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3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林业   237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115篇
  349篇
综合类   1505篇
农作物   191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467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延庆县观赏及食用向日葵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于延庆县种植、兼具景观价值的食用向日葵品种,以推广品种LD5009为对照,对9个引进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和丰产性进行评价。初步结果表明:在观赏性方面,3个引进品种PH1122,T1123,X3939和对照LD5009一样表现出较高的观赏性;在丰产性方面,SH363、PH1122和KC911的产量最高,3 775.5、3 730.5、3 634.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3.10%、31.52%和28.13%,并且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H1122是参试品种中观赏性与丰产性都比较突出的品种,株高218.3cm,花期20d,产量达3 730.5kg/hm2,是适合作为延庆地区打造大地景观的食葵品种;T1123株高212.3cm、花期19d、产量3 354kg/hm2,X3939株高196.0cm、花期20d、产量2 892kg/hm2,二者花期较长且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可以作为农田景观构建的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盆栽观测试验对20个中国常见大花朱顶红品种的15个重要指标进行观测统计,基于层次分析法,从适应性、商品性、观赏性3个方面,初步构建盆栽大花朱顶红品种层次评价架构和评分标准;最终通过评分和加权统计得到各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并依得分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在确定的15个观测指标中,整株花期、叶花高度比、单挺花期的权重分居前3位;通过该评价体系的测试应用,筛选出9个表现优良适宜作为盆栽年宵花引种的大花朱顶红品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家蝇成虫、幼虫和蛹附着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能力及与其体表结构的关系,为解释虫生真菌对同一昆虫不同虫态间的致病性差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种不同接菌方法(浸泡虫体法、喷雾虫体法),通过血球计测量家蝇3种虫态(成虫、幼虫和蛹)体表附着的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数,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显微技术观察3种虫态的体表超微结构及附着分生孢子情况。【结果】2种接菌方法测得家蝇3种虫态附着的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数量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为成虫>蛹>幼虫。显微观察发现,家蝇成虫周身密集着刚毛、鬃和微毛等体壁外长物,微毛上附着大量的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孢子分泌粘液进一步加强附着作用;蛹体大量分布着呈环状的皱褶,在体节接合处有稀疏的棘刺带,蛹体上无分生孢子附着;幼虫体表几乎无皱褶,只在体节接合处附近有带状棘刺,其体表也无孢子附着。【结论】家蝇成虫、幼虫和蛹附着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能力与其体表结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明确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从卵到成虫发育历期及繁殖能力,比较叉角厉蝽各虫态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叉角厉蝽的扩繁及生防潜能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室内条件下,以云南元江采集并在室内扩繁6代以上的叉角厉蝽为研究对象,在培养皿中采用单头饲养的方法测定叉角厉蝽生长发育指标(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在饲养盒中雌雄虫配对共培养测定其成虫繁殖力特征。运用显微照相系统比较叉角厉蝽各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结果】叉角厉蝽从卵到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29.00±1.41 d,卵历期为8.00±0.21 d,若虫期为19.76±0.12 d,1~5龄若虫平均发育历期为3.24~5.38 d,卵孵化率为92.91%,若虫存活率为80.21%,雌、雄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35.40±1.96和37.40±2.65 d;叉角厉蝽雌成虫交配后,一生平均产卵次数为4.73±2.01次,最多9次,最少2次,平均产卵前期为7.87±2.75 d,产卵期持续14.33±5.13 d,雌成虫与雄成虫交配单次平均产卵量为59.46±15.77粒,未交配雌成虫单次平均产卵量为29.34±15.31粒且为无效卵,最终无法孵化。叉角厉蝽卵为矮杯形或圆筒形,具卵盖,边缘有10~12根刺状精孔突,有金属光泽;1~5龄若虫体色红黑相间,若虫触角4节。1龄若虫触角第2和第3节末端有明显白色环,喙暗红色,接近体长,无翅芽;2龄若虫头部前段扁平突出,触角节间环变为红色,喙黑色;3龄若虫触角第2和第3节末端红色环明显,喙长为体长的一半;4龄若虫喙长为体长的一半,胸部刻点明显,出现翅芽,并延伸至胸部末端;5龄若虫喙暗红色,短于体长一半,中足和后足胫节中部出现白斑,翅芽延伸至腹部第3节;成虫体色黄褐与黑褐混杂相间,密布刻点,触角5节,喙黄褐色,最后一节黑色,喙长短于体长的一半,前胸背板侧角呈剑叉状突出,雄虫腹部近三角形,雌虫腹部卵圆形。【结论】明确了叉角厉蝽的发育历期和繁殖能力,证实叉角厉蝽无孤雌生殖现象。农业生产中可以喙的颜色、长度及翅芽发育作为叉角厉蝽主要形态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995.
