似文献   
32.
针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进行最佳管理措施(BMPs)的配置,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污染削减效率的准确识别对于BMPs在目标流域内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综合对比和分析实地监测、养分平衡、风险评估以及模型模拟等四类最佳管理措施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特点、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得出以下结论:养分平衡法较为简便且易于使用,相较于其他方法,所需时间短且又可以消除评估效果的滞后效应,但对污染物削减的时间效应和传输过程影响考虑较少.风险评估和模型模拟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时空尺度下削减措施效率的评估,但需要大量实测数据的支持,同时模型模拟中普遍存在的时空不确定性影响很难消除.由于各种评估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单一方法难以有效地完成评估目标,需要综合应用各类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方法的潜在功能和有效性,进而实现BMPs措施使用的成本-效益目标.  相似文献   
33.
针对协作防火墙中冗余规则会降低其吞吐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去冗余的高吞吐量协作防火墙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比对协作防火墙中双方的防火墙规则,双向去除域内防火墙之间的冗余规则,提高整个协作防火墙的数据包过滤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冗余率达到了22.7%,提高了8.2%吞吐量,明显优于已有协作防火墙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4.
借鉴近自然森林管理理念,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替代南亚热带大面积人工针叶纯林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森林培育方式.1993年,在位于广西凭祥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营造了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为了提高针叶纯林的生产力和维护生态平衡,2007-2008年间,运用近自然森林培育技术,分别在间伐后的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中套种等量混合的当地优质乡土树种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香梓楠(Michelia gioii苗木,套种密度均为405株/hm2(以下简称“马尾松近自然林”、“杉木近自然林”).选择邻近地块相同林龄、相似立地条件的未经改造的马尾松、杉木人工纯林作为对照(以下简称“未改造纯林”),研究了马尾松和杉木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改造早期对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近自然林中马尾松和杉木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均显著低于各自未改造纯林(P<0.05),但其平均胸径均高于各自未改造纯林,其中马尾松达显著差异(P<0.05).(2)近自然林成年树(DBH≥10 cm)的林木株数少于未改造纯林,树种仍以马尾松和杉木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近自然林小树(5 cm≤DBH<10 cm)和幼树(1 cm≤DBH<5 cm)的物种数、株数均多于未改造纯林,套种的红椎和香梓楠已经成为近自然林中重要值最大的幼树物种,红椎和香梓楠在马尾松近自然林中的生长状况优于杉木近自然林.(3)马尾松近自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其未改造纯林均无显著差异;杉木近自然林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草本层的Pielou指数显著高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其他指数则没有显著差异.(4)马尾松和杉木近自然林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全磷、全氮、全钾和速效钾与各自未改造纯林没有显著差异,但马尾松近自然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pH值显著低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杉木近自然林的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  相似文献   
35.
欧建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54-6756
为提高林下闽楠更新层营建成效,在福建明溪进行采伐林隙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林隙对更新层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和高径比有着显著性以上的影响。在促进更新层闽楠生长方面,带状间伐林隙更新效果最好,均匀间伐林隙更新次之,直接套种最差。不同施肥处理对更新层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和高径比有着显著性以上的影响。在促进更新层闽楠生长方面,带肥造林最好,追肥次之,不施肥(空白对照)最差。研究表明选择带状间伐林隙更新,采用大容器苗造林和带肥造林是林下闽楠更新层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6.
黄蝉属(Allamanda L.)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综述了黄蝉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系统学、生理生态特性、药理作用、杀虫活性和栽培繁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该属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情况,并对该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7.
汽车转向盘输入下的瞬态响应特性是评价操纵稳定性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某车型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角阶跃输入下瞬态响应反应时间滞后的问题,通过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对比了多种因素对该车角阶跃输入下瞬态响应反应时间的灵敏度,最终决定采用改变轮胎的侧偏刚度和调整质心的方案.对改进后的样车进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瞬态响应反应时间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8.
不同生长阶段斑节对虾消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斑节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斑节对虾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结果表明,根据消化酶活性,可将斑节对虾生长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在体长10~12.5 cm阶段之前,随着个体的增大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断升高;第2阶段,在12.5 cm之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肝胰腺、胃、肠3种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也不一致,大致上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腺>胃>肠;脂肪酶活性:肠>肝胰腺>胃;淀粉酶活性:肠>胃>肝胰腺。  相似文献   
39.
2008年4月初在广东省饶平县对2006年5月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成熟亲鱼进行激素诱导,研究和观察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的繁殖生物学。结果显示,在南海区全人工养殖的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成熟亲鱼的最小型为全长245 mm、体质量610 g,最大个体为全长300 mm、体质量1450 g;产卵季节为4月10日~7月15日,产卵盛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升温产卵型鱼类,产卵温度为20.0~28.8℃,适宜的产卵温度为20.7~27.6℃;雌、雄亲鱼发育同步,个体大小和成熟年龄差别不大;雌鱼属于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超过3个月;24尾初次性成熟雌性亲鱼的总产卵量为3180.0×104粒,日最高产卵量为341.5×104粒;其产卵量和受精卵质量与水温的变化关系密切,受精卵的浮卵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水温相对衡定时,浮卵率相对稳定并维持在80%~95%的较高水平;受精卵平均卵径为(0.860±0.023)mm,油球径为(0.191±0.009)mm。  相似文献   
40.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在豫西丘陵旱作条件下,对少耕、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一年两熟和传统耕作5种耕作处理的冬小麦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且有较高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开花期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光化学猝灭系数、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光化学效率值较传统耕作高,光抑制程度较传统耕作小;灌浆中期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净光合速率略低于传统耕作,分别为传统耕作的96.4%和99.7%,但差异不显著。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小麦生育期间耗水量较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与传统耕作相比,产量增加19.3%和9.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5%和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