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9篇
  免费   2149篇
  国内免费   3543篇
林业   3299篇
农学   2768篇
基础科学   1757篇
  3858篇
综合类   15986篇
农作物   2873篇
水产渔业   1619篇
畜牧兽医   5444篇
园艺   2069篇
植物保护   178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09篇
  2022年   1325篇
  2021年   1462篇
  2020年   1431篇
  2019年   1370篇
  2018年   918篇
  2017年   1445篇
  2016年   1108篇
  2015年   1633篇
  2014年   1725篇
  2013年   1946篇
  2012年   2757篇
  2011年   2892篇
  2010年   2841篇
  2009年   2491篇
  2008年   2458篇
  2007年   2230篇
  2006年   2027篇
  2005年   1727篇
  2004年   1085篇
  2003年   958篇
  2002年   1245篇
  2001年   1062篇
  2000年   865篇
  1999年   415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7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6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信息素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在网络信息化社会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有责任也有条件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本研究叙述了信息素质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状况,阐述了新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62.
高丹草(高粱×苏丹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在许多作物上已获得了高密度的分子遗传图谱,并定位了许多主要农艺性状的QTL,而在牧草上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为提高育种中对牧草产量性状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效率,对高丹草的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高、分蘖数、叶片数)进行QTL定位,确定其在染色体的位置及其遗传效应,探讨其杂种优势产生原因。在以高粱413A和棕壳苏丹草杂交获得的248个F2:3家系构建的作图群体中,应用AFLP和RAPD两种标记技术构建了高丹草(Sorghum×Sudan grass)的遗传连锁图谱。共包含168个标记,分布于10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836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98 cM。采用Joinmap/QTL4.0对高丹草单株产量及其三大构成因素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QTLs19个,分布在8个连锁群上,其中,第1和3连锁群最多,各为4个和3个。单个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5.20%~51.50%。检测到的19个QTL中,表现加性效应的有1个,占5.26%,部分显性效应的有3个,占15.79%,显性效应的有6个,占31.58%,超显性效应的有9个,占47.36%。超显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在高丹草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63.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花前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均以适宜的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其中干物质运转量以茎鞘最高,氮素运转量以叶片最高;花后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两品种间表现不一致,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花后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以最低密度的C1(300万株/hm2)处理最高,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则以较高密度的B3(225万株/hm2)处理最高;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花前两品种均以较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花后则以较高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贮藏氮素对籽粒氮素贡献率兰考矮早八花前以中间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豫麦49-198则仍以较低密度处理较高.成熟期兰考矮早八籽粒产量、淀粉产量及蛋白质产量均以C2(375万株/hm2)密度处理最高,豫麦49-198则以B2(150万株/hm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864.
摩擦耗能支撑减震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震措施,本文利用ANSYS分析了斜撑刚度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得出对于本文算例斜撑刚度与结构刚度的比值为2-6时,减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65.
旨在研究河北省规模化羊场冬季羊舍外围护内表面温度的分布规律.选择规模化羊场的6栋羊舍,采用定点定时的检测方法,分别于早、午、晚对各舍外围护内表面(屋顶2个坡、墙4个侧面和地面料道两侧)温度及舍内温湿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舍内环境温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r=0.94),回归方程为y...  相似文献   
866.
为了探究渠道基土在冻胀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对渠道衬砌冻胀的影响,基于冻土三轴试验结果,建立考虑围压和温度的邓肯-张本构模型,参考室内三轴试验测定基床系数方法,应用数值模拟法建立冻胀反力系数随被约束冻胀量变化的计算式,并基于有限差分法离散弹性地基梁平衡微分方程。模型考虑衬砌不同点因被约束冻胀量不同引起冻胀反力系数不同的取值问题,克服以往模型中冻胀反力系数取常量的不足。应用解析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探究冻胀反力系数分别为变量与常量时在梯形渠道衬砌冻胀力学响应计算结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边坡和渠底衬砌板,常量冻胀反力系数计算出的最大冻胀反力是变量的1.43倍,计算出的弯矩最大值平均是变量的1.12倍。因此在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渠道衬砌冻胀问题时,若冻胀反力系数采用常量,不考虑冻土的非线性变形,会使得计算结果偏大。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梯形渠道衬砌抗冻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7.
