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9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1266篇
林业   1119篇
农学   1266篇
基础科学   701篇
  1752篇
综合类   5497篇
农作物   926篇
水产渔业   632篇
畜牧兽医   2075篇
园艺   953篇
植物保护   73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672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620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678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1194篇
  2010年   1079篇
  2009年   880篇
  2008年   928篇
  2007年   871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录     
为了表达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截短HSP70基因编码蛋白并研究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本研究扩增牛环形泰勒虫HSP70目的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SP70,选取其他种的同源HSP70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SP70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结构、信号肽、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及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对重组蛋白HSP70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SP70,筛选诱导表达条件,镍柱纯化重组蛋白及检测反应原性。结果显示,牛环形泰勒虫HSP70蛋白序列与小泰勒虫的序列同源性较高,蛋白分子质量为42 ku,理论等电点(pI)为5.61,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及信号肽;蛋白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SP70包含32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分别占39.18%、8.51%、30.41%和21.91%。蛋白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与HSP70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为HSP90家族成员,另外还有伴侣蛋白GrpE同系物,预示着HSP70可能在细胞内与HSP90形成复合体发挥作用。本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大小约为48 ku的融合蛋白,以0.6 mmol/L IPTG于37 ℃诱导5 h,蛋白表达较好;点状印迹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被自然感染的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牛环形泰勒虫HSP70功能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ObjectiveTo describe an approach for ethmoidal nerve block (EBLOCK) an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a maxillary nerve block (MBLOCK), EBLOCK and their combination (M-EBLOCK) on heart rate (HR), systolic (SAP), mean (MAP), diastolic (DAP) arterial pressures and respiratory rate (fR) during nasal stimulation in dogs.Study designProspective, blinded, randomized, crossover placebo-controlled study.AnimalsBeagle dogs (five cadavers, nine live dogs), with a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weight of 10.5 (10.3–11.0) kg.MethodsThe accuracy of iohexol injections (each 1 mL) at the maxillary and ethmoidal foramina in cadavers was evaluated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Then, anesthetized dogs were administered four bilateral treatments separated by 1 week, saline or 2% lidocaine 1 mL per injection: injections of saline at the maxillary and ethmoidal foramina (Control), injections of lidocaine at the maxillary foramina and saline at the ethmoidal foramina (MBLOCK), injections of saline at the maxillary foramina and lidocaine at the ethmoidal foramina (EBLOCK) and injections of lidocaine at all foramina (M-EBLOCK). The ventral nasal meatus was bilaterally stimulated using cotton swabs, and HR, SAP, MAP, DAP and fR were continuously recorded. Values for each variable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stimulation using Wilcoxon signed-rank test. Changes in variables among treatments were analyzed using Mann–Whitney U and Kruskal–Wallis tests (p ≤ 0.05).Results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iohexol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openings of the target foramina in all cadavers. In living dogs, HR, SAP, MAP, DAP and f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stimulation within each treatment (p < 0.03). Physiologic responses were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but not absent, in the M-EBLOCK [HR (p = 0.019), SAP, MAP, DAP and fR (all p ≤ 0.001)]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Concurrent injections of lidocaine at the maxillary and ethmoidal foramina attenuated HR, arterial pressure and fR responses to nasal stimulation in Beagle dogs.  相似文献   
103.
耿爽  耿春银  杨濛  张敏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4):1240-1250
本试验通过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两种不同的无抗制剂,探究其对育肥猪生长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体重为(85.95±3.48) kg的LDY三元杂交猪60头,分为对照组、试验1、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阉公猪和母猪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的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试验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结果表明:①3组间生长性能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空肠的绒毛高度(VH)、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以及回肠的绒毛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2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1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盲肠菌群香浓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辛普森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的香浓指数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④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盲肠菌群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厚壁菌门丰度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链球菌属丰度显著升高(P<0.05),苏黎世杆菌属、uncultured_bacterium_f_Muribaculaceae和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瘤胃菌属和链球菌属丰度显著升高(P<0.05),苏黎世杆菌属、梭菌属_13、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梭菌属_13和链球菌属丰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uncultured_bacterium_f_Muribaculaceae、瘤胃菌属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⑤试验1组Occludin、Zo-1、Claudin-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ccludin、Claudin-1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和复方中药提取物对育肥猪肠道健康均有改善作用,但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组饲喂效果优于复方中药提取物组。  相似文献   
104.
在目前非洲猪瘟疫苗毒株、变异毒株、野毒株并存背景下,只做好外部生物安全已不足以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因疫苗毒株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不知道通过引种是否会将疫苗毒株带到猪场。因此,未来猪场生物安全不能只关注场外生物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以猪为本”的“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即在做好“控五流”等外部生物安全的同时,更要关注饮水安全、注重猪的自身健康度、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实现“与非共存,与蓝共舞”。所谓“立体防控”是指全方位的防控,而不是仅仅针对猪场大门的传统生物安全防控。  相似文献   
105.
蛋鸡养殖期间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有所差异,为更好地满足不同阶段蛋鸡的生长需求,应对饲料配方做出动态化调整,加强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通过对饲料配方进行科学调整,能保证营养供给更加充足,更加均衡满足蛋鸡生长需求,保证蛋鸡健康生长,减少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该文主要论述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调控技术,并提出完善蛋鸡营养调控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对我国加入WTO后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我国产业在加入WTO后接受挑战的能力,在研究农业“绿箱政策”和国外有关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加大提入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推广等后对加入WTO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7.
沙漠、沙尘暴和沙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头号敌人,如何根治沙漠、沙尘暴和沙化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覆膜防沙治沙方法的研究和提出,成功地解决了人类面临的重大防沙治沙难题。为人类征服自然,征服沙漠树立了信心。介绍了覆膜防沙治沙的技术方式、方法、原理和覆膜栽培技术,供防沙治沙工程参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8.
针对贵州山区田块小而分散,提出设计稻麦割晒机时应采用适应多种田间作业需要的通用底盘。小型多功能底盘主要由多功能底盘、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操作手柄及前后连接支架组成,多功能底盘上安装前后连接支架,根据田间农作物作业需要,与通用底盘快速挂接,可完成旋耕整地、开沟起垄、播种施肥、灌水施药及稻麦割晒等作业。该底盘可构建多功能作业机组,扩大机具使用范围和利用率,解决丘陵山地小田块机械化收割问题。  相似文献   
109.
调亏灌溉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对黑土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调亏灌溉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它的综合效果,难以直观评价。以2013年在黑龙江省红星农场进行的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效应的试验研究为基础,选取了8个评价指标,采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函数值得到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大小对不同调亏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调亏程度为田间持水量60%的处理为最佳调亏灌溉方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适宜调亏灌溉处理分别提高了2.11%和6.42%。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玉米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随着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授权量急剧增长,品种权的"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评价品种权质量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科学合理地判断我国品种权的综合质量水平,首先从竞争力的角度界定植物新品种权质量的定义,然后从品种权的法律、技术和经济三大属性建立品种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均值差异法验证品种权质量指标的有效性,最后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品种权质量综合指数,以便全面、快捷地综合评价品种权质量。植物新品种权质量评估研究不仅有利于解决品种权质量判断标准问题,对提高品种权质量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国品种权的价值评估、许可转让、融资、抵押等交易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