为提高紫云英的种子产量,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在紫云英现蕾期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BR),对其主茎不同花序位的花序结实性状和种子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R处理基部、中部、顶部花序位的花数较对照分别提高19.61%、11.86%、20.99%,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荚数较对照分别提高30.22%、34.43%、60.00%,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结荚率较对照分别提高9.85、8.63、4.56百分点,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结实率较对照分别提高1.58、1.08、0.53百分点,且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籽粒数较对照分别提高7.72%、5.71%、13.11%,但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粒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4.92%、17.54%、63.16%,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现蕾期叶面喷施BR主要是通过提高其荚数和粒质量来提高最终种子产量,而对籽粒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6.
根据Gen Bank中的副猪嗜血杆菌hhd A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l对特异性引物,对从江西分离的HPS的hhd 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基因大小为1 797bp,共编码氨基酸599个氨基酸。与Gen Bank上公布的ZJ0906株(CP005384.1)中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氨基酸同源性99.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PS hhd A蛋白是一种混合型结构蛋白,含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综合柔性区域、亲水性位点、抗原指数和表面可能位点预测了hhd A蛋白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的优势表位。将目的基因转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32a(+)-hhd A,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经过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约80 k D。为进一步研究HPS hhd A生物学功能及抗体制备和开发hhd A基因工程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基于PSR模型的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农业生产效益、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以江西省为例,从耕地资源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入手,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聚类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2003—2012年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2年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11个地级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较显著,呈现4级分布,江西西部和中部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东北部次之,西北部和南部相对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今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在大田条件下,以源于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7个家系)为材料,测定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NSC)含量和积累量(移栽后30d、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穗颈节间直径和维管束数量、产量等,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家系按库容量大小聚类,研究不同库容量类型水稻茎鞘NSC积累与转运特征。结果显示:家系间库容量存在较大的变异,变幅为289.4~945.4g/m2;按库容量从小到大依次可聚类为A、B、C、D、E和F共6种类型,平均库容量分别为388.0、575.3、667.3、728.4、793.4、887.2g/m2;抽穗期NSC含量和积累量均显著大于移栽后30d和成熟期。总体上,小库容量类型(类型A和B)移栽后30d NSC含量和积累量显著高于大库容量类型,相反在成熟期低于大库容量类型;在抽穗期,NSC含量在不同类型间变化不大,而大库容量类型茎鞘NSC积累量大于小库容量类型。大库容量家系穗颈节维管束多,但源库比(单位库容量的叶面积)较小;移栽后30d到抽穗期,不同库容量类型基因型间NSC含量的变化无差异,然而积累量的变化随着库容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着库容量的增加,NSC表观转运量显著增加,而茎鞘NSC对产量的表观贡献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特点。大库容量类型茎鞘NSC对产量的表观贡献较高,这与其抽穗前茎鞘NSC积累量高、灌浆结实期NSC表观转运量大、茎维管束多、源库比小紧密相关。由于大库容量类型源库比率较小,采取增源(尤其是茎鞘中NSC的积累)的栽培措施利于大库容量基因型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99.
香稻专用肥对香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香稻专用肥对香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方法】设置施用香稻专用肥与常规施肥2个处理,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农香18、象牙香占和美香占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间的香稻SPAD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和稻谷产量等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和结论】与常规施肥比较,香稻专用肥显著提高了4个香稻品种生育后期的SPAD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香稻专用肥处理的收获指数和稻谷产量普遍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其中桂香占、象牙香占和美香占的稻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增产达16.46%~22.33%.香稻专用肥处理的香稻品种光合生产能力在生育后期优势明显,香稻专用肥促进了香稻后期的物质生产和积累,最终使香稻产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RNA编辑是陆生植物叶绿体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本试验以紫茎泽兰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分子克隆及测序方法对其叶绿体的RNA编辑位点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共预测到分布于19个基因的42个编辑位点,所有位点均为C到U的转换。编辑位点的发生位置分析发现,8个位于密码子第1位,34个位于密码子第2位,而密码子第3位未发现RNA编辑事件。同时,利用RT-PCR方法对其中4个基因的编辑位点进行验证,鉴定发现10个真实发生的编辑位点。进一步分析这10个位点发生编辑后对其编码蛋白质跨膜结构域和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dhB-467的编辑会引起蛋白质跨膜结构的增加,ndhB-149的编辑会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