错综复杂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破碎的地物斑块制约了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的精度和效率。一方面,混合像元模糊了地物的光谱信息,影响了分类精度。另一方面,如何高效利用地物的光谱、形状和纹理特征是当前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该研究基于Sentinel-2A遥感影像,开展融合光谱混合分解与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研究。首先,基于地物的光谱、形状和纹理特征,在3个分割尺度通过NDWI(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SBL(Soil Background Level)等8个特征参数构建了不同地物信息的提取规则。其次,利用光谱混合分解模型提取研究区基质(SL;岩石和土壤)、植被(GV;光合作用叶片)和暗色物质(DA;阴影和水)3类通用端元。最后,尝试融合3端元光谱特征优化地物信息提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构建的光谱、形状和纹理的地物信息提取规则,使用模糊函数、阈值法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获得了较高的分类精度,总体精度为80.83%,Kappa系数为0.76。2)融合3端元的光谱特征的提取规则将分类精度提升至90.00%,Kappa系数提升至0.88。3)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3端元的融入增强了像元内各组分信息的差异性,弥补了传统光谱指数对植被与土壤间的亮度信息解析度不足的缺陷。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是一种由易到难、对不确定因素进行逐层剥离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技术。因此,对中高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十分友好,在土地利用/覆被的精细化分类中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68.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of China, ‘Newhall’(Citrus sinensis Osbeck) navel orange presented a conspicuous symptom of boron (B) deficiency in mature leaves, whereas B deficiency symptoms were not manifested on ‘Skagg's Bonanza’(C. sinensis Osbeck) navel orange. In this study,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s of B, calcium (Ca), potassium (K), magnesium (Mg), manganese (Mn), and zinc (Zn) we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 in the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fruit (rind and pulp) and leaves (old leaves from last season and spring-flush leaves from current year) of ‘Newhall’ and ‘Skagg's Bonanza’ navel orang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wo peaks of B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rind of the two cultivars during fruitlet growth and fruit enlargement, respectively. Boron concentrations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the rind during fruitlet growth, and then decreased in both rind and pulp, whereas, during middle and late fruit enlargement significant increases were found for B in both rind and pulp of the two cultivars. Boron concentrations in old leaves of ‘Newhall’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and remained relatively low, whereas that of ‘Skagg's Bonanza’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changed slightly as the season progresses. Both Ca and K concentrations were above the critical threshold values, while their dynamics were reverse to that of B in fruit and leaves during certain times. Old leaf Mg concentrations of samples at 140 days after full bloom from the two cultivars and spring-flush leaves from ‘Newhall’ were below the threshold limit for sufficiency. In addition, Mg in old leaves was much lower from ‘Newhall’ than from ‘Skagg's Bonanza’. Spring-flush leaf concentrations of Mn and Zn and Mn concentrations in old leaves from ‘Newhall’ were relatively lacking during middle and late season, which accelerated the occurrence of B deficiency symptoms on mature leaves of ‘Newhall.’  相似文献   
869.
为了研究玉米生长后期根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利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大型根剖面系统,采用微根管观测系统及方形整段标本法和地下根系室玻璃窗,对‘屯玉46号’玉米根系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方形整段标本法和微根管法测得的根长密度占整层总根长密度比例的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717,且两种方法在0~2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比例均为最大。0~60 cm土层为玉米根系生长活跃区,方形整段标本法测得根长密度生长量为其余层的4倍。两种方法测得的根长密度无显著差异,相关系数为0.830,均匀性水平较好。玉米成熟期根系的水平幅度较乳熟期窄,下层根系仍处于生长中,垂直深度增加。玻璃窗与方形整段标本法观测的根深测定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与观测环境条件不一致有关。  相似文献   
870.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继平  张林波  王风玉  刘伟玲  沃笑 《土壤》2014,46(2):262-268
以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集了57个土壤剖面的5个不同深度(0~10、10~20、20~40、40~60、60 cm)的土壤样品,对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森林类型数据和DEM高程数据,对不同森林类型及高程条件下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全磷含量最小,各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②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呈现海拔梯度特征,黄棕壤的分布海拔最高,依次为黄壤、黄红壤,红壤的分布海拔最低;③全磷、有机碳及C/N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呈增加趋势。全钾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④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养分存在差异,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各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山顶矮林和温性针叶林除全氮和全钾含量外,其他土壤养分值显著高于其他林型;竹林及灌木林的土壤养分条件相对较差;⑤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其分布的海拔高度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